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已批项目迟迟不盖章,中疾控怎么了?

作者: 王一苇

来源: 知识分子

发布日期: 2020-08-11

科技部批准的一项以发现我国自然疫源性烈性病原为目标的基础资源专项调查,因上级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迟迟不盖章,导致无法获得资金批复。该项目负责人张永振的团队是国内最早检测出新冠病毒的团队之一,并在今年1月11日率先在网上公布新冠病毒基因序列。项目组多次申请盖章未果,导致项目进展受阻,尽管如此,团队仍坚持进行必要的研究工作,期待最终能顺利获得资金批复。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警醒着科学界深入研究新发病毒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然而,一项以发现我国自然疫源性烈性病原为目标的基础资源专项调查,已获科技部批准,最近却因上级单位迟迟不盖章无法获得资金批复。该专项负责人张永振的团队是国内最早检测出新冠病毒的团队之一,并在今年1月11日率先在网上公布新冠病毒基因序列。

盖章申请,两个多月未获审批。国内某高校教授杨守善(化名)在电话中告诉《知识分子》,他从未遇到过拖这么久的情况。杨守善是国内一位研究海洋病毒的科学家。今年,他要和国内9个单位的其他55名研究者共同执行一项名叫“中国主要自然疫源性病毒资源的科学调查”的项目。该项目是科技部2019年提出并设立的27个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之一。

2019年12月16日,位于北京昌平的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获科技部批准,牵头承担病毒资源调查专项,项目负责人为该所研究员、病毒学家张永振,项目资金预算1358万元。专项原计划在今年1月启动,受新冠疫情影响,项目任务书提交给科技部的时间可推迟到5月。

杨守善告诉《知识分子》,项目组5月27日通过牵头单位传染病所向其上级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交盖章申请,但直到8月初,该专项的任务书仍未能提交到科技部,原因是任务书还在中国疾控中心处审核。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期的其他26个项目都已递交任务书。

杨守善表示,提交纸质版项目任务书是获得科技部资金批复前的最后一步,该任务书需要牵头单位传染病所向其上级主管部门,即中国疾控中心申请协助,上交至推荐单位并加盖推荐单位公章,最后再递交给科技部。该项目的推荐单位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疾控中心自己申请的项目,盖章为何“拖”了如此之久?杨守善表示难以理解。杨守善介绍了项目组在提交盖章申请之后的详细经过。首先是6月9日,中国疾控中心向传染病所退回张永振项目组的盖章申请,并提出三个有关书面文件的问题。6月18日,传染病所要求张永振项目组给出三个问题的回复。当天,张永振项目组给出回复。此后,上交的信息如石沉大海,一直没有得到反馈。

《知识分子》获得的文件显示,中国疾控中心提出的书面文件的三个问题,包括任务书封面未加盖法人公章、子课题一任务书中目标和指标与申报书不一致,并要求审核项目子课题一承担单位能否开展烈性病毒研究。杨守善表示,任务书电子版在走最后的盖章流程之前已提交科技部审核通过,而科技部审核完是不能修改的。

7月3日,传染病所再次要求项目组提供项目参与单位之一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任务合同书,否则无法进行后续流程。杨守善告诉《知识分子》,该项目共涉及9个单位的合作,武汉疾控是其中之一,原本负责部分样本的采集,需要与传染病所签订子任务合同书。但是,武汉疾控在今年1月12日已经声明终止与张永振团队的合作,并停止参与“病毒资源调查”项目。

杨守善表示,武汉疾控退出“不影响项目进行”,且4月底科技部已获悉并同意走退出流程,即项目组提交盖章任务书的同时附说明材料备案即可,但传染病所回复表示武汉疾控不给合同书,任务书就无法提交审核。杨守善认为,传染病所是项目的牵头单位,中国疾控中心是上级单位,“自己卡自己”于理不合。

截至发稿,中国疾控中心和传染病所均未回复《知识分子》关于此事的问询。同期另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的负责人向《知识分子》表示,他们承担的项目已于5月提交了由推荐单位盖章的任务书,科技部也已开始与团队接洽财务事宜,7月初项目开了启动会,已开始工作。他表示,之前没有听说过类似项目卡在任务书提交的情况。

《知识分子》从不同渠道获悉,科技部27个调研专项,其中26个目前已提交盖章任务书,走完手续流程。另据公开信息,由中科院动物所、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等机构牵头的四个同期项目已召开启动会,标志项目启动。

在杨守善看来,病毒调查项目“刻不容缓”。新冠病毒这样的突发疫情给社会和个人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而我国自2000年以来的新发突发传染病均来源于野生动物。提前了解自然界中的病毒分布,是预防新发疫情的第一步。此前,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研究员石正丽等也呼吁,病原监测工作对于预防冠状病毒进入人类社会非常重要。

“张永振老师一直提倡要摸清家底,要知道我们中国在自然疫源性病毒的数量、分布和规律,把这个摸清楚后,做到对疫情早发现、早解析、早预警,这是我们团队一直的宗旨。”杨守善称。该项目预计持续时间60个月,将调查中国陆地和海洋全境野生动物携带病毒,解析超过150种、450亚型新病毒的基因组特征,鉴定潜在的致病性毒株,并最终建立标准化的国家级动物样本及病毒资源库。

作为传染病所的研究员,张永振目前也在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及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任职。他和团队长期从事新发病毒的发现和研究工作,曾发现2000余种全新病毒。杨守善介绍,张永振的团队在过去十几年中长期和武汉疾控保持合作关系,分析研究武汉疾控提供的不明原因肺炎、发热病人样本。

1月5日,张永振团队在武汉疾控寄送的样本中检测到了新冠病毒并上报上海市卫健委和国家卫健委等主管部门。1月11日,该团队在病毒进化分析和流行病学论坛Virological.org上首次发布了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

“我们也知道有些领导对我们有些成果不高兴,觉得打乱了他们的计划……但这个事情都已经过了。这个项目是19年立项的,跟疫情是完全不相干的一些问题,结果还拿这些来做手脚,我们也是很气愤,”杨守善说,“但现在我们也是调整心态,把事情做好。”

虽然暂时未得到科技部的项目资金批复,但一些关键研究不能停下来,比如海洋病毒的采集。4-6月正是出海的关键时期,为了不耽误进度,负责海洋病毒采集的杨守善只能先用其他项目的结余经费出海。但是直到7月8日科考项目结束,任务书盖章事宜仍无进展。

张永振项目组曾多次联络传染病所和中国疾控中心,杨守善6月中旬也在微博上发声披露项目遇阻情况,但均未获有效回应。目前该项目在科技部的网站上为“已截止”状态,表明已过提交任务书的时间。项目的一些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在进行,但由于没有资金,一些课题组不得先利用结余的项目资金推进工作。

8月1日,项目组开了启动会,给大家打气。“没有资金,工作还要继续做”,杨守善说。他表示,最后还是期盼项目书能尽快盖章,提交到科技部。

UUID: 748f82fd-af7c-4925-b306-6aceaf700e7d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知识分子公众号-pdf2txt/2020年/2020-08-11_科技部已批项目迟迟不盖章,中疾控怎么了?.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6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