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融化,雨林大火:应对气候变暖,石头可能都比你强

作者: 沈梦溪

来源: 把科学带回家

发布日期: 2020-08-21

本文讨论了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和生物大灭绝,并提出了通过碾碎岩石并将粉末撒入土壤中来吸收二氧化碳的解决方案。

8月8日,一则新闻冲上了加拿大各网站的头条:加拿大最后一个完整的北极冰架已经解体。这并不是本年度关于气候变化的第一个新闻。

2019年,因为高温和干旱,澳大利亚的山火从7月开始燃烧,一直到2020年2月才熄灭;到了2020年2月底,南极夏季温度首破20℃又开始刷屏;2020年6月,北极温度首破38℃,有科学家预计北极熊将在2070年灭绝……这些不断发生的极端气候事件仿佛在不断提醒我们,气候变化正在给我们人类的生存带来巨大的挑战。在这些挑战中,我们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海平面的上升。

科学家们曾专门计算过,如果全球冰川全部融化,那么全球海平面将会上升60-70米,加拿大的这次冰架解体事件正是一个严重的警告。另外的挑战就是生物大灭绝。进入工业革命以后,我们人类对于地球的改造能力以指数的方式上升,这就造成环境的快速变化。那些无法适应快速的环境变化的生物很容易因此而灭绝。很早之前就已经有科学家提出来,我们现在很可能正在面临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对我们来说,可怕的其实并不是其他生物的灭绝,而是这些生物灭绝以后带来的连锁效应。举个例子,我们有许多经济作物都需要蜜蜂的传粉才能够正常生长,但是现在全球都在面临蜜蜂大规模死亡的风险,要是蜜蜂灭绝,这些作物将会大减产,这无疑会造成全球性饥荒。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科学家们提出了很多处理方式,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提出的二氧化碳减排,但是在这种多国林立的状态下我们陷入的是囚徒困境,各国互不信任,相互提防,很难达成一致同意且会严格执行的减排方案。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得不另辟蹊径寻找其他的解决方案。有地质学家们就通过研究地球过往历史,提出了一个具备可行性的方法:碾碎岩石,将粉末撒入土壤中。

在地球过往的45亿年历史中,大部分时间段内,地表的温度都比现在要温暖的多,那些时候地球温暖到什么程度呢?在地球南北极完全没有冰川的存在,像这种温暖的气候,我们把它叫做温室气候。而像现在这样,地球南北极覆盖着厚厚的冰盖的比较寒冷的气候,我们称之为冰室气候。从5.4亿年前的寒武纪开始,地球绝大部分的时候实际上都处于温室气候状态,只有极少数时间(17%)处于冰室气候中。

我们现在这种冰室气候还不算非常冰的时候,在最最最极端的时候,整个地球表面都是厚厚的冰层,搞得地球看上去好像是打雪仗用的雪球一样,这个状态我们称之为雪球地球事件。在整个地球历史中,地球至少经历了两个大的雪球地球事件,第一次是在24-21亿年之前,第二次是在7.4-6.2亿年之前。这两次雪球地球事件都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地质上,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百万年),地球就从温室气候进入了冰室气候状态。

在极端情况下,地表的平均温度可能在-50℃左右,而导致这种剧烈的气候变化的原因是全球二氧化碳含量的快速下降。是什么原因导致二氧化碳含量的快速降低的呢?地质学家们推测是因为板块运动导致的岩石风化作用加强。我们以发生在7.4-6.2亿年之间的雪球地球事件为例。

在9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个超大陆——罗迪尼亚大陆,到了大约7-6亿年之间,罗迪尼亚大陆因为地球板块活动而逐渐裂解,其中大部分板块集中分布在赤道的附近。

一方面,裂解后的大陆形成了更大面积的浅海水域,在这些增加的浅海水域中,微生物爆发性增长,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被埋藏在海底形成有机质岩石,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二氧化碳被吸收;另一方面,裂解过程造成了大陆内部火山活动和造山活动,火山活动喷发出大量玄武岩裸露于地表,造山活动让更多岩石被抬升到海拔较高的地方,这都让这些岩石更容易被风化。

组成这些岩石的化学成分很复杂,但是其中包含有大量的硅酸盐(在地球上,硅酸盐矿物质量占地壳总质量的75%,玻璃、水泥都是硅酸盐矿物制成)和钙元素。岩石在风吹日晒雨淋中,有部分会被溶解在水中形成钙离子和硅酸根离子,这两种离子遇到二氧化碳都会发生化学反应沉淀下来。

这些玄武岩在水中溶解,遇到二氧化碳后,最终的结果就是形成两种沉淀物: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其中碳酸钙是灰岩的主要组成部分,二氧化硅则是一种极难溶解的化学成分,最近网传需要二百万年才能自然降解的玻璃就是由二氧化硅构成。所以总结起来就是: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大量二氧化碳,这些生物被掩埋后形成有机质岩石,在这个过程中二氧化碳-1;岩石通过风化作用吸收了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2。

再考虑到这些板块都处于赤道附近,气候温暖潮湿,非常适合生物生长,也非常适合岩石风化,所以在这两者的共同作用下二氧化碳-1-2-3-4-5-6……最终降低到非常低的程度,导致了全球由暖转冷。那么,要控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就得从以上两个因素上想办法。

第一个办法就是增加光合作用的量,无论是种树、种草、种藻类,还是开发人工光合作用的手段,在目前阶段来看,仿佛并不实际;第二个办法就是增加岩石风化的速率,这就回到我们上文所说,碾碎岩石,将粉末撒入土壤中这种方法了。这个方法,无疑是目前技术条件下较为可行的一种方法了。

首先,原材料是富含硅酸盐成分的岩石,比如玄武岩之类的火成岩(尤其是玄武岩,易破碎易风化,且含量巨大),这些岩石地球是不缺的,火成岩占地壳岩石的60%以上,挖出来就能用。其次,碾成粉也没有技术难度,每个城市都可以见到大量的石灰窑,改改就能用。这些岩石粉末极大增加了岩石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够在适宜条件下快速风化。

再次,在现代农田中普遍存在着营养元素的现象(农业中主要的肥料就是氮磷钾肥)以及土壤酸化的现象,这些岩石粉末一方面是偏碱性的,另一方面则富含钙、镁、氮、磷、钾等农业必备元素,所以向土壤中喷撒岩石粉末从这方面来看又是有利于农业的。

当然,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方法,在有些岩石中可能存在某些重金属含量超标的情况,如果大规模喷撒,则有可能造成农田中重金属元素污染,如果真的要实施这种方法,我们可能还需要更多的风险评估。

根据科学家们的估计,如果仅仅在中国、印度、美国和巴西的范围内展开这项工作,我们可能每年能够通过这种方法吸收0.5-20亿吨二氧化碳,虽然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了368亿吨,这个数据看上去好像有点杯水车薪的感觉,但如果全世界范围内都用这种方法,并对这种方法不断改进,我们可能真的能够控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毕竟还是要对未来抱有希望,不是吗?

UUID: f684cefb-58ba-4a26-a9e3-a4da4f7cbd51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把科学带回家公众号-pdf2txt/2019-2020/2020-08-21_冰川融化,雨林大火…应对气候变暖,石头可能都比你强.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6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