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热点。作为广受全世界人民欢迎的“肥宅快乐水”,关于可乐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各色谣言层出不穷,相关研究也层出不穷,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仍然没有一个权威的答案。实际上,作为饮料界的巨头,可口可乐公司2015年曾陷入一起“又当又立”的丑闻。当时,多家媒体质疑可口可乐公司投资科研组织,以影响“含糖饮料会引发肥胖症及其它疾病”研究的结论发表。而近日,这起众说纷纭的丑闻,又有了新证据!
根据牛津大学等教授在《公共卫生营养》上发表的论文,他们详细分析了可口可乐公司与科学学者之间1.8万多页电子邮件信息,并得出结论:可口可乐曾试图掩盖其与研究人员的关系,尽量减少公众对含糖饮料的负面看法,并利用这些研究人员来促进行业友好的信息传递。在了解新论文的分析性内容之前,让我们先回顾一下论文所围绕的丑闻历史。
2015年,《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披露,可口可乐向一些科学家提供了资金支持,并暗指其操纵了某些研究结果。在被资助的组织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家非盈利性组织——全球能量平衡网络(Global Energy Balance Network,简称GEBN)。自2008年以来,可口可乐为GEBN的两位创始人提供了近400万美元的资金。
此外,报道称,有记录显示该组织的网站(gebn.org)注册在可口可乐的总部名下,可口可乐也是网站的管理者。有意思的是,这些受到资助的机构几乎都得出了这样的研究结论:肥胖与高热量饮料无关,防治肥胖病,增加运动更为重要。这一结论掩盖了可口可乐“肥宅快乐水”与肥胖、动脉粥样硬化甚至胰腺癌等相关的研究议题。当时,这篇报道引发了强烈抗议,随后,可口可乐公司解散GEBN。
然而,可口可乐试图控制舆论导向的行为远不止这些。2010年,可口可乐豪掷486万英镑设立“欧洲水化研究院”,借着及时补充水分的名头,建议消费者选择可口可乐公司的汽水及运动饮品。2015年,可口可乐赞助名为“Exercise is Medicine”的项目,宣扬一种“想要保持健康就要锻炼”的理念,鼓励医生向病人推荐运动。
按照《纽约时报》的说法,可口可乐公司从2008年开始,向科研机构、非营利组织提供了大量资金,以证明和宣扬全球日益严重的肥胖问题,是一个缺乏运动的问题,和你正在吃的垃圾食品、喝的含糖饮料关系不大。可口可乐宣传锻炼而不是控制饮食的广告。
2016年,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一群研究人员,在翻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糖业研究基金会(SRF,美国糖业协会与其有着密切关联)的来往信函、内部文件,以及当时有关糖脂争论的历史报告后,发现了一个埋藏五十多年的阴谋。这数百份文件的曝光,给我们还原了历史背后的真相。原来,SRF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赞助了一些研究计划,成功地淡化了糖的危害,同时将饮食中的脂肪推为导致冠心病的罪魁祸首。
研究人员将他们的发现,按时间顺序排列成叙事性案例研究,并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期刊:内科学》(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而后,研究人员又发现一批内部文件,显示1968年SRF资助了一项代号为259的动物实验研究项目,以研究糖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到底没有没关系,以及有多大的关系。
文件显示,当时的研究已经初步证明,与淀粉饮食相比,高糖饮食的一些代谢成分,不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罪魁祸首,也涉嫌促进胰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这也是蔗糖和淀粉喂养大鼠之间生物学差异的首次证明,而且肠道微生物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当国际糖业研究基金会(ISRF,1968年7月SRF变为ISRF)得知这一消息后,终止了整个259项目的资助,也就导致了这些研究结果从未公布。
不仅如此,作为可口可乐全球第三大市场的中国,也没能幸免于难。2019年,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称,一项新研究显示,可口可乐公司在过去30年里影响了中国对于肥胖的应对政策。其通过国际生命科学研究所(International Life Sciences Institute,简称ILSI)中国办事处,确保自己的利益不会因为中国政府应对肥胖问题的政策而受到波及。
2019年,剑桥大学在《公共卫生政策杂志》(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Policy)发表报告称,可口可乐公司曾与一些公立大学达成协议:为其在健康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资金,同时,得到对研究结果的审查权,只要它不喜欢,就可以封杀这些研究项目。新论文“实锤”科研丑闻。而这次牛津大学等教授在《公共卫生营养》上发表的论文,似乎为前文的一切质疑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该研究由牛津大学研究人员、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意大利博科尼大学和美国知情权组织联手实施。首先,美国知情权组织(该组织是一家非盈利的消费者和公共卫生组织)在2015-2016年间提出美国州信息自由请求,获得了可口可乐公司与西弗吉尼亚大学、科罗拉多大学的公共卫生学者之间的18030页的电子邮件。这两所大学都是全球能源平衡网络(GEBN)的一部分。
而后,研究人员对这些电子邮件进行了叙事性、主题性内容分析,并对其政治影响力策略进行了分类。结果,论文最终确定了可口可乐的两个主要的、可能影响公共卫生的策略。其一,可口可乐使资金合作伙伴多样化,并在某些情况下隐瞒所涉资金的信息,以此在很大程度上转移了人们对其作为科研组织资金来源角色的注意力。
其二,可口可乐建立起一种为自己服务的学术联盟,将其作为一个“电子邮件家庭”,并利用这些研究人员来促进行业友好的信息传递,例如宣传“多喝可乐能补充水分,保持健康”。美国知情权组织执行董事Gary Ruskin表示,可口可乐利用公共卫生学者实施经典的烟草策略来保护其利润。“这是公共卫生历史上的低谷,并且警告接受企业对于公共卫生工作的资金,将带来危险。”有钱真的能影响科研结论吗?
实际上,可口可乐这些暗箱操作,全都围绕着“含糖饮料是否引发肥胖等疾病”这一问题,为了保证商业利益,该公司一直在试图引导大众忽略含糖饮料的危害。然而,像“快乐水”这类含糖量过高食物对身体的危害,早已得到了科学的证实。要知道,一罐1.5升的大瓶可乐中含糖40茶匙,即使是小瓶600毫升的可乐,也有16茶匙糖!而世卫组织的建议是:每天男人摄入糖量应为9茶匙,女人6茶匙,小孩4茶匙。
学术头条的文章《危害与烟酒相当,最新研究揭示糖对大脑的真实影响,糖业隐藏的真相正在浮出水面》中就提到,糖的摄入会产生多巴胺使人具有糖“成瘾”性。有关糖对健康危害的真相,或许烟草的故事,最为适合借鉴——1558年,远航南美洲的水手们将烟草种子带回欧洲,欧洲殖民者大面积种植烟草,并开启烟草贸易,烟草消费随之传遍世界。
之后的四百多年里,人们深信吸食这种高度成瘾的东西有助于健康,甚至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各地杂志的彩色插页广告中仍能看到大量“吸烟有益健康”的激情宣传。1950年,两位学者在《英国医学杂志》(BMJ)上发表文章《吸烟与肺癌》,第一次将吸烟与肺癌联系起来。而在接下来的70年来里,世界各国各界仍就烟草在科学与迷信、健康与利益之间展开了持久的拉锯和斗争。
众所周知,烟草公司不能做广告,但能花钱展现“吸烟很酷”,这也成为暴利的烟草行业公开的秘密。直到今天,“吸烟有害健康”才成为全球医学界的定论和全社会的共识。但即便如此,在今天如果你想在路上劝一个吸烟的人,仍然有被打的风险。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今天在全球75亿人口中烟民人数仍高达10亿,其中中国吸烟人数3.16亿人,为世界第一;每年中国烟民消费约5000万箱卷烟,占世界烟草市场的44%。
与之呼应的是,全球每年约有800万人因吸烟而死亡,数以亿计的人因烟草而罹患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而中国作为全球卷烟消耗最大的国家,与烟草有关的疾病每年造成110万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