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自然课上,老师讲过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有三大角色:植物是生产者,它们进行光合作用,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动物是消费者,通过取食让能量和物质进一步流动;细菌、真菌等是分解者,能够把动植物的残体分解成无机物,重新进入下一个循环。然而,万事总有例外。
有这么一些植物,它们不甘于待在食物链的底层,不愿兢兢业业地靠光合作用养活自己,转而盯上了别的植物,从他人身上攫取营养,最终踏上了消费者的阶级——这就是寄生植物。我们今天的主角菟丝子,就是这其中的一员。菟丝子的名字乍一听还有点萌萌哒,好像一只可爱的小兔子,但对于被它寄生的植物来说,这只兔子的真面目是相当的残暴,简直就是《Re0》中三大魔兽之一的“大兔”的化身。
菟丝子所到之处,植物们轻则萎蔫发黄,生长减缓;重则枯枝败叶,全株死亡。菟丝子的外形不难辨认,它长得像一团杂乱的丝线,胡乱盖在其他植物身上,开花之前没点植物的样子。常见的菟丝子种类大致能分为两个类型:一类藤条黄色,比较柔弱,包括菟丝子本菟、南方菟丝子等;另一类藤条红棕色,比较粗壮,常有深色斑点,包括金灯藤、啤酒花菟丝子等。
植物学上的菟丝子隶属于旋花科,这个科有很多我们熟悉的成员,比如番薯、空心菜、牵牛花等等。菟丝子种子呱呱坠地后会休眠一段时间。在经历了菟生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从土壤中吸水之后,它发芽了,没有子叶,没有真正的根,像一根晃来晃去的面条,必须尽快找到寄主来养活自己。菟丝子像面条的一样的藤。
运气好的小苗可以感知到它触碰到的植物,这时它会启动入侵模式:首先是把枝条延长弯曲,死皮赖脸地将自己缠在别人身上,与此同时接触点的细胞开始分化,形成进攻的武器——“吸器”。被寄生的植物虽然也有表皮防护,但在吸器的进攻下薄如蝉翼,它一边产生机械压力,一边还能用酶来降解,很快就能突破防守,深入到植株里面去。最后,菟丝子的细胞和寄主就连在了一起,强行打通了道路,让水和养分在其中自由流通。
于是,当一株菟丝子同时寄生着好几棵植物的时候,有趣的事情就发生了:菟丝子就像在这几个植株之间架起了一张网络,这些被寄生的植株可以借助菟丝子和它的小伙伴交流。比如,植物在被昆虫啃食时,会释放出一种抗虫信号来启动防御机制。如果这棵被吃的植物正好处于菟丝子的网络之下,这些抗虫信号可以通过菟丝子传达给那些还没被虫咬的植株,让它们提前做好防备。在这个环节,菟丝子被寄主们当微信用了。
但是,和我们的手机电脑一样,上网是有风险的,一不小心就可能中毒。能在菟丝子大道上行走的,不止是水分和养料,还有病毒。如果菟丝子网络中的某一棵植株被植物病毒感染了,这些病毒会通过菟丝子的路传播到其他植株上,而且整个过程中并不感染菟丝子,真就只是借过一下,可以说是非常有礼貌了。
菟丝子一旦和寄主合体完成,所需的水分和养料就完全由寄主提供,不再从外界获取也不会自己制造,这种寄生模式我们称之为“全寄生植物”。对应的还有“半寄生植物”,它们相对还算有点良心,只从寄主获取水分和矿物质,自己还是会进行光合作用的。半寄生植物的典型代表有桑寄生、槲寄生,还有寄生在寄生植物身上的重寄生等等。有些半寄生植物幼时必须寄人篱下,成年后可以相对独立地生活,比如著名的香料木材檀香。
全寄生植物这边也是多种多样,不过像菟丝子这样光明磊落地生活在阳光下的其实是少数。华南地区的无根藤,和菟丝子有点像,也是一团毛线一样挂人身上,藤条是绿色的。无根藤属于樟科,很多人刚听说这事时都大跌眼镜,没想到樟科这群浓眉大眼的,竟然也出了个寄生虫。没办法,谁让这是个看花的世界呢?无根藤的花果依然保留着樟科的特征。
而更多种类的全寄生植物常年都躲在地下,寄生在别人的根上,只在开花时才露出地面,其他时候连个影子都见不到。这一群家伙普遍都长得画风奇特,有些开起花来还挺漂亮,常见的有列当、野菰;还有些有种诡异的美感,比如寄生花、杯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