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绿咬鹃:中美洲的自由象征

来源: 物种日历

发布日期: 2020-09-16

凤尾绿咬鹃是中美洲的一种美丽鸟类,与古老的印第安传说中的羽蛇神紧密相关,象征着自由。它在印第安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尽管经历了西班牙殖民者的破坏,其象征意义依然存在。凤尾绿咬鹃以其独特的羽毛和生活方式在中美洲的热带雨林中生存,但由于雨林的萎缩,其生存环境面临威胁。

中美洲是一片难以言说的神奇之地,这里是世界物种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在山林之间还曾产生过神秘的玛雅和阿兹特克文明。凤尾绿咬鹃Pharomachrus mocinno就是一种和古老的美洲传说联系在一起的美丽动物。在印第安传说中,有一位地位尊崇的神明——羽蛇神奎查尔Quetzalcoatl。

奎查尔的形象是一条身披绿色羽毛的长蛇,它神通广大,在不同的传说里分别扮演者风神、雨神、农神、光明之神等多个身份,而凤尾绿咬鹃则被认为是羽蛇神的化身。西班牙殖民者的到来摧毁了当地文明,凤尾绿咬鹃也从高高的神坛跌落,成为了一种寻常飞禽。然而就在西班牙人征服和统治的过程中,凤尾绿咬鹃又被赋予了新的精神属性,这一次,它作为自由的代表而来。

在危地马拉的传说中,玛雅人为了保卫家国,同入侵的西班牙人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斗,最终结果是显而易见的,玛雅的王子与无数战士一同战死,而这时一只凤尾绿咬鹃飞来,将胸部的羽毛浸在王子的血中,从此凤尾绿咬鹃的胸部羽毛就成了浓艳的红色。玛雅人为自由而死,与这一传说紧密相连的凤尾绿咬鹃自然也成了自由的象征。

有人说,此鸟性情高洁酷爱自由,一旦被捕捉笼养后就会很快死亡,然而事实是,墨西哥的一些动物园就长期饲养凤尾绿咬鹃,还可以进行人工繁殖。

凤尾绿咬鹃的英文名为Resplendent Quetzal,resplendent意为光辉的,因而它又名辉绿咬鹃,quetzal则是来源于羽蛇神奎查尔。凤尾绿咬鹃所属的咬鹃科Trogonidae是咬鹃目Trogoniformes唯一的一个科。

咬鹃科有一个异于所有鸟类的特点:它们的脚趾第1、2趾向后而第3、4趾向前,我们称之为异趾型。虽然名字带“鹃”,但咬鹃同杜鹃、蕉鹃等鹃形目没有关系,反倒跟佛法僧目(成员包括戴胜、翠鸟)更为接近。

凤尾绿咬鹃在四十多种咬鹃中体型最大。体长36~40厘米,如果包括尾上覆羽,它的体长甚至可以超过一米;体重约180~210克,几乎是体型最小的红腰咬鹃H. duvaucelii的5倍。

它们的分布仅限于中美洲地区,在北起墨西哥南部、南到巴拿马的雨林中零散分布,多生活于海拔900~3000米的半山坡上。它对于生境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大片郁闭度较高的热带雨林,且少有人干扰。凤尾绿咬鹃生性慵懒安静,经常停驻在树木枝杈间一动不动,尽管其颜色如此绚丽,然而在满眼浓绿的热带雨林中却很难被发现。绿色的羽毛给了它完美的伪装,只有转过身时才看得到腹部醒目的红色。

所有的咬鹃都是标准的杂食动物。

由于其活动能力不强,所采食的动植物也都较大,其嘴型宽阔,善于吞咽。亚非的咬鹃更偏好“荤菜”,美洲的咬鹃喜欢“素菜”。凤尾绿咬鹃就是一种主食植物果实的咬鹃。食谱里80%都是各种水果,尤其偏爱樟科富含油脂的果实,如绿心樟Ocotea、尼克樟Nectandra等,剩余部分为大型昆虫和小型的脊椎动物。凤尾绿咬鹃是独居动物,只有在繁殖季节才会成对出现。

以树洞作为繁殖的巢穴,如果没有合适的树洞,它们也会在腐坏的枯树上自行挖掘。由于洞内空间狭小,雄性咬鹃归巢成了一个难题,它常常会将长羽从背后扭转向外、从洞口伸出,如同一簇长在树上的附生植物。

凤尾绿咬鹃长久以来被印第安人奉若神明,虽然如今玛雅古国已不在,但对于凤尾绿咬鹃的钟爱却保存了下来。其分布区内各国均对其进行保护,尤其危地马拉将其定为国鸟并立法严格保护,在危地马拉的国旗上就有凤尾绿咬鹃的形象。尽管被保护得很好,凤尾绿咬鹃却仍然面临着雨林面积萎缩的威胁,虽说目前在IUCN受胁等级中只是近危(NT),但未来的情况依旧不甚乐观,只有保护好整片的热带雨林,这个物种的生存才能真正得到保障。

UUID: ae365dc6-2c92-4cea-841f-4a2674a15753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物种日历公众号-pdf2txt/2020年/2020-09-16_豆豆眼和长羽毛的组合,又萌又美!.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5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