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智过人》:一档适合家庭观看的人工智能综艺节目

作者: 千唐

来源: 果壳童学馆

发布日期: 2020-10-12

《机智过人》是一档由央视和中科院共同主办的人工智能综艺节目,连续三年播出,主题为人工智能科学挑战。节目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如航空安全、港口物流、医疗诊断、文化艺术保护等,并强调了人工智能教育的重要性,提倡利他动机、踏实起步、团队协作和自我反思。节目适合家庭观看,特别是有孩子的家庭,可以帮助孩子了解人工智能,激发对未来科技的兴趣。

果壳童学馆今天推荐一档讲“人工智能”的神仙综艺节目,非常适合带娃一起看!属于孩子的未来世界,人工智能究竟可以参与到什么程度?这个节目可以给你更实际、更现实,也更广阔的视野。8月底我儿子刚升到大大班,画风果然与往日不同,第一项重任就是看《开学第一课》。虽然他的三分钟热度很快消耗,但是,老母亲却被电视里那位戴眼镜的朱广权戳中芳心!

中年妇女追星如同老房子着火,很快进入了节目搜寻模式,一猛子扎进央视的汪洋大海中。没想到,在追寻颜值巅峰朱广权的同时,我竟然发现了这样一档神仙综艺节目——《机智过人》!它可以说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官方说明书!节目由央视和中科院共同主办,被广电总局评为“2017年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2017、2018、2019连续播出3季,主题是人工智能科学挑战。

它颠覆了我对人工智能的想象,非常适合跟孩子一起看,一起开脑洞,畅想未来世界的真实模样。比如,一提起人工智能,我脑海大概就是这样的画面:但这个节目,完全刷新的我的认知,它把人工智能,实际的应用场景,真实地展现:越看越感概,真的超适合有娃的家庭一起看。对孩子来说,一方面可以作为科普知识,更全面了解人工智能,另一方面,还能为职业启蒙,通过具体图景使学习目标更明确,产生更强大的内驱力。

而对于家长来讲,也能对未来人工智能的世界,多一些了解和把握,在孩子的教育上,就会多一些针对性。对了,这个节目,还很励志!首先,它不是专为超能人士准备的《最强大脑》之类的舞台,参与的就是普通学霸、和学霸团队,不会让孩子觉得“与我无关”、“离我很远”。其次,这些国内最新锐的人工智能成果全部都跟生活息息相关,覆盖面非常广。潜移默化中,就让孩子get到“生活处处有创造”。

比如,大到城市管理、集装箱自动装运、C919保护控制律,小到生火做饭、空调自动调节、缝合一只蝴蝶的翅膀再成功放飞,甚至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作诗、书画、对联、配音、设计海报.....按一个普通外行对人工智能的认知,我把节目中涉及到的,做了一下分类:别看这些名词看起来很复杂,节目看起相当过瘾,一点儿也不会看不下去。节目形式模仿图灵测试,以中国最顶尖的人工智能,对阵各行各业的超强王者。

两者同时进行同一个测试项目,现场PK,又燃又感动,一点也不会枯燥。亲测,全程高能,大人和孩子,都一起在各种“哇噻”、“太厉害了”、“还能这样”、“OMG”的惊叹中,看完一集又一集。太多让人震撼、惊叹的项目先来说说第一类,让生产力提升无数倍的人工智能。比如,坐飞机的时候,你会担心飞机由于各种不可控原因,而失去控制,发生事故吗?相比于人的不确定性,人工智能大大提升了飞机的安全性。

C919团队自主研发的“C919控制律算法”真的是保命符,关键时刻能自动接管即将失速的飞机,自动感知、调整飞机姿态,保证飞机的安全。

比如,在港口,可以集起重、吊装、转运于一体的集装箱跨运车,通过人工智能在“桥吊+龙门起重机+卡车的复杂配合”领域的突破,极大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再比如,人工智能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像智能农机、无人收割机、栽种质量稳、效率高的无人插秧机等,都极大节省了体力,提升了农业的机械化程度——第二类是 人机融合。所谓人机融合,指辅助人类提升身体能力的人工智能。

说到这,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可能是这样的:现实中,人工智能虽然还没做到像电影那样科幻,但机械假肢也开始真实地帮助残疾人,给他们的人生和家庭带来温情和希望。比如,节目中59岁的马老师,小时候因意外失去了双手,却能通过机械智能肌电手拿起教了37年的书——从来没有手部使用记忆的他,却现场拿起了书,激动地失声痛哭。

再比如,19岁入伍的王俊景因意外遭遇电击而失去双手,但用人工智能肌电手,能成功搭成7层杯塔,并且用特制的筷子夹起了花生米——第三类是 精益求精的人工智能。这类人工智能主要应用在医疗领域。比如,宫颈癌筛查,诊断速度大大提升。全国1万病理筛查医生,对应1亿人口筛查需求,知道真相的你有没有心凉凉?但是莫慌,人工智能来帮忙。

拥有超算能力的智能阅片机器人,PK15位从业15年以上的主任医师天团,准确率100%,且时间更短。再比如,辅助定位机器人的应用,极大地缩短了手术时间——第四类来说说,与文化艺术相关的人工智能。

比如,可以帮助我们保护文化遗产的人工智能——透过多光谱图像分析图,我们可以在无接触、无损情况下,通过分析颜料成分来判断早已脱落、起甲、变色的颜色,可以保存相对更完整的图像信息,更好地保护敦煌莫高窟再比如,人工智能也能进行艺术创作——下面的设计作品,你能分清那幅是人工智能设计的吗?会写书法的人工智能很新鲜吧!看了人工智能画的虾,齐白石的棺材板也要压不住了吧!

这就是现在炙手可热的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技术,机器可以从人类历史文化中学习巨量样本,再利用强大的计算能力,把大数据转化为小智能,能瞬间在千万种组合中挑出最优解。设计师再也不用头秃,有木有?最后一类,来说说渗入生活方方面面的生物识别技术和大数据。“润物细无声”,人工智能其实早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指纹识别、人脸识别、体态识别、眼纹识别、声纹识别、唇语识别、笔迹识别等技术,早已广泛应用在安防领域、公检部门,有的已经进入商用模式。而“大数据”也已经有非常多的实际应用,比如,为城市系统、大型机构的后勤系统等提供即时的动态信息检测,和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等。印象深刻的3位90后节目中除了介绍一些大型研究机构团队研发的复杂成熟的项目外,还专门选了三个稚嫩、粗糙的“半成品”,印象非常深刻。

比如,还是在校学生的于宪元,他研制的双臂双指机器人,可以在5—6秒左右复原任意状态魔方,将来可以向机械自动化方向的工业领域应用。这是他的本科毕业设计,获得2018年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冠军。再比如,自带出场BGM的少年王潮,从14岁开始沉迷制作外骨骼,终成大器,穿戴好全身外骨骼可“进化”为王潮2.0,可以抓举500KG,甚至抬起汽车。

有感于快递分拣员长时间弯腰工作的辛苦,王潮还制作了腰部助力外骨骼。虽然很酷,但也可以看出,他的全身外骨骼行动还是很不方便,到真正投入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它将来的应用方向,可以走向快递、军事、工业等需要负重的领域,甚至王潮还设想人机融合会成为将来的人类常态。再比如,研发无人清扫车的小哥霍舒豪,年纪轻轻已是无人驾驶创业公司总监。

霍舒豪经常在凌晨四五点下班,这也是环卫工人的上班时间,他关注到环卫工人的高危、工作时间长,于是希望用自己所长减轻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这台无人清扫车已经是完成形态的作品,虽然着眼点是小的,但是切实解决了一部分的问题,为平时被忽视的那部分人提供了真实有用的帮助,这不正是我们普通人期待的人工智能的样子吗?人工智能教育,到底需要什么?以上说了这么多,我真的深深感到自己以往的短视。

一直知道人工智能大热,也知道未来人工智能很重要,但是面对各种编程机构舌灿莲花,还是迷茫的。只有亲眼看到,人工智能究竟智能在哪,不足在哪,以及别人是如何去从事人工智能的,才能明白孩子现在的“人工智能教育”需要什么。排在第一位需要的,一定是利他动机。无论是多宏大的项目、多精尖的技术,几乎没有一项科研是无目的纯玩,都落地具体技术、帮助具体人、改善具体困境。

能看到处于困境的人们,能看到人们处于什么样的困境,激起改善的想法,是这些技术发展的初衷和动机。第二位必须是踏实起步,再酷炫的成果都是从一根根电路、一行行代码、一个个机械单元起步。第三是团队协作,有了方向和起步还不够,只有团队协作才能让项目往前推进。没有一项成果是由某位天才单枪匹马制造出来的,即使“简陋”如可以拧魔方的机械臂,也离不开老师的指导。

没有过人天赋不是最重要的,算法不够精通也不是最致命的,只有团队精诚协作才是最关键的。第四,人工智能就像一面镜子,越来越让我们看到人类自身。人工智能给了我们一个参照的标准,让我们看到我们的优点,更让我们看到我们的缺点。

我们能看到人类的诸多缺陷:人类在体能、力量、精力、记忆、高精度操作等方面,无法望机器人之项背;情绪的不稳定、环境影响都会导致发挥失常、决策失误;再精湛的技能、再丰富的经验也会随人而逝,美好音容不能长存,但机器可储存并模仿;也能看到人类的诸多优势:智慧谋略,审时度势,人工智能的算法智能永远无法超越人类大脑的想象智能,就像三体人看不透地球人的思维;同理心、同情心、七情六欲等这些人性的一面也使得“超常发挥”不可限量,人类可提供不定性、多样性、复杂性,机器人却只能将其内化为灵捷、聚焦、收敛。

如何融入人工智能教育时代?也许育儿方法上各有分歧,但你若问老母亲对孩子的未来有什么期待,在“健康快乐、衣食无忧”上肯定能让鸡血母亲和佛系母亲紧密团结在一起。无论是鸡血,还是佛系,都逃不了人工智能的时代召唤,那么,如何才能往正确的方向上推孩子一把呢?我感觉在上什么机器人编程课之余,应该思考下面三个问题:1、灵活思考,善于跨学科、跨行业进行智能链接。

我们看到了跨越各个学科的人工智能,甚至有的是专业性很强的行业软件系统,再联想到近期热搜的北大2010级古生物专业独苗转“码农”。也许未来人人都会“码”,但不一定人人都是“码农”。就像以前有专门打字员到现在人人都会打字,并不需要每个人都是打字冠军、码上精英,会用即可。2、重视信息安全问题。生物识别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而且我国鼓励新兴产业,原则上是“法无禁止即可为”,法律只是规定下线。

所以在技术、法规还不完善的初始年代,尽量努力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虽然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问题的凸显,相关法规会趋向完善,但是尽量不要成为小白鼠参与了底线实验。3、技术是把双刃剑,可以用来做好事,也可以用来做坏事。虽然诸多讨论中有赛博朋克式的悲观,有对文艺创作的自信,也有对职业替代的担忧,但是乐观一点想,针织机的发明也没有当初人们想的那么糟。

配合大形势来说,我国不再甘于弯道超车,而是要创造自己的直道、要换道、要握住自己的话语权,决定自己的科研关怀在哪,才能决定自己的科技应用在哪。所以,脑机接口已开,智能洪流已至,与其被其他意志裹挟,不如主动认知适应。

UUID: ba6c0221-be2b-4216-b3c2-5858d5e410f0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20/2020-10-12_这个讲人工智能的神仙节目,也太好看了,全程高能!.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9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