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平行世界的英国伦敦,人工智能研究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前现实世界的水平。与真实历史不同,在这个平行世界中,英国在马岛战争中落败,撒切尔夫人无奈下台,托尼·本恩当选为新首相;“人工智能之父”图灵也没有自杀,他在世人的尊崇中得享高寿,并创造了新的技术奇迹。这一年,32岁的伦敦人查理买下了一个仿生机器人“亚当”,科幻小说《我这样的机器》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亚当是第一批推出的25个测试版机器人中的一个,他看起来与真正的人类别无二致。买下亚当后,查理和他的爱慕对象米兰达共同对他进行了设置。经过设置的亚当展现了惊人的服务能力,从清洗厨房到检索政府档案卷宗,还能帮查理操盘做投资。盈利是毫无疑问的,但亚当很有节制地每天只赚一点点。这一行为仿佛显示出亚当的算法中包含着某些道德参数,但查理对此毫无察觉。
真正刺激到查理的,是亚当和米兰达开始建立起亲密关系。不久后,亚当向查理宣布他爱上了米兰达。这是机器产生了自我意识的明证,自我意识的产生意味着自我保护的建立。当查理再一次伸手关掉亚当的电源时,亚当阻止了他,并把他的腕骨捏碎了。查理把这起事故告诉了小说中的图灵,即亚当和夏娃的设计者,但图灵并不惊讶,他告诉查理,在那批测试版机器人中,已有11位设法取消了开关……
这是英国“国民作家”伊恩·麦克尤恩讲述的故事。2007年,由其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赎罪》大热,麦克尤恩由此被更多中国读者认识。在此之前,麦克尤恩早已在英国成名,他不到30岁就获得了毛姆奖,此后佳作不断,是布克奖和耶路撒冷奖得主、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科幻并不是麦克尤恩熟悉的领域,但他对科技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
在今年上海书展期间举办的《我这样的机器》新书发布会上,作家、出版人黄昱宁透露,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麦克尤恩就有了自己的个人电脑,是作家圈子里较早接触计算机技术的人。麦克尤恩还曾透露,他最初在2001年的小说《赎罪》中就设定过机器人角色。不过,直到2019年出版《我这样的机器》,他才终于出版了第一部关于机器人的小说。
《我这样的机器》的故事设定在1982年,主角之一是高科技仿真机器人,过去、现在与未来相互交织。作家、鲁迅文学奖得主小白认为,把人类目前远未实现的科技能力设定在过去,是常见的科幻故事设置。作者可以由此设问:科技发明会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人类命运?但对于这部小说来说,他猜想,麦克尤恩1982年的时间设定,更可能是出于一个小说家对有关机器人的大众叙事历史和观念变迁的关注。
小白曾在“谷歌图书词频”上检索“Robot”(机器人)和“AI”(人工智能),他发现,这两个词出现的频率在上世纪80年代形成一个高峰。显然,智能仿真机器人是那个时代一个重要的大众话题。“那时候,麦克尤恩刚搬家到伦敦没几年,与同道友好交往,参加午餐会讨论热门话题,也许有关‘比人更聪明的人造人’的想法,在这个30岁出头年轻作家的内心一度掀起过极大波澜。”小白说。
这样看来,《我这样的机器》讲述的人工智能进入人类社会的故事,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射了麦克尤恩自己的经历,带有自传体的性质。在上海纽约大学教授、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峥看来,这本小说不仅是麦克尤恩的个人自传,还是一部群体性的自传,它包含了科技和人类之间的冲撞、过去与未来的交织。小说中,查理和米兰达共享对于机器人的初始设置权,这是对父母遗传给孩子各一半DNA的生物过程的精妙比喻。
小说最后,由机器人和人类组成的“家庭关系”最终还是瓦解了。至于瓦解的原因,小说借图灵之口讲了出来:“他们不理解我们,因为我们不理解自己。他们的学习程序无法处理我们,如果我们自己都不理解自己的大脑,我们怎么能设计他们的大脑?还指望他们能跟我们一起幸福呢?”黄昱宁说,这句话正是这本书的中心思想。“麦克尤恩写的是机器人,但他最关心的仍是人类本身,表达的仍是人类的困境。
归根结底,我们要理解自己的大脑,理解自己的生活,理解自己到底想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