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和上上周《博物历》的物种,是十分劝退的蛇和蛙。好多人留言说,最近这段时间台历都是倒着放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了,这周可以给它放好了。因为这周的物种应该没什么人害怕了。恒河鳄图片来自《博物历》2020当看到这类动物时,大多数人都会想到“鳄鱼”这个词。然而从分类学的角度来讲,鳄和鱼是两类动物,而且鳄这一大类动物,还可以细分成几个小类。今天就借本周的主角“恒河鳄”,给大家详细讲讲。
上学的时候你一定背过这几个单词:Crocodile和Alligator,可能还知道Caiman和Gharial。这些词字典上的解释都是“鳄鱼”,那为什么要有这么多个词来形容一类动物呢?因为它们并不是一类,而是四类:Crocodile译做鳄,是鳄科的动物,一共有17种,占到了鳄科中的绝大多数。韩愈《祭鳄鱼文》中“不安溪潭”的就是鳄属的物种——湾鳄。
湾鳄图片来自:wikipediaAlligator译作短吻鳄,是短吻鳄科短吻鳄属的物种。只有两种,一个是分布于北美洲的密西西比鳄,另外一种我们就非常熟悉了——扬子鳄,古称鼍(tuó)。顾名思义,短吻鳄的吻部都相对短小。扬子鳄图片来自:wikipediaCaiman译作凯门鳄,为短吻鳄科下几个属物种的统称。纪录片里在亚马逊雨林中和美洲豹打斗的就是凯门鳄。
最后一个Gharial,认识这个词的朋友,英语水平已经超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Gharial指的是长吻鳄科长吻鳄属的物种,属内现存于世的动物只有一种——恒河鳄,生活在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以及伊洛瓦底江等河流之中。绕了一圈终于说回了今天的主角恒河鳄。它为什么叫长吻鳄呢?因为它的吻部真的是又细又长。为啥长成这个亚子?
恒河鳄图片来自:pinterest2019年,我第一次去新加坡河川生态园的时候,走过一条路,一个大展厅的玻璃突然出现在我的背后,着实把我吓了一小跳,我猜生活在里面的一定是个凶猛的大家伙!果然,那是一只恒河鳄,最明显的识别特征就是它那细长的鼻吻部,以及嘴端的“鼻头”上长着的“大包”,这是雄性恒河鳄的特征。图片来源见水印凑近一看,这表情简直是鳄中哈士奇啊,着实让人害怕不起来。
虽然恒河鳄仅右下侧的颌骨上就外露着超过20颗牙齿,但是所有的牙齿都是往外呲着长的,不像其他鳄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中透着一种秩序感。宛如一个憨憨这并不是动物园里这只恒河鳄的个别现象,野生的恒河鳄牙齿也是如此。恒河鳄是一种以鱼为食的鳄,它们长长的吻部并不是用来刺穿猎物的武器——捕食时,恒河鳄不会发起正面进攻,而是静静地趴在水底,猛然一个“扫堂嘴”,夹住游到附近的猎物。
恒河鳄的脖子也比其他鳄长,从小手手的基部一只延伸到头部,都是长脖子,这也有利于扩大攻击范围。话又说回来,雄性恒河鳄吻端为什么长着个“大鼻头”呢?其实这个“大鼻头”有个专门的名字,叫做ghara。大鼻头长在鼻孔的前上方,似乎挡住了恒河鳄嗅闻前方河水的气味。事实上,这一结构与嗅觉没什么关系,而是特殊的共鸣器官。当喉咙震动发出嗡嗡声时,大鼻头有助于使声音传播的更远,这可能有助于驱赶附近的同性竞争者。
雄性恒河鳄发出的嗡嗡声可能还有助于呼唤雌性伴侣,而大鼻头本身作为视觉信号,可能也有助于博得雌性的青睐。交配中的恒河鳄图片来自:flickr不过,恒河鳄的四肢相对软弱无力。当在地面上行走时,它的四肢甚至无法支撑起身体前进,只能让肚皮贴着地面向前挪蹭。小短腿特写和其他一些种类的鳄类相似,恒河鳄的卵也是产在水边的沙滩上。雌鳄负责挖掘沙洞,并产下30~50枚卵。此后,它将守护卵的安全。
三个月后,小鳄破壳而出,雌鳄还会照顾它们一段时间。长嘴脆弱,请好好保护它刚破壳的小恒河鳄恒河鳄的嘴实在是太窄了,所以在幼鳄孵化后,鳄妈妈和爸爸不能把它们含在嘴里保护,只能背在背上。如此巨量的窝卵数,以及凶猛亲代的照料,按理说恒河鳄的数量应该不会太少。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在过去的60年间,其种群数量大约下降了98%,科学家估计现在野生成年恒河鳄的数量仅约200只。
恒河鳄是极度濒危物种恒河鳄数量减少的原因之一,是食物的减少。而食物减少的原因,一方面归结于河水污染及河流生态的破坏,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对鱼类的捕捉,使得恒河鳄无鱼可吃。捕捉鱼类的渔网同样容易套住恒河鳄细长的嘴,所以当渔民洒下渔网过段时间前来收网时,恒河鳄早已窒息而死。
被渔网和水草缠住嘴的恒河鳄图片来自:kathmandupost.com数量减少的原因之二,是恒河鳄适宜的产卵生境——沙滩的消失,一方面还是上游河流生态的破坏导致水位的过渡变化,另一方面则是人类对栖息地的直接开垦和破坏。为了挽救恒河鳄,保护工作者开展了恒河鳄的人工繁殖工作。一方面将一些人工繁殖的小鳄放归野外,另一方面,将其中一些饲养在动物园中,向公众讲述这个物种,及其赖以栖息的环境的故事。
新加坡河川生态园中的恒河鳄就来自繁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