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真·诺贝尔奖颁奖前,都会有个假·诺贝尔奖的颁奖。在国内,我们把它叫做搞笑诺贝尔奖。这个奖由马克·亚伯拉罕(Marc Abrahams)在1991年创立,当时是“第1个第一届搞笑诺贝尔奖”,到了美国东部时间2020年9月17日,我们迎来的就是“第30个第一届搞笑诺贝尔奖”。2020年果壳获得了第30个第一届搞笑诺贝尔奖中国区的独家合作,这是搞笑诺贝尔奖首次与中国机构有正式官方合作。
我们来研究下这个奖的名字,里面有三个要素,“搞笑”,“诺贝尔”,“奖”。关键词一:搞笑。要获得这个奖,研究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让人笑,二是让人思考。关键词二:诺贝尔。搞笑诺贝尔奖的评委中,很多都是真·诺贝尔奖的得主。另外!也有研究者在获得搞笑诺贝尔奖数年后,拿到了真真正正的诺贝尔奖。关键词三:奖。奖金数字:10万亿;货币单位:津巴布韦元。
津巴布韦已经在2009年停止流通津巴布韦元了,但我们现在还是能在某宝上花10几块人民币买到一张百亿面值的津巴布韦元纸币。
在明天出炉2020年获奖名单之前,我想带你回顾一下过去29年的经典获奖研究,先把场子搞热起来。袋熊为什么拉方粑粑2019年获奖研究:我们知道了为什么袋熊拉的粑粑是方的。你肯定见过条形的粑粑,可能见过坨状颗粒状的粑粑,但你很可能没见过袋熊拉的方粑粑。
这个研究解剖了两只因为车祸丧生的袋熊,发现袋熊肠道的截面是四棱状的,其中四个角弹性较小,在充盈的时候只能发生20%的形变,而它们中间的部分可以发生75%的形变,把粑粑挤成了方形。原来真的不是袋熊拉完后自己捏的。
肾结石克星:过山车2018年获奖研究:坐过山车可以治疗肾结石。肾结石是长在泌尿系统里的“小石头“,发作起来痛得昏天暗地。一位研究者发现,一位患者在坐了名叫“大雷鸣山矿车”的过山车后,排出了一颗肾结石,连坐3次,排了3颗出来。所以研究者们带着有“结石”的尿路模型去坐了一次过山车,发现过山车真是治疗肾结石的良方,而且坐在后排最管用。
吃人肉对身体好吗?2018年获奖研究:人肉中含的热量低。放下你的道德感,我们就事论事来说,人肉是不是一种很好的食用肉?研究者发现,与大型动物(比如猛犸象、披毛犀)比起来,人肉的营养价值并不高,主要是因为热量太低了。这可以是我们不吃人肉的理由,也可以是我们吃人肉的理由。
判定猫的基本物质形态2017年获奖研究:猫既是固体,也是液体。猫,可以卷成团,也可以拉成条,这样强的可塑性不是液体还是什么?研究者通过流变学中的“底波拉数”证明,猫有时是固体,有时是液体,年长的猫甚至更像气体。
两腿之间,风光无限2016年获奖研究:弯腰从自己两腿中间看到的风景更美。参观日本京都府的天桥立景点时,老炮会建议你低头从自己的两腿之间放眼欣赏风景,会得到更美的观感体验。研究者发现,用这个姿势看风景的时候,人们对物体大小的判断会受到距离的影响,的确会与直立观看时不一样。
尿尿的21秒原则2015年获奖研究:不论动物体型大小,尿尿时间差不多都是21秒。小朋友尿完需要21秒,壮汉尿完需要21秒,大象尿完差不多也要21秒。研究者表示,他们发现,尿道像一根虹吸管,尿道越长,排尿越快,这意味着大型动物虽然膀胱大,但它们尿道也长啊,所以尿得也不会慢,能帮助它们尽快尿干净,避免尿太久被食肉动物攻击。
“huh”的语言学意义2015年获奖研究:我们的生活中注定有“huh”。英文中的“huh”类似于中文中的“啥”,用来接别人话的时候,表达了疑惑的情绪。研究者发现,在不同语系的31种语言中,都有类似“huh”的词,而且发音都有点像。
最漫长的实验2005年获奖研究:沥青滴落实验,世界上最漫长的实验。1927年,一位教授为了向学生证明沥青不是固体而是一种非常非常稠的液体,设计了一个让沥青滴落的实验。1979年,这项实验被重启。根据现在的数据来看,沥青大概每10年滴落1滴下来(还不一定次次都被监控摄像头拍到)。要我说,这个奖的意义在于4个字:代代传承。
9月19日上午10点,我们会在快手上独家直播解读2020年第30个第一届搞笑诺贝尔奖。上快手搜索“科学少女壳酱”或“快手科普”,跟果壳一起来加入今年的迷惑研究大赏吧!果壳特约解读嘉宾:Ent:伯克利大学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瘦驼:航空航天领域达人、科学松鼠会成员;加菲众:动静科技创始人。果壳特约主持人:宋万博:单立人喜剧签约演员 无聊斋主播。作者:李小葵。绘图:德德今天有进步吗。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