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列巴文学火了,连带着大列巴也一起火了。“大列巴”文学,其实就是微博上一位博主,以大列巴为道具,写出的一系列小段子。硬,是大列巴的核心。我们平时吃的面包都松松软软的,而大列巴,不仅切它的时候得用铡刀,甚至它还能用来磨刀。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食材,俄罗斯人难道不嫌它扎嗓子眼吗?
大列巴(liě ba),俄语是хлеб,列巴就是俄语面包一词的音译。只不过俄国人的面包做得又大又硬,中国人根据这一外形特点,就给它冠以“大”字,叫成了大列巴。面包是俄国人的主食,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前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中瓦西里说:“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至今,这句话仍然让很多人记忆犹新。
俄罗斯的面包种类和形状繁多,其实就可以简单分成黑面包和白面包两种。而黑面包是俄罗斯人最钟爱的主食。黑面包主要由黑麦粉制成。黑麦的生命力顽强,在干燥、寒冷的气候下也能生长。俄罗斯所处的纬度较高,气候相对寒冷,不过这正好适合黑麦的生长。俄罗斯黑面包历史悠久,大致推测是在9世纪古罗斯时期诞生,但由于古罗斯史料的缺乏,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
不同于绝大多数面包使用酵母发酵,黑面包使用酒花发酵,主要原料是小麦粉和黑麦粉,并加入小麦胚芽、麸皮等,制作过程耗时很长,制作程序也很复杂,通常需要3天时间。做好的面包胚,放入温度均匀的俄式烤箱里用文火烘烤,出炉时时面包底部能敲得梆梆声,色泽黑光油亮,切开香软可口而又不掉渣,这才是黑面包的上品。
俄罗斯人眼中顶级的黑面包,当属博罗季诺面包。博罗季诺面包是一种烫面制作的面包,据传说,1812年俄法战争时,拿破仑率军入侵俄罗斯,在莫斯科西郊的博罗季诺村庄激战,当地修道院的修女们给士兵第一次烤制出了这种面包。
在中国,人们接触最多的俄罗斯面包还是大列巴,这也让很多中国人形成了对俄式面包的刻板印象。首先是“大”,动辄一千克甚至两千克一个的大面包,堪比脸盆了;其次是“皮厚”,前面说过,烤出来的面包敲起来梆梆作响才算上乘;再就是“硬”,刚烤出来的面包自然还是软的,不过放置一两天之后,随着水分蒸发,整个面包就硬了。
最近两年,有一款来自新疆的“果仁大列巴”成为网红商品。与脸盆一般大的列巴不同,果仁大列巴是长条形的大面包,用牛奶而不是水和面,配料相比普通的大列巴也丰富许多,添加了很多果仁和果干。这种果仁大列巴吃起来,不像普通大列巴那么朴实有嚼劲,反而口感绵密甜糯,如果赶上一个舍得放果仁的厂商,甚至能吃出切糕的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