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作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生物,已在地球上生息5亿年,鱼的存在历史远比人类演化历史漫长。此外,地球上超70%的面积被水覆盖,而鱼当之无愧是这片庞大水域的主居客。在我们的印象里,鱼会游泳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你知
说到飞,想必大家想到的第一个是飞鱼,飞鱼科含有超过60种物种,飞鱼并非真正能飞,而是借助高速游动的冲劲和尾鳍力量蹦出水面,继而展开庞大的胸鳍进行滑翔。这小小一跳居然能离水面1米多高,然后以40~50千米的时速在空中滑翔近百米。冲出水面的飞鱼并不是为了享受优美蓝天,而是为了躲避海里的捕食者,但稍有不慎,又会被空中捕食者擒获。
蝠鲼是另一冲上天空的明星,成群的蝠鲼在特定季节聚集在海里嬉戏,突然间随着其中一只飞出水面,更多的蝠鲼跟随跃出水面并在空中挥舞着庞大的双翼,亦翻滚亦旋转,在离水面约2米的空中完成曼妙舞姿后摔回海中。科学家至今未能理解此类行为,但推断属于群内的沟通方式。
许多鱼类借‘滑翔’实现多种目的,包括觅食、逃避捕食者、交流等。不过,鱼类中并没有真正实现飞翔的物种,这里的‘飞’,更多的只是传统鱼类跃出水面行为的延伸。
海里的鱼非常多,为了便于更好的进行种群内交流,许多鱼类进化出利用声音沟通的方式。相比人类能使用声带发出复杂多变的音调,鱼类的沟通音节可要简单得多,多是“咕咕”、“咔嚓”等单调声音的组合。别看音节简单,但鱼通过长度、响度的组合,能表达多种意思,许多鱼类的声音人类至今都未能摸透其中意义。
鱼类是怎么发声的?我们最常见的石首鱼,像大黄鱼、叫姑鱼,多利用鼓肌挤压鱼鳔发声;常见于珊瑚礁的鳞鲀,则利用上下齿的摩擦进行发声;近海不时捕到的海鲶,利用胸鳍基部和胸带骨间的骨骼摩擦发声;重要的食物链初级鱼——沙丁鱼,则通过将消化道内气体从肛门排出,气泡在水中破裂从而发声。
声音这一媒介多用来传递种间信息,诸如求偶、领地保护、警戒、觅食、指引等。鱼类发出的声音受声源强度、传播衰减等因素影响,很少能传输很远,尤其是跨界面进入空气中。但仍旧有少部分鱼类发声成功传到人类的耳朵里,比如渔民能在海上听到石首鱼集群繁殖发出类似马达的噪音,生活在湖畔周遭的人们能听见北美湖鲟在生殖期发出阵阵微弱又低沉的声音。
除去识别种内的“语言”外,许多海洋生物还进化出了识别他人“语言”的技术,比如许多鱼类会利用临近种的发声来判断是否有敌人来临,海豚等会利用鱼类的声音搜寻判断猎物。一直说话也是会累的,所以部分鱼类,如太平洋鳕鱼,一年只在繁殖季节一次性“说个够”。
上山可能有点过,但是上树、穿越陆地对一些鱼来说,可谓小菜一碟。弹涂鱼这一类南方沿海常见鱼类就是爬树能手。弹涂鱼能以鳃、皮肤摄取空气中的氧进行呼吸,能短时间离开水,爬到海边红树等植物的枝干上捕捉昆虫。
生息在北美南部的斑纹隐小鳉能在旱季到来时爬上水源地周边树木,躲进树洞或虫眼中,改变呼吸形式,利用皮肤呼吸,最长能在树上呆超过2个月,以此等待雨季到来。瓦氏石星鲶则进化出了强壮的胸鳍,用来支撑它爬上岩石和枝干。石星鲶虽不具备能利用空气中氧气的肺,但拥有迷鳃,因而同样能利用空气进行呼吸。
穿越陆地这种技能,在常见的攀鲈身上可谓小儿科,攀鲈利用展开的鳃盖做平衡支撑,同时扭转身体、腹鳍和尾巴共同支持身体前进,可轻易在陆地行进百米以上,寻找新栖息地或产卵场。
鱼儿不仅能在陆地上走动,还能在海底“走动”,演绎 “下海”。鮟鱇的近亲躄鱼就是这样奇特的物种。生活在热带到亚热带的躄鱼,不善游泳到连胸鳍都退化成用来行走的工具。圆嘟嘟的躄鱼整天在海底漫步,利用第一背鳍进化出的吻触手来吸引鱼虾上钩。它还能根据环境变色,起到伪装的作用。
许多鱼类进化出“走路”的本领,是为了从一个不适宜或缺乏食物的环境中离开,进入到新环境,去寻找适宜生存或食物充足的地方。世界这么大,怎么能不去看看?
鱼可不是只懂得吃喝拉撒,它们也有心计。比如中美洲慈鲷就是高超的骗术大师。它体表酷似死鱼的纹路,再加上在水中一动不动地漂浮,让许多鱼以为它就是一具腐烂鱼尸,在其他小鱼接近准备大快朵颐的时候,中美洲慈鲷瞬间“复活”一口吞下接近者。
来自南美洲的鳍尾短身电鳗则将欺骗用在对付同类上,因为生活环境等因素限制,电鱼一般以彼此发出的电噪音作为沟通的方式。一般电鱼身体越大,发出的电信号越强,但部分小个体的雄电鱼会“夸大”其发出的电信号,以此更好地威慑竞争者和吸引配偶。虽不清楚这样的做法对多少雌鱼而言有效,但至少说明鱼儿也不是完全正直的。
许多动物靠着强壮的体格称王称霸,强壮的雄鱼能够“垄断”与雌鱼的交配权,那较弱的雄鱼是否要孤独一生?答案是未必。动物界常见的潜行行为就是一个逆袭的办法。较弱的雄鱼的出路,它们在强壮雄鱼与雌鱼交配释放精子的时候,乘虚而入释放精子,完成自己基因传播的使命。不过,潜行行为一旦被发现,就会被吃醋的霸道雄鱼驱赶,受精率也难以保证。
世界上大部分鱼类是雌雄异体,但也有少部分鱼类是雌雄同体。鱼类的性别机制比人类多样,在特殊情况下,甚至可以变性。鱼类的性别转换机制,是维持种群基因多样性及群内稳定的重要手段。多数能变性的鱼类性别决定基因的差异较小,能比较容易地“变性”。
比如在以雄鱼为首的小鱼群中,如果雄鱼不幸离开或死去,鱼群内最强壮的雌鱼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转变为雄鱼,取代原雄鱼的使命。这样的现象相当常见,在金黄突额隆头鱼、西大西洋笛鲷、双带锦鱼中都发现过。
有些鱼的性别转换是到了一定年纪自动完成的,像我们常吃的黄鳝,刚出生的黄鳝都是雌鱼,在完成繁殖交配后全部变为雄鱼,称为雌性先熟;与之相反的有黑鲷,刚出生都是雄性,在3岁左右时转化为雌性,称为雄性先熟。性转行为有助于种内避免近亲交配。
性别转化多是一次性、不可逆的,但也有部分鱼类甚至可以反复改变性别。比如珊瑚虾虎鱼中的短虾虎属及副虾虎属,生活在珊瑚礁缝隙中,一生移动的范围非常窄。因而遇到合适伴侣的机会很少。当两条鱼不期而遇时,如果它们是同性,就可以一方变性结为夫妻。
能自发电的生物包括电鳗、电鲶、电鳐等多种鱼类,其中的典型代表电鳗以体内无数的发电细胞共同组合放电,释放到外界,形成强大电压。作为最强的“生物发电机”,电鳗的电力对其捕食、防御、沟通和行进都有帮助。
电鳗也要保护自己免遭电击。它们将自身重要器官集中在头后部,长长的尾部在电鳗释放电流时充当正负极,引导电流通过身体,不会对重要器官造成伤害。同时,电鳗发出的电量,相比麻痹自身大小需要的电量要小得多。
发光鱼类多在深海中遭遇,比如我们常听说的ˢˣ鱼。它们头顶自带发光钓竿,用来吸引猎物上钩。在某些场合,ˢˣ甚至会直接向前方发出发光液,欺骗靠近的猎物。ˢˣ发光要依赖发光细菌的帮助,发光细菌与ˢˣ共生,利用ˢˣ提供营养的同时,释放代谢产生的光能。
在依赖“特殊技能”的鱼身上,一些“普通”鱼类的捕食技能,诸如快速追捕、敏锐的视力相对退化了。法师总是比较脆弱的,这不是游戏平衡的需要,而是节省物质和能量的需求。
研究电鳗的科学家卡塔尼亚用装了led灯的假手和假鳄鱼“挑战”电鳗,电鳗贴近敌人的身体,打出更强效的“暴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