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 80 后、90 后在电视机上的共同回忆,除了那些经典电视剧,大概还有下面这张说不上名字的图。它的出现往往令人难熬,每到周二下午大多数电视台“停机检修”时,就会播放这张图,粉碎了无数小学生放学看迪迦奥特曼的那点盼头。这些由不同色块组成的图,其实是电视测试卡(Test Card),供观众或维修人员检验电视机的画面显示是否准确。而这张图背后,其实还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我们在电视上看到过的测试卡,仿佛一张抽象派的图画,其实有着精心的设计,每一个元素都有自己的作用。无论是央视和地方台的测试卡,原型其实都是被称为“飞利浦图案”的电视机测试卡 PM5544,是 1968 年由飞利浦电视实验室首席工程师 Erik Helmer Nielsen 设计,是全球最常用的电视测试卡之一。
这张看似简单的图画其实蕴含着复杂的设计,电视显像管的各种参数指标,都能从图片上不同间距的色块图案来检验,维修人员能根据这个统一的信号标准来校准电视画面的色差、亮度和水平等。虽然“飞利浦图案”有着固定的排列规律和标准,但各大电视台上出现的测试卡却不尽相同,在颜色、排列、间距、字体上有着细微的差别,甚至比“一起来找茬”的游戏难度更高。
除了检验画面,电视台播放这张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用来填充没有节目的时段。在八九十年代,包括央视在内的各个电视台还鲜有 24 小时播放的频道,因此午夜时分打开电视常常能看到这张图。在那个互联网尚未普及的年代,电视仍然是孕育流行文化的主要媒介。而“飞利浦图案”随着电视的传播,成为了那个年代的流行文化符号之一。
其实在早在黑白电视机时代,测试卡就已经出现了。最早的测试卡是 BBC 在 1926 年1月27日播放的一张图画,由一个圆形和一条直线组成,叫做“贝尔德 30 线”(Baird 30-line system)。而黑白电视时期最著名的测试卡,则是美国无线电公司(RCA)的印第安人头测试卡。即便彩色电视取代黑白电视后,这一图案仍然作为一个文化符号被传播。
在众多电视测试卡中,最特别的莫过于 BBC 的测试卡 F。这张测试卡中央是一个正在玩着井字棋红衣小女孩和一个小丑娃娃。这张测试卡在从 1967 年播出一直使用至 1998 年,累计播放时间超过 70000 个小时,Carole 可能是史上出现在电视上时间最长的人,被称为“测试卡女孩”(Test Card Girl),成为几代英国人的共同回忆。
上文提到的各种图像,其实只是测试卡放送的一半,另一半则是播放时的背景音乐。一些测试卡成为了流行文化符号,另外还有一群听测试卡音乐的发烧友,组成了一个独特的亚文化社群。真的人会专门去收藏测试卡的背景音乐,并把它当做喜爱的歌曲循环播放吗?有,还不少。
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很少在电视上看到检测卡了,大多数电视台已经 24 小时连续播放节目,也不需要检测卡来填补空挡了。不过检测卡没有就此销声匿迹,而是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了下去。比如在美国最大的流媒体网站 Netflix 上,就有一个名为“Test Patterns”的网页,每个视频封面都是一张模仿 BBC “测试卡女孩”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