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膏和肥皂有什么区别?刚开始的区别还真的不大:牙粉是牙膏的原型,由碳酸钙和肥皂粉混合而成,听起来味道不咋地。二战以后,牙膏加入了合成去垢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才使得牙膏变得更现代。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化妆品备受嫌弃的SLS,在牙膏里会不会也同样被诟病。
牙膏是化妆品吗?直观感受上,牙膏应该是化妆品。但直到明年1月1日新的《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施行,牙膏都不算在化妆品行列里。
新条例规定将牙膏作为普通化妆品管理。牙膏通常在口腔的停留时间大概只是几分钟。虽然牙科医生不停地讲要多刷一会儿,大部分人也不会刷太久。同时,牙膏跟肥皂一样,刷洗过程结束后会被水清除干净。跟化妆品大部分停留时间很长不一样,成分并不容易累积和吸收。相对化妆品可能造成的过敏,牙膏整体还是安全的。
但随着牙膏宣称的功效越来越多,比如美白、预防龋齿、减轻牙本质过敏、减轻牙龈问题、抑制和减少口腔细菌、修复口腔黏膜等,新鲜出炉的功效成分越来越向药品靠近。那么,对牙膏安全性的监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对于功效类的牙膏,我国还缺乏详细的评价体系和方法。所以《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首次将牙膏参照普通化妆品管理。
尤其是如果要宣称牙膏具有防龋、抑牙菌斑、抗牙本质敏感、减轻牙龈问题等功效,须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功效评价后才可以广告。对宣称具有止血、治疗溃疡、牙周炎等等有药用效果的牙膏,虽然也是以牙膏的形态存在,但是根据它的产品属性,要申报药品,按照药品的管理和使用。
我认为,牙膏的标准应该比化妆品的标准更严格。因为它进嘴巴,还可能被吞服,一般可没人吞服面霜和精华液。口腔黏膜、口周皮肤,都是牙膏接触的部位,很多人下巴容易长痘痘可能也与牙膏成分刺激有关。对牙膏中成分的控制应严于化妆品,安全性要求应该与同样进嘴巴的食品等同。
下面就来说说牙膏潜在的伤害。口腔溃疡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是最常见的口腔溃疡,在欧洲和北美占口腔粘膜疾病的20%。
ROU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是敏感个体对外源性细菌、病毒或饮食抗原的口腔黏膜反应。SLS是大多数牙膏的主要或唯一表面活性剂。在欧洲和北美的牙膏中,SLS的浓度大约0.5–2.0%。SLS在高浓度下对皮肤有刺激性,而且它的反复使用可能导致剂量依赖性的接触性皮炎,会导致表皮失水增加。SLS也可能影响口腔黏膜的屏障功能,导致外源物质侵入性增强,加重ROU。
有研究让受试者使用无SLS的牙膏,发现溃疡天数减少,总溃疡疼痛评分减轻,溃疡发作次数降低;但也有研究不支持无SLS配方牙膏能缓解口腔溃疡,还需要更严格的研究数据支持。如果手边没有无SLS的牙膏选择,可以减少牙膏用量和含漱多次,以免残留。
黏膜刺激漱口水里的薄荷醇的辣口感就是轻微的黏膜刺激。除了薄荷醇,肉桂衍生物和SLS都能刺激口腔粘膜。严重的黏膜刺激会产生白色水肿和黏膜剥脱,可能也跟牙膏里的SLS有关系,高浓度的SLS会增加口腔黏膜上皮脱皮的发生率。
接触性唇炎有唇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牙膏是变应性接触性唇炎的第二大致病因素,在男性患者中则居首位。香料是其最常见的致敏原。
美国接触性皮炎研究组(NACDG)对来自美国、意大利、新加坡、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国家2004 -2006年间唇炎患者的斑贴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指出芳香复合剂是过敏反应性接触性唇炎最常见的变应原之一。接触性唇炎的具体病因不易确定,牙膏含有表面活性剂、防腐剂、香料、氟化物及天然动植物萃取物等多种成分,都是潜在的变应原和刺激物。
牙膏过敏除了唇周,整个口腔也可能对牙膏过敏,包括口炎、舌炎、牙龈炎、口腔黏膜炎,灼热、酸痛和口腔灼烧综合征等等。牙膏的配方更特殊,比如普通化妆品不会含有的氟化物(氟化钠、氟化胺、一氟化钠)、磨料(硅酸盐、碳酸钙、铝氧化物)、清洁美白成分(碳酸氢钠、钠六偏磷酸);还有跟食品类似的口味调节成分,如薄荷油、丁香油、肉桂、甜味剂(阿斯巴甜、糖精、木糖醇)等等。
这些混合SLS、防腐剂、香料、氟化物、着色剂、甜味剂和稳定剂等的一堆,都是潜在致敏原。
有研究发现,女性的牙膏过敏阳性率高于男性。但检测皮肤过敏常用的斑贴实验,对牙膏可能不适用。黏膜的过敏和皮肤反应不太一致,牙膏过敏的检测目前也没有很统一的方法检测。这还需要皮肤科专家和口腔专家的紧密合作。
不必恐慌对于皮肤和黏膜来说,牙膏里的氟化物和SLS确实算不上友好,但氟化物在预防蛀牙中必不可缺,也不需要盲目选择无氟牙膏。SLS也是一种有效的抗斑块剂,能松动乳化斑块沉积,并具有直接抗菌作用。牙斑菌比皮肤细菌难清洁掉,所以牙膏里的SLS是有好处的。如果不是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含SLS的牙膏对于普通人还是没问题。
牙膏的配方难度不低,需要兼顾牙齿、黏膜、皮肤。目前行业对于牙膏的监管已经逐渐严格,这是好的趋势。但牙膏有吞咽可能,而且每天至少两次刷牙,慢性摄入量也不少。如果将来牙膏能同时满足牙膏、化妆品、食品的三个标准,那真的会太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