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疾控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自曝已接种实验型新冠病毒疫苗,引起人们对疫苗研发进展的关注;同时,全球在疫情压力下对疫苗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疫苗研发能否跟上迫切需求?近日,《中国科学报》采访了中国科学院疫苗研发人员。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国内外已有多个团队启动了疫苗研制的攻关,特别是我国支持的5种路线的疫苗研发都陆续取得良好进展,这些“在路上”的疫苗相互托底、相互保障,能够最大程度保障疫苗的研发取得成功。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大约有250种新冠疫苗正在开发中,包括mRNA疫苗、复制型或非复制型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灭活病毒疫苗等类型,至少有17个新冠疫苗正在进行临床试验评估。
目前疫情全球蔓延的势头不减,疫苗研发成功后,缺口将是巨大的。一个公司、一种疫苗不可能满足这样巨大的需求,须多家企业参与生产,提供多种有效疫苗。
就传染病防控而言,一般人群中至少有2/3的人接种疫苗后才会形成免疫屏障。以全球人口数量为76亿计,全世界对疫苗的需求数量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据戴连攀介绍,目前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也在推进两款新冠疫苗的研发,进展顺利。其中一款由高福、严景华团队联合疫苗生产企业研发的新冠重组蛋白疫苗,已于6月19日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入临床试验;另外一款重组黑猩猩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也在研究团队与一家疫苗生产企业签署共同研发合作协议后,处于临床前准备阶段。
戴连攀先后参与了上述两款疫苗的设计和研发。他指出,新冠重组蛋白疫苗的抗原系基于结构设计的刺突(S)蛋白受体结构域(RBD)二聚体抗原,是把病毒最重要的抗原部分拿出来表达,因所表达出的抗原是蛋白质成分,其在使用、工艺生产的过程中更安全;同时,该二聚体抗原具有独特的结构,不携带任何形式的外源标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而基于黑猩猩腺病毒载体的新冠疫苗,在抗原的选择上也摒弃了新冠病毒完整的S蛋白,同样选择使用基于自主知识产权设计的抗原亚单位作为疫苗靶点。
7月20日,《柳叶刀》发表了英国牛津大学和制药公司阿斯利康开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1/2期单盲随机对照试验的初步报告》——该疫苗也是基于黑猩猩腺病毒载体。结果表明,在所有评估的受试者中,重组腺病毒疫苗均耐受,并产生了针对新冠病毒的强大免疫应答。
上述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都会延宕疫苗研发的进度。因此,一般而言,疫苗的研发常常需要数年甚至十数年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而在此次新冠疫情中,国内外新冠疫苗研发速度空前。在戴连攀看来,这一方面得益于各团队此前打下的科研基础,另一方面得益于科研人员心怀使命、分秒必争的努力。
正是基础研究的长期积累和对成果不断转化的尝试,为此次新冠病毒疫苗的快速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与此同时,在这场与疫情的赛跑中,科研人员在巨大压力之下“誓要成功”的信念与坚持,也是疫苗研发能够获得如此速度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