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24颗超宜居行星,比地球更适合生命生存 | 环球科学要闻

作者: 杨心舟、罗丁豪、樊亦非、曾欣欣、马一瑗、谢汝雨

来源: 环球科学

发布日期: 2020-10-09

美国和德国研究团队在《天体生物学》杂志上发表文章,介绍了24颗距离地球超过100光年的“超宜居”星球。中国同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签署协议,正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美国物理学会宣布将2021年度罗夫·兰道尔和查尔斯·本内特量子计算奖颁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陆朝阳。

近期,美国和德国研究团队在《天体生物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详细介绍了24颗距离地球超过100光年的“超宜居”星球。其中一些星球比地球更古老、稍微大一些、略温暖些、可能更湿润。它们围绕旋转的恒星寿命比太阳长且变化更慢,生命体因而可能更容易在这些星球生长。“超宜居”判断标准包括行星年龄、质量、体积、表面温度、是否有水、与恒星距离等。

他们根据这些标准最终从4500颗已知地外行星中筛选出24颗“超宜居”行星。一般能满足4个条件,意味着生命体可能在那里生活得比在地球更舒适。此外,所谓宜居,并不意味着这些星球上一定拥有生命体,仅表示它们的条件有助于生命体生长。

据外交部消息,10月8日,中国同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签署协议,正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中国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优先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中国将以实际行动促进疫苗公平分配,确保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同时带动更多有能力的国家加入并支持“实施计划”。通过加入“实施计划”,中国也将同有关国家加强疫苗合作。

当地时间10月7日,美国物理学会(APS)宣布将2021年度罗夫·兰道尔和查尔斯·本内特量子计算奖(2021 Rolf Landauer and Charles H. Bennett Award in Quantum Computing)颁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量子信息领域的“80后”科学家陆朝阳,以奖励其“对光量子信息科学,尤其是固态量子光源、量子隐形传态和光量子计算的突出贡献”。

该奖项由ASP于2015年设立,每年颁发一次,旨在表彰量子信息科学领域新近的杰出贡献,尤其是利用量子效应来执行纯经典方法难以实现的计算和信息管理任务。

UUID: 864aefd0-4980-4ef9-ad4a-f922989f9579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环球科学公众号-pdf2txt/2020/2020-10-09_科学家发现24颗超宜居行星,比地球更适合生命生存环球科学要闻.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3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