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限定秘籍:徒手捉虫

作者: 吴小咖是个好孩子

来源: 物种日历

发布日期: 2020-09-20

本文介绍了徒手捕捉常见昆虫的技巧,强调了在接触昆虫时应注意的方法和安全,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昆虫,同时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说到徒手抓虫的经验方法,一开始我还是蛮拒绝的——毕竟我抓虫一般都是用网抓,而且我这么笨,徒手也基本抓不到虫。教大家去欺负小动物,听起来总不是什么好事。然而退一步想,如果朋友们偶尔想和大自然来个亲密接触、重温七岁抓蝉的夏天,也确实不会天天背着个网子出门。为了避免大家在想抓虫或不得已去抓虫时被咬被抓被踢被喷被蛰,也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认识、了解昆虫,我便硬着头皮大致写一些常见类群的徒手捕捉技巧好了。

本文主要面对零基础却想去接触昆虫的朋友,因而内容十分简单。此外,所有的毛虫和蜂我都不建议徒手接触——尽管一些物种并无危害;但对于咱们普通人而言,与其费劲去分清它们,还不如一概都不去碰,谨慎为上。

蜻蜓应该是多数人都实际体验过的一类昆虫了,我小时候最喜欢的事情之一就是傍晚去花园里捏落着的蜻蜓。尽管确有手段高明的朋友能预判蜻蜓的飞行路线徒手把它们从空中抓到,不过九成九的情况下,我们徒手只能偷袭一下停落休息的蜻蜓;而且除非它们停稳入睡了,不然即使捏一只落着的蜻蜓其实也不容易。捏到蜻蜓后一定要这样捏住两侧的翅膀,不然剧烈挣扎扑腾可能导致翅膀折断。

和蜻蜓一样,蝴蝶也是翅膀面积颇大,同时又非常善飞的昆虫。因为鳞翅目昆虫(蝶和蛾)的翅膀布满易落的鳞粉,因而我们并不能像蜻蜓那样直接去捏翅膀;比较可行的方法是趁着蝴蝶合拢翅膀停落的时候去捏它们的胸部,也就是翅膀基部的位置,这样可以避免它们的翅膀受损。由于蝴蝶的口器是一根吸管样的虹吸式口器,因而倒不必担心被它们咬到。都说抓到了蝉就是抓到了夏天,那么徒手抓虫也当然要稍带上蝉一句了。

好在蝉确实都没什么伤人的能力,见到直接去抓就好了。前提是你真的抓得到,且不是误把蟑螂当做了蝉。相比人畜无害的蝉,同属于半翅目的蝽则要棘手一些了。多数蝽除了会让你沾一手甩不掉的异味外也没什么危害,但是荔枝蝽为代表的硕蝽类的防御液可能给皮肤带来显著的灼烧感,如果误入眼睛则会非常痛苦;水生的潜蝽、仰蝽、蝎蝽;陆生的猎蝽等捕食性蝽的叮咬会带来剧烈的疼痛甚至过敏反应,这些蝽我都不建议非专业人士徒手去抓。

简而言之,各类蝽都是看看就好了。

甲虫是很多人都喜欢的一类昆虫。多数甲虫直接去捏它们的背部就可以了,但是也要小心:包括天牛、步甲、锹甲在内的很多鞘翅目昆虫都有着发达的上颚,有力的上颚的啃咬可能带来严重的创口。万一真被它们咬住,也不要慌张地去拽它们,这样可能会把伤口拉扯的更加严重。这个时候,你要做的就是忍住疼痛,安静地等它们松口——本人的经验是同时对它们吹气会比较容易解脱。

蚂蚱,也就是各种蝗虫,以及包括螽斯、蟋蟀在内的亲戚们构成了人们常见且熟悉的直翅目;再进一步扩大,我们可以把竹节虫甚至螳螂、蜚蠊都算作这一大家子。徒手接触这些昆虫通常情况下都是安全的,但依旧需要注意被螳螂的捕捉足、大型螽斯的口器、和大型蝗虫的后足伤到。这些昆虫能轻易地让你的手“挂彩”,因而伸手去抓的时候也不能掉以轻心。

大型螳螂的攻击性不容小觑,如果要去抓的话,建议如图中这样卡住前胸——但依旧有被抓到的可能。或者用两只手去把它们托起,让它们自然而然地爬到手上。如果不想冒流血挨刀的风险,那么还是别动手了。

实际上,多数昆虫都对人没有危害,但徒手抓虫依旧要注意方法,一来要避免我们受到不必要的伤害,二来也能避免我们的大手把这些脆弱的小生命弄伤。大家不妨试着与它们和解,一切对昆虫的恐惧都源自于未知与误解,我相信你一定也会重新爱上昆虫的。

UUID: e239076a-0482-4c3a-bad8-34119a429c12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物种日历公众号-pdf2txt/2020年/2020-09-20_(已经过期了的)夏日限定秘籍:徒手捉虫.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5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