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南极这块遥远的白色大陆,人们首先会想到壮观的冰山、绚丽的极光、憨态可掬的企鹅……下面则是你可能不知道的南极自然奇观。
虽然南极是冰雪的宝库,但是单从降水量来看,南极大陆是最干燥的大陆。其沿海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只有30~50毫米,内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甚至还不到5毫米,南极点的年平均降水量仅有3毫米,与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差不多。加之满目荒凉、动植物种类稀少等原因,有人干脆把南极大陆称为“白色荒漠”。
这片白色荒漠中怎么会有“绿洲”呢?1974年2月末的一天,一架美国飞机在南极大陆的南印度洋沿岸上空飞行,领航员班戈突然发现,飞机下面有一片无雪的土地,高高的冰墙围绕着山谷,像一面扇形的屏风。山谷中没有积雪的土地中间,分布着一些不冻的湖泊,给这个白色的冰雪高原带来无限生机。这就是南极洲有名的班戈绿洲。
班戈绿洲的面积大约有500平方千米,常年刮风,吹起的沙石、雪粒把岩石表面琢磨出许多很小的窟窿,像蜂窝一样。铺在地面上的砾石表面有一层光泽如漆的暗棕色外壳,这是溶解在水中的盐类慢慢地在岩石表面凝聚起来造成的。在这个绿洲中有一些沙丘,沙丘间的谷地有的干燥,有的积水成湖。较深的湖,水质不太咸,湖水清澈,晴天时为天蓝色。较浅的湖,泛出淡绿色或褐绿色的光彩,湖水很咸,苦涩难耐。
在那些干燥的丘间低地或沙丘的斜坡上,还结着一层白色的盐霜,像刚刚下过一场小雪。这些盐霜和湖中的咸水,不经过相当久远的年代是无法形成的。
如果把一块南极冰放进一杯水中,会产生非常奇妙的现象:冰块在融化的同时,会发出轻微但是人耳能够听得见的美妙音响;冰块也会在水面微微移动,甚至轻轻碰撞杯壁。这是南极冰中含有的气体造成的。南极巨大的冰盖都是由万年的冰雪积累而成的。
降落在南极的雪花经过压实,变成冰川冰,原来雪花中的气体也被保存在冰中,由于冰雪不断地积累,气泡在巨大的压力下变成了高压气体。当冰块融化时,高压的气泡破裂,发出了美妙动听的声音,同时会推动体积较小的冰块移动,碰撞杯壁,甚至会发出轻微的撞击声。科学家们通过冰钻钻取南极冰芯,等于是获得了冰芯形成时期的大气样本,对于古气候等许多学科的研究具有重大价值。
南极大陆上湖泊众多,既有淡水湖也有咸水湖。
淡水湖分布于南极大陆的边缘,西南极洲的湖泊多于东南极洲。人们在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时非常重视附近是否有淡水湖泊。我国的长城站和中山站附近都有淡水湖,可以满足生活用水和发电机冷却用水需求。咸水湖较有名的有唐胡安湖,湖水含盐度极高,每升含盐量可达270余克,即使在-70℃,湖水也不会结冰。还有一种咸水湖是南极大陆独有的,最有名的是地处维多利亚地赖特谷中的范达湖和泰勒谷中的邦尼湖。
湖表面冻结着一层两三米厚的冰,冰下湖水清澈。湖水上淡下咸,湖水含盐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形成分层现象,底层水的含盐量比表层水高约10倍;湖水温度也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在年平均气温-20℃的环境中,湖底水温仍高达25℃。对这种奇异现象,科学家们至今仍未找到合理的解释。
南极大陆是风暴最频繁、风力最大的大陆,经常可以遇到风速在100千米每小时以上的大风,南极因此被称为地球的“风极”。
南极大陆沿海地带的风力最大,平均风速为十七八米每秒。尤其是在东南沿海一带,风速可达四五十米每秒。在法国的迪尔维尔站曾测到100米每秒的大风,风速相当于12级台风的3倍,破坏力相当于12级台风的近10倍。南极风能杀人!除了严寒之外,狂风是科学考察人员在南极所遇到的另外一个凶恶的敌人。狂风会很快带走人体的热量,使人发生冻伤甚至冻死事故。
人们难以忘记,1960年10月10日下午,在日本昭和站进行科学考察的福岛博士,走出基地食堂去喂狗,突遇风速达35米每秒的暴风雪,他从此再也没有回来。直到1967年2月9日,福岛博士的遗体才在距站区4.2千米处被发现。
“荷叶冰”是南极特有的奇观(极个别的情况下在寒冷地区的河流中也会生成)。一般情况下,南极荷叶冰形成于初冬,需要海面比较平静,同时气温又比较低。
刚刚冻结的海冰在大洋上传播过来的涌和浪的作用下分解、破碎后,进一步碎裂成小块,经过不断地互相碰撞、推挤,它们的棱角会被碰掉,边缘会被磨得圆滑,最终形成一个个圆盘,连片漂浮在海面,形成荷叶冰的景观。随着南极海域气温不断下降,小小的荷叶冰将会不断生长,连接成片,最终在海面上形成大面积的厚重浮冰。
南极洲的低温和冷空气的特殊作用还能产生一种十分危险的天气现象,这就是令南极探险家谈之色变的乳白天空。
发生这种天气现象时,天地之间浑然一片,人仿佛融入浓稠的牛奶里,一切景物都看不见了,方向也迷失了,而且人的视线会产生错觉,分不清景物的距离和大小。造成这种幻境的原因,是由于太阳光射到冰层后又反射到低空的云层里,而低空云层中无数细小的雪粒又像千万个小镜子,将光线四散开来,这样来回反复地反射,便形成白蒙蒙、雾茫茫的乳白天空。
在极地上空飞行的飞机驾驶员,会因分不清天上地下而失去控制,不少极地飞机失事的原因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