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璜《海错图》中奇形怪状的作品,我们在之前的推送里已经给大家展示过不少了。但要是评选“《海错图》中最诡异的画”,下面这幅,绝对能排进前三名。首先,这幅画的名字是全书所有画里最长的,叫“鲎蟹龟鳖螺蚌蚶蛤鱼虾负火”......画中的各种海洋小生物,每只背上都燃着一股火焰,而且这火在海水中也不会熄灭。渔人每取一火,则得一鲎蟹。聂璜解释:“闽中有一种小鱼虾,晦夜有光如萤。
而南海之鲎(hòu)蟹等,夜间在海滩,一一皆有一火。渔人每取一火,则得一鲎蟹之属。盖海中实有火也。屈翁山《新语》云:海中夜行拨棹,则火花喷射。故元微之送客游岭寺有‘曙朝霞睒睒,海火夜燐燐’之句。”这段话其实大部分是从另一本书里抄的。哪本书?就是那个“屈翁山《新语》”,它全名是《广东新语》,作者屈大均,字翁山,明末清初人,康熙三十五年去世。《海错图》是康熙三十七年成书,所以屈大均和聂璜是同一时代的。
按屈大均的说法,夜里的海滩,各种小生物都会发出如萤似火的光,渔民夜里赶海,奔着有光处去,就可抓到海货。而且夜里在海中划船,船桨还会把海水拨弄得“火花喷射”。这是真的吗?这就是海中的生物发光现象。从聂璜几乎全文照抄《广东新语》来看,他没有亲眼见过这种现象,所以画得比较夸张。其实真实情况下,生物只会发出幽幽的蓝光或绿光,并不会产生火焰。我们先说说“海中夜行拨棹,则火花喷射”。
拨棹才会有火花,说明海水受到扰动才会发光。在中国大连、舟山等地,会季节性出现一种奇景,有些海域在夜晚会变成“荧光海”,只要海浪拍击,或者船桨、手拨弄水面,海水就会发出蓝光。这是因为水里有微小如尘的夜光藻,它在受到刺激时会发出蓝色荧光。夜光藻虽然晚上很好看,但白天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在它大量聚集的海域,水面会变成红色,即所谓“赤潮”。赤潮往往在水质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时发生,会引发鱼虾窒息的灾难。
尸体产生的毒素,又会累积在贝类体内。还有的虾,会受到发光细菌感染。比如养殖海虾的渔户,就要留神一种发光弧菌。一旦它进入虾体内,虾就会发光,而且不久就会死去。我还在淡水中发现过类似情况。有一次,我买了一批锯齿新米虾(即溪流中常见的“小河虾”、“黑壳虾”)在水草缸里养着玩。半夜上厕所时,发现有几只虾竟然全身发出蓝光。而且这几只几天后就死了,应该是感染了某种淡水发光细菌。
除了这些被迫发光的案例,剩下的都是主动发光的了。日本海有一种萤乌贼,每年春季都会在日本富山湾聚集交配,形成一种别致的荧光海滩。它们的第4对腕足尖端有大发光器,能吸引猎物。全身还遍布小发光器,可以让自己隐藏在斑驳的波光中,躲避天敌。近岸有一类常见小鱼:鲾(bī)鱼,有些鲾鱼体内共生着一种鲾鱼发光杆菌,它们在鱼肚子里发光,为鲾鱼提供伪装,这光还能作为雌雄的辨别特征。蓝鲸爱吃的磷虾,也以发光出名。
有些磷虾在遇到危险时,还会把发光的部位抛出去,来转移天敌视线。磷虾名字里的“磷”,指的就是可以发出磷火一样的光。澳大利亚还有一种黄平轴螺,螺壳开口附近能发光,而且这束光能均匀散射,让整个螺壳都发出绿色的光。当天敌攻击它时,螺壳会飞快闪光,似乎也是一种御敌方式。至于那些发光的水母、深海鱼,大家应该都在纪录片里看过,我就不介绍了。聂璜并没有说明这些生物发光的原因。
但屈大均在《广东新语》里用阴阳五行解释了一番:“盖海族多生于咸。咸,火之渣滓也。海族得水之清虚者十之三四,得火之渣滓者十之五六。介之类属离,离为火。鲎蟹者,火之渣滓所生者也。”说正经的。海洋生物为什么要发光,其实无非是吓阻天敌、互相交流、引诱猎物、繁殖求偶之类。
目前,科学家已经探明的生物发光机制分为两种:01荧光素—荧光素酶系统: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平时各自不发光,在受到刺激时,荧光素会在荧光素酶的帮助下,被氧气、过氧化氢等氧化,这时它富含很多能量,再把能量大部分以光的形式释放出去,全过程几乎不产生热量,所以“负火”不是真的着火,发光生物也不会被光烫伤。这种机制是大部分发光生物采用的机制。02发光蛋白系统:发光蛋白系统不需要酶和氧,而是用发光蛋白。
钙离子与发光蛋白结合后,就释放二氧化碳并发出光来。某些水母就是这样发光的,好处是在无氧环境下也能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