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时候,趁着草长莺飞,我给大家上了节充满了“草”的语文课,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
还记得这几个字怎么读嘛?一转眼立秋了,但是依然热得很,趁着骄阳似火,今天我们来上一节充满“日”的语文课吧。
太阳是地球生命的能量源泉,也是天然的时间尺度,中国古代农耕社会,人们密切关注着它,留下了大量描述太阳升落、明暗、阴晴的日部汉字。
日的古文字,我们都比较熟悉,就是太阳的象形。龟甲、牛骨上不好刻弧线,所以甲骨文“日”字形多为方折的,有时也刻成六边形。铸造的金文就圆润多了,中间或为横,或为点。不管是圆是方,外面这个框都好理解,是太阳的轮廓,但中间的横或点,却令人有些莫名其妙。
根据传说,太阳神鸟三足乌住在太阳中,象征着太阳的活力与力量。这种神话与古代对太阳黑子的观察相结合,形成了丰富的日部汉字文化。
汉字日部中,形容日光状态的字很丰富:阳光灿烂,有昭、晃、旷等,反之则有暗、晦等。
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太阳是亘古的天然计时器。《诗经》中有一首幽默的《鸡鸣》,写妻子催丈夫起床上班,说外面公鸡已经打鸣了,丈夫却说不是鸡鸣,只是“苍蝇之声”。妻子又说“东方明矣,朝即昌矣”,意思是天已经亮了,朝堂上大家都到了,丈夫却狡辩:还没天亮,那只是月光!
随着太阳升落,物体的影子也会变化。“昃(zè)”字,用来表示日已西斜、人影倾斜,甲骨文写作:甲骨文中的“昃”,就是夕阳下倾斜拉长的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