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的鸡被咬死,玉米也所剩无几,凶手竟是它!
猪獾,鸡就是它咬死的,玉米也是它吃的。很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我在北京延庆的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间的小路上行走,竟亲眼见到一只猪獾。那是一条保护区巡护员踩出的土路,很窄,但两旁的野草很茂盛,足有20厘米高。走着走着,右侧草丛中传出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我寻声望去,发现有个“大”家伙在草丛中gu yong。
这要是在非洲,随便窜出来个动物来能给我吓一大跟头,但是在北京,我可就不怕了——眼前的动物应该是一只温柔的小可爱。于是我停下脚步,安静地观察。不一会儿,小可爱不慌不忙地从草丛中探出头来,准备横穿“马路”。它并没有观察两侧的“车辆和行人”,也没有注意到我的存在。我盯着它看了半天,粉色的“猪鼻子”格外显眼——原来是一只猪獾!
猪獾虽然是一种夜行动物,有时也会在白天活动。
它缓慢地走向道路左侧的草丛,头刚钻进去,屁股还露在外面呢,就停了下来。它低下头,虽然草丛遮挡使我看不清它的具体动作,但它后半身一直在前后左右的晃动,估计前半身也在一起晃动,这应该是猪獾在用鼻子嗅土地,寻找附近以及地面之下的昆虫和植物果实。这只猪獾走走停停,几分钟后,消失在远处的草丛中。
虽然这次狭路相逢,我俩相安无事,但别忘了,猪獾是鼬科动物——鼬科动物攻击力都很强,比如“平头哥”蜜獾,再比如“金刚狼”貂熊。
猪獾长得最像猪的地方就是鼻子。它的鼻镜像猪鼻孔,整个鼻吻部是向前凸出的,不会像我们一样,嗅闻食物的时候需要把整个脸蛋子都贴在上面——猪獾寻找食物时,只需要把鼻子贴近地面,或者塞到“犄角旮旯”里就可以了。
夏天,大肉虫子遍地都是,有些昆虫还会把卵产在地表之下。遇到这些高蛋白美味,猪獾怎么可能闻闻就走呢?必须吃进肚里啊!通常情况下,猪獾会直接用猪鼻子拱地,如果拱不开,就再用前爪把土刨开,挖出里面的食物,慢慢享用。
猪獾怎么能有那么大的力气,用爪子甚至是鼻子就能把土刨开呢?别忘了,猪獾生活的地方可不是钢筋水泥土的城市绿化带,而是野地——枯枝落叶回归大地后,会化作松软的泥土。同时,山林间的土壤也会成为昆虫栖息和繁衍的场所,只不过有些昆虫会被猪獾一锅儿端了。
到了秋天,猪獾还会取食各种野果和坚果,或者用爪子挖掘植物鲜嫩的块状根茎吃。总而言之,猪獾胃口不错,吃嘛嘛香不挑食。
有一年深秋,我在山林间一个小土崖基部发现了一个洞,洞口被野草遮挡着,扒开野草后,可以看到洞口的大小刚好够猪獾钻进去。不过这个洞周围并没有新鲜的刨土痕迹,说明它应该不是最近挖掘的新洞。在确认里面没有动物之后,我打开手机的手电往里照,深不可测(其实是手机的手电功能太弱了),洞穴至少有半米深,尽头还向左拐了个弯。这有可能是猪獾夏季繁殖的洞穴,也有可能是冬眠的洞穴。
据记载,猪獾的洞穴最深可达8~9米,真不愧是打洞小能手。
说到猪獾打洞,我想到去年一则新闻:2019年年底,浙江海宁杨汇桥村出了件怪事,村儿里养的鸡接二连三被咬死,地里的玉米也经常被搞乱,究竟是谁干的?为了找出“凶手”,专业抓捕队带着猎犬赶来,一番调查后,目标很快就锁定在了几个地洞附近。洞口的大小足够猎犬进入,但是它进不了多深就不能继续往前了。怎么回事呢?这很有可能是猪獾打的洞,然后还把洞道给堵住了,目的之一就是防止天敌进入,因为猪獾正在冬眠。
人们挖通洞道之后,猎犬再次钻入其中。然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洞中先是传来猎犬“汪汪汪”的叫声,但很快就变成了委屈的“呜呜呜”。发生了啥?人们急忙挖开地面,终于见到了地洞的主人——一雄一雌两只猪獾,每只的体重都大约有25斤,基本是猪獾体重的上限了,看来冬眠之前母鸡玉米套餐吃得不错。一番打斗过后,猎犬也挂了彩,看来猪獾的战斗力真不差。
所以,下次你如果路遇猪獾,千万不要被粉嫩蠢萌的猪鼻孔迷惑,远远地观察它们就好了,你打不过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