疫苗能安全阻止疾病,为什么还有这么多怀疑?今年,美国出现了一些要求结束封锁的集会,示威者举着“要真相不要恐惧”“我需要理发”的牌子,还有无处不在的“疫苗会造成伤害和死亡”的惊人标语。这体现了 COVID-19 大流行所带来的日益紧迫的一个挑战:围绕错误信息动员起来的数字化抗议。公共卫生领导人应该如何应对?
这就是《进退两难》所要解决的问题,这本书写于疫情发生前,当时西方富裕国家对疫苗的反对似乎多于追求。在这本书中,人类学家、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疫苗信心项目主任 Heidi Larson 梳理了影响民众对疫苗态度的因素——社会、心理、政治、历史和文化因素。Larson 认为在新自由主义的特殊背景下,人们将医疗保健视为一种服务而非权利,并认为所有治疗都是消费者的选择。
这对作为一种共同利益的免疫接种来说是个问题。个人主义盛行,再加上希望被倾听和认真对待的合理需求,孕育了对疫苗的不信任。对疫苗的犹豫不决曾经是一个育儿问题——仅限于在诊室里讨论。而现在,它被活动分子拿来利用,在社交媒体上高度渲染。Larson 提醒说,为了维护疫苗接种的社会效益,必须对新的公众情绪做出回应。谣言和错误信息 Larson 根据不同地区的历史实例,研究了关于疫苗的谣言。
从 19 世纪反对天花免疫的示威游行到 21 世纪尼日利亚抵制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的运动,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恐惧、怀疑和风险评估的社会世界——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行为。数字野火 任何一本关于疫苗现代史的书,都不能不谈 MMR(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疫苗会导致自闭症这一欺诈性说法对公共卫生造成的可怕影响。
为了打败错误信息这条九头蛇,Larson 呼吁科学家们让公众真正地参与近来——公众的参与应该从研究议程的设定开始,并在新的关注点出现时通过公开对话继续展开。她指出,科学传播往往沦为营销和口号,而不是倾听和融合公众辩论。Larson 的结论是,要想提高疫苗的接种率,就必须激发公众相互保护。她把免疫接种称为“现代集体主义与合作的最大全球实验之一”。
特别是在 COVID-19 时期,她的研究帮助我们了解到,事实只是整块拼图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