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蔓延,可以想象的是,当研制出有效的疫苗后,其供应将不可避免地短缺。世界卫生组织(WTO)、全球各国领导人和疫苗生产商已经面临如何在各国之间适当分配疫苗的巨大难题。
尽管各界口头上承诺,会实行“公平和公正”的分配政策,但“公平和公正”在实际过程中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近日,来自世界各地的19位公共卫生专家提出了一项三阶段疫苗分发计划,基于“公平优先模式”(Fair Priority Model),旨在减少新冠肺炎导致的过早死亡和其他不可逆转的健康后果。他们认为,“体现道德价值观最好的方式,就是限制损害、惠及弱势群体,并平等地关心所有的人。
”这篇由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全球倡议副教务长兼医学伦理和卫生政策主席Ezekiel J. Emanuel博士领导的关于疫苗分配问题的文章,发表在本周最新一期的Science杂志上。由于新冠大流行趋势仍在上升,全世界都在等待一种疫苗的出现。因此,当一种真正安全、有效的疫苗出现时,将存在一个不可避免的全球分配问题。
尽管各界在新冠疫苗的全球分布框架共识方面进展甚微,但主流提出了两项主要建议:一些专家主张,首先应该针对卫生保健工作者和65岁以上的高危人群;而另一方面,世界卫生组织提倡,按一个国家的人口比例分配疫苗。Emanuel和其合作者则认为,从道德伦理的角度来看,这两种策略都存在“严重的缺陷”,因为它“错误地认为平等就是需要对不同情况的国家一视同仁。
”Emanuel表示,“按人口分配疫苗的想法似乎是一种公平的策略。但事实上,通常情况下,我们是根据受灾地区的严重程度来发放物资的。我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疫苗可以预防的过早死亡人数,才应该作为衡量分配的主要标准。”他们在建议中指出,在各国之间分发新冠疫苗时必须考虑三个基本价值观,即:造福人民并限制伤害、优先考虑弱势群体、对所有个人给予平等的道德关注。
专家团队将其称之为“公平优先模式”,着重注意减轻新冠大流行造成的三种损害,即死亡和永久性器官损害、间接健康后果(如卫生保健系统的紧张和压力)以及经济破坏。Emanuel和其他研究成员认为,在所有这些方面中,预防死亡尤其是过早死亡,尤为紧迫,这同时也是公平优先模式第一阶段的侧重点。每个国家可以通过计算“标准预期寿命损失年”(这是一种常用的全球卫生指标)来确定新冠肺炎导致的过早死亡。
在第二阶段,专家团队提出了两个用以衡量整体经济的改善和人们摆脱贫困程度的标准;而在第三阶段,最初优先考虑传播率较高的国家,但最终,所有国家都应获得足够的疫苗来阻止疾病的传播,而这预计需要全球60%至70%的人口具有免疫力。相比之下,世卫组织的分发计划,则是从每个国家3%的人口接种疫苗开始,并继续按人口比例分配,直到每个国家为其20%的公民接种疫苗。
Emanuel和论文的合作者们都觉得,尽管该计划在政治上能够站住脚,但它“错误地认为平等要求同等对待不同地区的国家,而不是公平地回应它们的不同需求。”实际上却是,不同的国家正面临着疫情造成的死亡人数和经济破坏程度的巨大差异。总之,这些全球卫生专家们一致认为,公平优先模式是限制伤害、惠及弱势群体、平等关心所有人的伦理价值观的最佳体现。
但Emanuel也补充道:“这一模式的实施将取决于政治领导人、世卫组织和疫苗制造商。决策者们正在寻找一个框架,以确保全世界的每个人都能接种疫苗,这样我们就能阻止这种病毒的传播。”不过也有些人认为,当疫苗出现时,许多国家将会追求“疫苗民族主义”,因此认为现在讨论什么样的伦理框架无关紧要。
对于这些人,Emanuel以及其他研究者认为,这样的框架仍然具有讨论的必要,因为各国首先将重点放在本国境内的疫苗分发上,这是合理的,但当疾病传播率低于一定程度时,疫苗可预防的危害小到没有足够的理由再来保留疫苗了,他们表示:“当一个政府的民族偏见达到极限时,就应该会向其他国家发放疫苗。”实际上,随着疫苗在全球范围的加紧研发,各国就价格和供应量问题已经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案。
中国作为全球新冠疫苗研发竞赛中进入最后关键阶段的领先国家,已经表示其对于国产新冠疫苗的市场定价,不会以市场的供需矛盾作为依据,只能以成本作为考虑。俄罗斯也正在扩大国内的新冠病毒疫苗生产规模,其计划于2020年11月至12月,开始大规模向地方供应疫苗,与此同时,将启动对新冠高危人群的大规模接种计划。
美国政府则表示疫苗将于明年一月上市,定价大概在50美元左右;而日本政府正在考虑在奥运会前为所有希望接种新冠疫苗的国民免费提供接种,并将优先为高龄人群和医护人员接种,然后推广到所有民众,且所有费用将由政府承担,以让尽可能多的人尽早获得免疫能力。虽然可以想象,疫苗的分配问题将是一个十分棘手的挑战,但我们还是十分期待着疫苗早日到来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