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作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同样拥有两颗天然卫星,它们以古希腊神话中战神阿瑞斯(Ares)的儿子命名——福布斯(Phobos)和狄默斯(Deimos)。早在1726年,乔纳森·斯威夫特就受到伽利略借助望远镜发现木星卫星的启发,在小说《格列佛游记》中提出猜想:火星上可能有两颗较小的卫星。
一百多年之后,1877年,阿萨夫·霍尔先后在美国海军天文台发现了火星的两颗卫星——火卫一(Phobos)和火卫二(Deimos)。火卫一是火星两颗卫星中较大的一颗,形状类似马铃薯,质量为9.8×10^15kg,轮廓尺寸为26.6km×22.2km×18.6km,距火星平均距离约9378km,轨道周期7小时39分,环绕火星运动的速度大于火星自转速率,所以火卫一每天可围绕火星运动3圈。
火卫二是火星两颗卫星中离火星较远也是较小的一颗,质量为2.0×10^15kg,轮廓尺寸为15km×12.2km×11km,距火星23459km,轨道周期30小时18分。火卫一和火卫二的轨道并不“稳定”,同地月关系一样,火星和它的卫星之间同样存在潮汐力的影响。
目前,火卫一的轨道正在慢慢变小,2015年发表在英国《自然-地球科学》上的一篇论文显示,火卫一正在以每年1-2m的速度接近火星,可能在2000万年到4000万年以后因潮汐力分崩离析,而产生的碎掉的颗粒可能在火星周围分散开来,形成围绕火星的行星环。而火卫二却正在慢慢远离火星。火星卫星的起源目前仍有争议,目前有两种学说。第一种是俘获说,即火星的两颗卫星都是被捕获的小行星。
另一种是撞击说,即火星的卫星是火星与其他天体撞击溅射出来的。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永无止境,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强大动力,正是在这种强大动力的驱动下,人类开启了对火星的探索。然而,地球与火星的最远距离可达约4亿公里,将信号从火星发回地球将产生10~20分钟的延迟。倘若将火星的卫星作为探测火星的“前哨站”,宇航员则可以在“前哨站”上直接遥控火星表面的探测器进行工作,避免信号延迟等问题。
若人类想要将火星的卫星建设成为探测火星的“中转站”,就必须对火星的卫星进行比较细致的探索。日本航空航天勘探局(JAXA)公布了火星卫星探测MMX任务(The Mars Moons Exploration),MMX任务将聚焦于火星的卫星探测,探测器本身将对两颗卫星进行近距离遥感探测和原位探测,拟解决包括探究火星卫星的起源,是否含有水冰等科学问题。
探索是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其中太空探索更是对研究太阳系起源及演化、生命起源及演化等重大科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距地球最近的类地行星之一,对火星及其卫星探测及研究是近年来深空探测的最大热点,是未来深空探测领域的重要目标,也是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