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炸、烤等高温烹饪方式,常常是厨房小白攻出新手村路上的一道坎。尤其当“炸至焦黄”成为烹饪步骤之一时,许多人都曾对着筷子上的物体发出灵魂拷问:我做的这玩意,烧焦了吗?类似的疑问还有“大厨烤的黑褐色外壳牛排是盘中佳肴,我锅里同样颜色的东西为什么只能运进垃圾桶?”“芝士蛋糕表面那层棕黑色的皮能不能吃?”等等。
食物颜色加深不一定是焦,“美黑”其实是多种反应的综合成果,其中就包括在料理界大名鼎鼎的“美拉德反应”。这是一大类反应的总称,指蛋白质(或氨基酸)与糖类的相互作用。很多荤素食材都含有蛋白质或氨基酸,细胞内也有核糖,不需要烹饪时再额外添加什么,就可以发生美拉德反应。这类反应通常在高温下迅速发生,也可以在长时间的常温储存中慢慢出现。
除了赋予食物美妙风味的杂环化合物,美拉德反应还会生成类黑精等一些显色的物质,让食物呈现褐黄色、褐黑色甚至黑色。因此,肉类在烹饪过程中出现褐色乃至黑色,并不意味着烧焦,它可能只是变好吃了而已。
然而,当锅中的红烧肉已经出现漆黑色硬壳时,美拉德反应就变成自欺欺人的借口了。这种时候,有些人会嫌弃地把焦了的几块丢掉,甚至整锅都不敢吃了,理由是烧焦的食物致癌。可是“焦”,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偶尔吃点烧焦食物没有大碍。食物的焦化,俗称糊了、粘锅、烧焦等等,是指食物在烹饪中变为了煤渣样黑色不可描述物体。主要反应是有机物在高温下按2:1比例脱去氢原子与氧原子碳化,而黑色产物的主要成分是对身体无害也无用的碳单质。
不可否认,高温焦化的过程确实会产生少量的致癌物质。但以烤肉为例,从烧熟到烧焦,其中致癌物的含量上升幅度并不大。除非你像实验室的小鼠一样,天天顿顿只吃完全焦化的物体,否则这对于人体的自我修复机制扰动并不大。因此,虽然尽量避开烧焦的食物没有错,但偶尔食用一点并无大碍。
美味的焦糖,也属于焦化。通常意义上的烧焦,仅指严重的焦化,而轻度的焦化本身也是产生美味的一种方式。焦糖作为甜点里常见的点睛之笔,其风味与色泽就来源于糖不同程度的焦化,焦化程度越高苦味越明显。
烹饪过程中,焦糖化常与美拉德反应同时存在,如果想要把两者区分开来,其关键就在于是否有蛋白质参与。除了纯糖的熬制只发生焦糖化外,两者往往都是伴生的。例如蜂蜜黄油烤吐司呈现出的金黄色泽,类黑精与焦糖都功不可没,令人垂涎的香与味也是由两种反应共同产生的。
一般来说,加入的糖越多,焦糖化反应的量就越大;而食材含糖较少,且不额外添加糖时,美拉德反应则占据主导地位。关于二者的区别,上海本帮菜中红烧肉的烹制方法就是一个不错的例子:先油锅下冰糖炒糖色,这是焦糖化反应;然后下肉干锅炒,以美拉德反应为主;最后焖制完成,放毒。
厨房迷思:不想烧焦也不想水煮,怎么办?还是以红烧肉为例,为了避免烧焦,许多人索性倒入一碗水开煮。虽然最后一样是汤汁收干了上桌,但有经验的大厨一尝,立马就会告诉你“水放多了”,尝起来也确实少那么些香味。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美拉德反应没能充分发生。
高温下的美拉德反应一般在110℃以上发生,温度高于水的沸点,因此全程水煮达不到所需的反应温度,并不是此类肉菜最好的烹饪方式。而油能被加热到更高的温度,油煎可以使糖与蛋白质充分反应产生风味,这也是为何肉类煸过或干煎出油脂后,再进行后续烹饪会更香的一大原因。
然而温度过高或者时间过长又会导致焦化,如何适当把握是困扰厨房新手的一大难题。一个判断温度与时间的小技巧是,保持锅中持续有油锅内倒入菜时的噼啪声,这样既不容易焦,也能够使美拉德反应发生。因为这种噼啪声是水遇油快速气化、产生小气泡并爆破发出的,代表锅内的温度高于100℃(利于美拉德反应发生),且尚有水余裕而尽量减少了焦化。
焦不焦,其实没那么重要。然而在实际的烹饪过程中,尤其是煎、炸、烤一类的高温操作,除焦糖化外,其他物质的轻度焦化与美拉德反应通常同时存在。炸物的灵魂——焦香味,更是本身就包含了轻度焦化的副产物产生的特殊风味。烤肉表面的色泽既与美拉德反应产生的类黑精相关,也有其他焦化产物的参与。炸至较老的酥脆小鱼干,表层也已经发生了轻度的焦化。
鉴于少量食用没什么危害,在生活中严格地去区分美拉德反应与焦化其实意义不大。倘若想区分美拉德反应产生的黑色与黑炭样的严重焦化,其口(手)感是实用的标准。所有可能在烹饪时发生的反应中,只有严重焦化会让食物较完全地碳化,出现易碎或变硬,以及摩擦后可呈粉末状粘手的特点。如果食物完全漆黑,同时具有以上情况,那么吃它和吃木炭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除此之外,食物的苦味是随着焦化的程度逐渐加重的。当不清楚是否烧焦时,尝一口,然后根据味蕾的反馈,结合你自己的喜好与接受程度来判断,或许是最有效的检验方式。总之,只要是你觉得好吃的,它就焦得不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