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符号学“窥视”疫情

作者: 袁一雪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日期: 2020-09-10

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类社交生活和沟通方式产生了颠覆性改变,从符号学的视角探讨这些变化,通过跨国合作研究项目PanMeMic,学者与非学者共同参与,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探讨新的研究方法,评估疫情带来的新变化和加速的变化。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初,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教授张艺琼,为自己的有心无力而焦虑。4月初,她收到一封来自英国利兹大学Elisabetta Adami博士的邮件,邀请她加入PanMeMic项目。张艺琼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解释说,这是一个跨国合作研究项目,旨在让学术界和非学术界人士参与进来,以期了解大流行病是如何迫使我们所有人改变交流和彼此互动的方式的。

被隔离在家、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新冠肺炎病毒改变甚至颠覆了正常的生活与交流方式,但却鲜有人意识到,这些疫情带来的改变是可以从符号学的视角进行探讨的。

Adami是生活在英国的意大利人,意大利疫情暴发之后很快蔓延到英国。Adami先后经历了亲友被隔离、自己被困家中。在担心自己与家人之余,Adami意识到,新冠肺炎大流行对人类社交生活以及与他人沟通的方式产生了颠覆性改变。

于是Adami邀请来自中国、瑞典、美国、巴西、意大利、马来西亚、日本、南非、新西兰、澳大利亚等30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开始这项国际公益项目。在中国大陆,对接的学者是张艺琼。5月18日,PanMeMic网站正式运营,其中文译名为“疫有所思”;5月22日,PanMeMic“疫有所思”公众号发布了第一篇关于PanMeMic的文章。

社会符号学认为,颜色、形状、声音和超链接等跟语言一样,都具备传达意义的潜力。在疫情期间,人们社交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因为身体被隔离,所以屏幕成为我们与他人之间联系的主要渠道,也因此触觉、听觉、嗅觉、味觉、视觉等感知渠道只留下了听觉与视觉,因为佩戴口罩,语音的变化变得模糊不清,手势等肢体动作也被距离淡化。

疫情的重压下,在中国人眼里曾经被赋予了“生病”“传染”等负面含义的口罩,被赋予了“保护与被保护”的新含义,人们不再抗拒它,而开始慢慢接受;网络课程因为教师的讲课语音语调、脸上表情都与实际课堂上不同,教师难以从视频或者音频中敏感地接收到学生的情绪变化,降低了教学效率;博物馆云参观与实地参观也因为感知等原因产生差异……

通过收集疫情下人们沟通交流的变化表象,符号学研究者希望了解这些变化如何影响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社会角色的受众,我们想评估哪些改变是新的、哪些改变被疫情加速、哪些事情因为疫情而被中止。如今,PanMeMic项目已经进行了4个多月,第一篇论文也在7月发表。但对于张艺琼等人来说,这项研究刚刚开始。随着项目推进,他们越来越感受到需要有更多人加入其中,才能使得项目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作出有深度的研究。

接下来,PanMeMic团队将继续推进国际对话、克服社交媒体平台和语言障碍。然后我们会共享这些相关内容,通过观察、分析和探讨,寻求现象背后的规律。

UUID: f8c88611-13dd-4a9d-9576-dcd3249fd69f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中国科学报公众号-pdf2txt/2019-2020/中国科学报_2020-09-10_口罩有了新含义:从符号学“窥视”疫情.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