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浙江中部的富春江,一头连着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杭州西湖,一头连着人称“归来不看岳”的安徽黄山,全长约110千米,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著称于世。千百年来,富春江的美为历代文人雅士所赞誉,元代山水画大师黄公望的一幅《富春山居图》更是将它的韵致描绘得淋漓尽致。黄公望于古稀之年结庐富春江畔,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绘写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据说画中所绘内容大部分是桐庐境内富春江的景色。
桐庐始建于225年,已有近1800年历史。因药祖桐君老人在此结庐炼丹而得名。相传,桐君老人是上古药学家,黄帝臣,擅本草,曾于桐君山下结庐采药,治病救人——这就是桐庐地名的由来。
素有“钟灵毓秀之地”美誉的桐庐,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因地处“三江两湖”(“三江”是指新安江、富春江和钱塘江,“两湖”是指西湖和千岛湖)的黄金地段,桐庐自古即以“山青、水秀、史悠、境幽”闻名于世,这里景色如画,洞奇石美,文化深厚,被誉为“中国画城”。
在此地,东汉严子陵隐居垂钓,成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南朝吴均吟咏“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留下传世佳作《与宋元思书》;元代李桓在《富春舟中》一诗中说“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宋代苏东坡亦誉“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更清美”。千百年来,桐庐绮丽的山水人文吸引了谢灵运、李白、白居易、韦庄、范仲淹、苏东坡、陆游、纪晓岚、郁达夫等人留下无数名篇佳作。
特别是范仲淹的“潇洒桐庐”,已成为当地的标识。
除了古迹,桐庐一段的富春江两岸那美丽的自然风光更值得一游。这里已形成了以山、水、林、洞为特色的五大旅游景区,有瑶琳仙境的深洞奇观,有天目溪漂流,有中药鼻祖圣地桐君山,还有国家森林公园大奇山、严子陵钓台以及古朴的江南古村落,既可寻胜访古、纵情山水,又可体验乡村风情、田园乐趣。
桐君山位于富春江和分水江的交汇处,是桐庐县城所在地,与桐庐老城区隔江而峙,临江而立。虽然桐君山只有60多米高,却是桐庐的标志,最早有关富春江畔的记载就源于此处,山中有着众多与桐君老人有关的景点、故事。桐君老人被誉为“中华医药鼻祖”,桐君山也被视为“医药鼻祖圣地”。
沿桐庐西行约15千米,有峡名为七里泷,山色佳丽,号称“天下独绝”。这里也是富春江—新安江风景名胜区中唯一的水道峡谷景区,由于酷似长江三峡,水流汹涌急湍,又被称为“富春江小三峡”,是富春江中风景最优美也是被诗文赞颂最多的一段。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途经富春江,写下了《初往新安至桐庐口》《富春渚》《七里濑》,成为第一个写富春山水的诗人。
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桐庐县东南7千米处的富春江南岸,是一处集江南山水与草原风光于一体的综合性森林公园。大奇山史称“江南第一名山”,境内有山峦、怪石、峡谷、溪瀑,以“雄、险、奇、秀、旷”著称。与桐君山、富春江小三峡、严子陵钓台等共同构成富春江旅游板块。
暴雨初歇,江上弥漫着淡淡的烟雾,登上游船,人们便一头扎进一片朦胧之中,两岸的青山和古建筑依稀可辨,船左侧有大大小小的亭楼倒映水中,错落有致,右边是连绵的山脉高低起伏,眼前则是一江蜿蜒的碧水向东奔流。此情此景,犹如走进了黄公望笔下的《富春山居图》。如果有兴趣,还可以选择夜游富春江,在水与陆、动与静、明与暗、风与浪之间,倾听夜富春的宁静与繁华,配上美轮美奂的灯光秀,当真是愈夜愈美丽。
山水之外,离县城23千米的瑶琳洞,是钻溶洞的好去处。瑶琳洞,一名仙灵洞,又被称作“瑶琳仙境”,为石灰岩溶洞,是华东沿海中部亚热带湿润区喀斯特洞穴的典型代表。该洞形成于距今10万年前,全洞深藏地下,以曲折幽深的洞势、瑰丽多姿的溶石景致被誉为“全国溶洞之冠”。
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范仲淹被贬官睦州(别名桐庐郡)。在桐庐,范仲淹感受到了生命的自在,虽是被贬,却因潇洒的山水而忘情,“使君无一事,心共白云空”。循着范仲淹的足迹,今天的游人可以去寻访桐庐周围的一些古村落。深澳、环溪、荻浦、石舍、茆坪……每一个小村的名字都意味深长,每一个小村都各有特点。
深澳村一角在这些古村落中,深澳与荻浦同根同源,关系最为紧密,它们是由申屠氏在南宋初迁居桐溪而形成,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环溪村则为明代大儒周敦颐的后代发展而成。深澳村悠久的文化传统源自南宋申屠氏的开村之功。作为申屠氏的血缘村落,深澳村95%以上的村民姓申屠,其他少数姓为周、应、朱。
深澳古村文物古迹众多,拥有申屠氏宗祠、怀素堂、恭思堂、景松堂、尚志堂等众多文物保护单位,其四合式院落、祠堂、庙庵、戏台、梁架、门窗,均具有较高的欣赏与研究价值。2007年,深澳古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走进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古味”十足:墨色的马头墙错落有致、老旧的木门厚重斑驳,幽幽的青石板巷深锁了时光。
认真观察便会注意到,深澳街巷均为高墙窄巷——为了节约用地,民居之间的通道往往十分狭窄,形成高墙与窄巷之间的绝妙比例;卵石铺就的巷道蜿蜒曲折,充满了韵律和地方特色。
当地的建筑也非常有特色:外观虽然十分简单,并不起眼,但内部的牛腿、斗拱、月梁和门窗等木雕装饰十分讲究。木雕装饰除了植物、人物和几何纹样之外,有《岳飞传》《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和场景,还有“状元及第图”和“文房四宝图”等,体现“仁智礼义信”等传统思想。
荻浦村与深澳村隔路相望,两村同根同宗,因建有孝子牌坊,也被称为“孝义荻浦”。该村始建于南宋,兴于明,盛于清,文化底蕴深厚,孝义文化、古戏曲文化、古造纸文化、古树文化构成了荻浦的四大特色文化。村中古建筑保存良好,多以明清时期的徽派建筑为主。现存有宋代的范井,明代的水系,清代的石坊、庙庵、祠堂、民居等40余处。更难得的是,这里还保存有3座较完整的明代古民居。
在层层叠叠的苍山墨岭间,一条小溪,自南向北蜿蜒而入富春江;一条古道,由北往南溯溪而上,穿村而过;两古桥于村口村尾遥相呼应。村落民居,粉墙黛瓦,与周围的绿水青山相呼应,一派江南水乡风光。这里便是“山水古韵画家村”茆坪村。这样的地方是需要住下来的。清晨5点,拉开窗户,竟然像是打开了一幅田园画卷:曦光中,早起的农人已经在田里忙碌。抬头望去,依次是浓浓淡淡的野树以及隐在野树中的灵古寺和寺旁的茶园。
山边,蓝色的云团正由深变浅,不多时,云霞从山顶一波波涌现,太阳冉冉升起,给这幅鲜活的“富春山居图”镀上了一层好看的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