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这些赫赫有名的学术家族么:伯努利家族 & 赫胥黎家族,其实在我们的近邻日本,也有生物领域里著名的学术家族——天皇家族。日本的天皇号称“万世一系”,对不少天皇家族的成员而言,不仅“天皇”的身份是终身制,学术研究也是一辈子的事,不过,他们家族里好像搞生物研究的人特别多……
我们先从日本第125任天皇——也就是前任天皇明仁说起,他已于2019年4月30日退位。
明仁天皇在任期间非常敬业,频繁参与公务和祭祀活动。除去要审阅的资料以及署名盖章等相关事宜,天皇还活跃在各种活动场合,凝聚民心,提升皇室形象,因此很多人认为明仁是一位非常热情和勤勉的天皇。抛开他的天皇主业不谈,明仁的副业——搞科研,在学术界也是出了名的。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一位鱼类学者,精专于虾虎鱼的研究,是全球范围内该领域少有的权威人士。最近,明仁又发现了虾虎鱼的2个新种类,相关论文将于年内公开。
如若研究得到学界的认可,就将是他自2002年以来,时隔18年再次发现虾虎鱼的新种类。从1963年发表第一篇论文到荣誉退位,针对虾虎鱼的研究,明仁总计发表了30多篇学术论文。他根据基因建立的虾虎鱼类分类体系,现已被大多数鱼类学家接受。虾虎鱼是一大类体型极小的鱼,已知种类超过2000种,是鱼类中最大的一个科。
作为日本首屈一指的虾虎鱼专家,明仁天皇还参编了《日本产鱼类大图鉴》,全书350页的虾虎鱼部分由他具体负责。日本虾虎鱼中518个种类的五百多幅插图,有相当一部分是明仁天皇亲自手绘。由于在研究虾虎鱼领域颇有盛名,明仁结识了来自中国的同行伍汉霖。上世纪70年代,伍汉霖任职的上海水产学院(当时搬到福建厦门,改名为厦门水产学院)接到了编写《福建鱼类志》的课题,伍汉霖恰好负责虾虎鱼板块。
那时候,国内对虾虎鱼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为了完成课题,伍汉霖通过国外学报了解到日本学者明仁皇太子对此颇有研究,便写信求教。两周后,他收到了对方愿意加强学术交流的回信,二人自此开始了频繁的书信往来。1989年明仁登基,伍汉霖首次受邀访问日本。后来,伍汉霖还到日本太子宫进行过短期研究。
除去专业领域的交流,明仁还多次向伍汉霖询问中国环境方面的问题,比如长江三峡大坝的建成对于渔业和鱼的产量是否产生影响等,并提出中肯的建议。两人也针对中日美食有过不少交流,伍汉霖每年元月还会收到日本皇宫的全家福贺卡。截至2019年,伍汉霖先后5次访日,受到明仁的12次接见。在40多年的往来交流中,明仁和伍汉霖并未因国别、语言、身份的差异而产生隔阂,反而愈加亲密。
不论是在专业领域的研究,还是日常间彼此的友好往来,都见证了这两位鱼类学家之间跨国别跨地位的惺惺相惜。
追根溯源,明仁对学术的热爱大概来自家族的熏陶,因为他的父亲裕仁天皇就是一位生物学家。创下日本最长寿以及最长在位时间纪录的裕仁天皇,有着非常不光彩的一面——正是他在位期间发动了日本的对外战争,给中国乃至亚洲人民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暂且不谈战争,裕仁天皇本人的爱好是昆虫研究。
这可不是裕仁天皇在二战后百无聊赖中“陶冶情操”的雅致,他从11岁就开始热爱生物学了。即便在二战激战正酣的关头,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研究。侍卫官城英一郎曾在日记里记载,在战争形式一片“大好”的1942年,裕仁天皇在皇宫内采集甲虫,制作标本,并请随扈们欣赏。很多人不知道裕仁天皇是生物学家,原因可能是他在发表研究结果时从不署名。据说是怕一些科研成果以天皇的名义发表,后人不便质疑,不利于科学探究和发展。
此外,科研探索中的结论会得到不断更新,天皇的研究结果如果事后被证明是错误的,也无益于皇室名声。战败后,裕仁天皇失去了权力,把更多精力放在生物学研究上,尤其在生物分类学方面颇有建树。裕仁从太子时期就对水螅很感兴趣,还专门在皇宫创立了生物学研究室,方便自己在闲暇之余搞研究。他还经常外出到相模湾等地实地采集标本,研究日本少有专家涉足的水螅品种。
1988年仁裕天皇发表论文集《相模湾产水螅虫类》,并将部分标本寄往国外权威研究所,通过研究交流,发现了一些水螅虫新品种。值得一提的是,直到2014年,比利时皇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才发现了70多年前裕仁天皇寄来的标本,并移交东京国立科学博物馆。这份封存70多年的标本,也成为展示裕仁天皇学术生涯的珍贵资料。
既然是学术家族,那学者肯定要扎堆。天皇皇室的诸多其他成员在生物学领域也都展示了各自的天分和成就。
跟专门内讧的伯努利家族不同,日本皇室家族成员在生物学领域具体研究方向的选择上显得小心翼翼,彼此之间都有一定的区分。明仁天皇唯一的女儿清子,重心主要在鸟类学研究。清子研究鸟类学可谓家学渊源。鸟类学在日本被称作“皇家贵族的学问”,早在江户时代就已经萌芽。
曾经的皇族山阶芳麿,是日本鸟类研究第一人,也是世界著名的鸟类学家,获得过鸟类学最高奖项“让·德拉库尔奖”,创设了以自己姓氏命名的山阶鸟类研究所,是现如今日本鸟类研究的重镇。目前这所研究所的名誉总裁正是清子的哥哥秋筱宫文仁亲王。清子大学毕业后就进入山阶鸟类研究所工作,成为日本第一个拿工资的皇室成员。在女性工作率相对偏低的日本社会,清子此举的榜样力量非常明显。
清子在《日本动物大百科》的编纂中,具体负责翠鸟部分。此外,秋筱宫文仁亲王也在生物领域中颇有成就。文仁是现任日本动物园水族馆协会总裁、世界自然名誉总裁、日本网球协会名誉总裁,同时也深受父亲的影响,喜欢研究鱼类。他研究的是鲶鱼。在日本,文仁甚至被称为“鲶鱼亲王”。更有意思的是,据说文仁在向妻子求婚的时候,所用的戒指上花纹都是鲶鱼的造型。除此之外,文仁涉猎的另一个领域是家禽研究。
他出版过《欧洲家禽图鉴》、《鸡与人——由民族生物学观之》等家禽著作。他研究家鸡的起源, 特地到云南西双版纳做研究,支持达尔文“家鸡都来自一个物种:红原鸡”的说法,相关成果发表在了《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现任天皇德仁喜欢什么呢?德仁天皇不同于大多数钟情于生物学的日本皇族,他的兴趣在历史学,尤其是中世纪日本水路交通史。据说德仁喜欢交通史的理由是对“道路”这一人类沟通的桥梁有兴趣。
作为现在皇室男性成员里唯一的一位“文科生”,德仁不仅有学习院大学的硕士学位,还有剑桥的名誉法学博士学位。从选择的专业背离日本皇室历来的既定体制来看,这位身高不到一米七,长着一张娃娃脸的天皇,是迄今为止历任天皇里个性最为反叛的一个。
讲了这么多,为何日本皇室盛产“生物迷”呢?作为日本皇室最传统的爱好——“殿下大人生物学”,能够令皇室成员如此热衷,笔者认为可能的原因主要有三:第一,选择面窄。
基于政治敏感性,他们会放弃法律、政治等学科的选择;碍于面子,他们又不会去选择诸如数学、物理这些晦涩艰深的学科。所以在权衡利弊之后,研究生物学对于皇室一族来说,就是最为保险而又能够从中获益的选择。第二,性价比高。在古代日本被称为“本草学”的生物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最适宜那些既有钱又有大把时间的皇室成员,在闲暇之余去认认花鸟鱼虫,然后带着闲情逸致顺便绘几本精美图谱出来。
这种“高雅”的爱好,花钱不多花精力有限,但回报丰厚,而且成果很容易让公众明白,算是性价比很高了。最重要的一点,对于日本皇室来说,爱好生物学可以提升他们在民间百姓心目中的威望,因为这个加分项恰好迎合了日本人眼中“爱好生物之人多半仁慈善良”的传统观念。有这样一箭三雕的好事,他们何乐而不为呢?当然,还是得承认,日本皇室的不少研究成果还是相当专业的,发表的论文也都相当扎实。子曾经曰过:人比人,气死人。
看着日本皇室一帮贵族们的学术研究,曾经在实验室辛苦搬砖的笔者深深地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咋就这么大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