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一段虐童视频在网上迅速流传开来。很快,陕西省宝鸡市公安局金台分局通报了与视频相关的一起伤害案:“犯罪嫌疑人刘某酒后与女友冯某因两人所生小孩(两岁六个月)抚养问题发生争执,将小孩抛摔在沙发上,致小孩受伤。目前犯罪嫌疑人刘某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办理。”根据网上流传的视频,刘某两次狠狠地把哭泣的幼童砸向沙发。
在幼童第一次被扔到沙发上时,刘某再次过去将幼童高高举过头顶,以更大的力气将孩子摔到沙发上。幼童的脑袋先直接砸到沙发背,整个身子在沙发上弹起,然后滚落,掉到地上。8月21日上午,陕西省媒体华商报的最新报道称,幼童经抢救无效,已经死亡。
这样的悲剧,如何才能少一些?虐待性头部创伤抛摔孩子,容易导致“虐待性头部创伤”。
虐待性头部创伤(Abusive Head Trauma, AHT),一般由剧烈的摇晃,头部撞击到硬物,头部被直接击打,跌落或被扔掷引起,是一种严重的虐待儿童身体的方式,会给儿童的大脑造成可怕的伤害。剧烈的摇晃、头部撞击到硬物,是引起虐待性头部创伤常见的方式。此类创伤的受害者平均年龄处在3~8个月之间。
这是因为婴儿颅脑相对大,大脑含水量相对高,脖子相对软弱无力,这些特殊的解剖结构使得他们特别容易受到摇晃、撞击等行为的伤害。除了婴儿易受伤,5岁以内的儿童其实都可能发生虐待性头部创伤。
虐待性头部创伤常常也被称为婴儿摇晃综合征(Shaken Baby Syndrome, SBS),两者之间的区别并不是十分明确,近年来,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儿科医生在诊断和医疗沟通中应该使用‘虐待性头部创伤’一词,而不是用一个暗示着单一创伤机制的术语,例如‘婴儿摇晃综合征’”。通常情况下,虐待性头部创伤多发生在孩子哭闹的时候。发生率最高的年龄段是6~8周龄——也就是小孩哭闹最多的年龄。
哭,甚至是长时间的伤心哭泣,属于幼童的正常行为。而摇晃、摔打儿童,绝对不是家长应付孩子哭泣的正确方法。还有的家长摔打幼童,甚至并不是为了制止哭闹,纯粹是出于作恶、虐待。据统计,大约每4例婴儿虐待性头部创伤事件,就有1例婴儿死亡。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数据显示,在美国,虐待性头部创伤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因身体虐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在所有虐待儿童死亡的事件中,虐待性头部创伤引起的死亡占了三分之一。
就算是幸存下来了,虐待性头部创伤的受害者几乎都会遭受长期的、无法逆转的不良健康后果,例如部分或完全失明、听力下降、发育迟缓、智力受损、身体残疾、严重智障……值得强调的是,即使是摇晃后看起来很正常的婴儿,之后也可能出现一个或多个健康问题。在这次宝鸡案例里,可怜的孩子如果活下来,也很可能要面临多种后遗症。如何发现是虐待?都说虎毒不食子,其实在孩子的虐待性头部损伤案例里,父母等监护人往往就是凶手。
被杀害的婴幼儿,死因最常见的就是机械性窒息与致死性颅脑损伤。美加等地的研究表明,虐待性头部损伤病例中,大约45%由生父造成,25%由母亲的男友造成,15%由母亲造成,15%由其他孩子看护者造成。虐待者很少承认自己故意虐待,他们往往谎称是意外——孩子从楼梯/床/椅子上摔下来了,或者被其他孩子推倒了。的确,5岁以下也是意外伤害致死的高发期。但一个孩子是虐待致死还是意外伤害致死?其实有迹可循。
经由医生或法医的细心探查,一些虐待儿童致死的案例就会浮出水面。
比如说,意外事故致死的儿童,往往发育正常,没有营养不良或长期饥饿导致的体征,皮肤骨骼没有许多陈旧损伤,身上只有意外伤害导致的单一损伤。与之相反,如果儿童发育不良、过于消瘦、身上有陈旧伤,就要多考虑虐待的可能性。同样是儿童颅脑损伤,意外造成与虐待造成也有不同。
2004年耶鲁医学院研究者总结说,因意外而颅脑损伤的孩子更常见头皮血肿;因虐待而颅脑损伤的孩子更常见双眼视网膜出血、癫痫、精神状态异常等症状。2018年,昆明医科大学的研究者也报告过一个案例。某3岁男童在母亲上班后,由继父照顾,期间头部受伤,送医后身亡。法医解剖发现,男童脸部有擦伤、挫伤、肿胀,符合徒手暴力形成的伤害。四肢、臀部既有新鲜伤,又有陈旧伤,说明被人打过多次。
头部表面的伤轻,但颅内的伤重,符合摔跌伤或者撞击伤的特征。很可能是男童的头部迅速撞击相对静止的物体,而且撞击力度大,从而造成了严重的颅脑损伤——这也正是男童的死因。总体来说,符合儿童受虐的表现。继父很快就供述了事件过程,他此前就常常打男童,扇男童耳光。案发当天,他让男童拿着50元去商店买烟,结果男童把钱弄丢了,烟自然也没买回来。继父暴怒之下对男童又打又踢,最后还抓着男童的双上臂把男童抛出。
男童的头撞到卧室墙上,此后伤重不治。在详细的医学和法医学证据面前,即使没有案发视频,也是能找到虐待孩子的蛛丝马迹。
如何预防虐待性头部创伤在暴力程度非常残忍的情况下,儿童可能会失去意识、出现癫痫或者休克。而在大多数没那么严重的情况下,儿童可能出现的创伤表现有:呕吐、食欲减退、嗜睡、易怒、呼吸困难、身体僵硬、无法抬头、不笑也不叫……鉴定伤害后可能出现的迹象和后果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有没有办法提前预防虐待性头部创伤的发生?孩子太小,无法保护自己。但社会是有办法保护孩子,预防某些悲剧的。
而预防的一个关键在于——认识潜在的风险因素,例如:生活在贫困家庭的、需要特殊照顾的、有多个兄弟姐妹的、或是有腹绞痛等问题的儿童,遭受虐待性头部创伤或其他虐待的风险更大;在孩子哭闹的时候,父母或其他照顾者更容易因为愤怒、压力给儿童造成虐待性头部创伤,而此时如果大人还是一个脾气暴躁容易生气的、滥用药物或有暴力史的人,儿童可能遭受的后果更是不堪设想;……另外,母亲杀子,动机多是出于贫穷、压力大、缺少家庭和社区支持,或者患有精神疾病与心理疾病。
而父亲杀子,动机多是出于愤怒、极度、婚姻或生活不顺、杀妻后杀子等。大约70%虐待性头部创伤事件的肇事者是男性——孩子的父亲或者母亲的男友。这样的男性,往往是在他单独临时照看孩子时动手的。此前他很可能已经对孩子母亲施过家庭暴力,有些时候,虐杀孩子甚至就是对孩子母亲的报复与惩罚。预防儿童的虐待性头部创伤,要先认识潜在的风险因素。
立法部门、政府机构、医院、街道居委会等外界,一方面可以警惕这样的征兆,另一方面可以给予父母或儿童照顾者适当的指导和援助。而父母或照顾者在力不从心时,也可以试着向医生、朋友、邻居、亲戚或社区求助。对于预防一些故意造成儿童虐待性头部创伤的恶性事件,法律制度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在防治儿童虐待上还有许多不足,事前预防欠缺,事后惩罚不够。
有法律人建议,要从根本上保障儿童权益,必须先完善相应的立法,例如制定预防儿童虐待的专门法律,明确虐童的法律定义,降低虐童的刑罚门槛,让虐童者付出更高昂的违法成本……另外,社会保障的改善也有助于预防。父母的带薪产假、育儿假可以有效减少幼童因虐待性头部创伤而入院的情况。世界卫生组织还发现,虐待行头部创伤的预防规划已初见成效。
一些预防规划会以医院为基础、针对即将出院的新手爸妈展开,让人们了解虐待性头部创伤的危害,并为父母在应该如何处理婴儿哭闹等问题上提供咨询帮助。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多部门的合作,以及长期有效的执行。而每个人都可以先从自身做起,学习认识虐待性头部创伤等常见的儿童伤害,关注周围儿童的身心安全,对儿童虐待“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