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迪士尼。从上世纪开始至今,这个公司的公主系列电影深刻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小女孩。在《冰雪奇缘》大爆之前,人们总是认为公主文化是小孩子的事情,但自从安娜和艾莎两个独立勇敢的公主/女王形象深入人心以后,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出现了自称是“迪士尼在逃公主”的人。当“自称公主”这件事发生在小女孩身上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即合理又可爱。
但是当成年人类自称公主的时候,人们的反应就刻薄了许多,毕竟就连迪士尼的公主裙也只发售儿童版本。有段子说,自称自己是迪士尼在逃公主的人如此之多,让人们疑惑迪士尼是不是什么不良组织被一窝端了。“迪士尼在逃公主”也被列在“讨厌人类大全”里,被网友们指摘和嘲笑。那么,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成年男女自称公主?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呢?
首先,迪士尼的公主们本身就不可以一概而谈。
这些自称公主的人们,所定义的公主特质可能各不相同。迪士尼的公主电影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经典,复苏,和现代。经典阶段以《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1937)》、《灰姑娘(1950)》和《睡美人(1959)》为代表。这个阶段的公主优雅、美丽、善良,有着清澈的歌喉,但除了这些她们什么也没有。她们没有权力,没有野心,没有抱负也没有坚韧的性格,她们只能被动地等待王子来拯救。
这个阶段公主们的善良与宽容虽然十分治愈人心,但是她们的故事线也非常固定,她们总是美丽、耐心,在某种不公和剥削之下,仍然幻想能够获得真爱。这些故事虽然浪漫,但公主们的生活是和现代人类生活脱节的。
复苏阶段有《小美人鱼(1989)》、《美女与野兽(1991)》、《阿拉丁(1992)》、《风中奇缘(1995)》和《花木兰(1998)》。
这个时期的迪士尼电影受到了第三代女性主义的影响,公主们已经不再是完全被动、无助的了。小美人鱼有着到陆地上去的梦想,宝嘉康蒂拒绝父亲的婚姻安排,木兰不爱红妆、替父从军,这个阶段的公主们已经体现出了一定的自主性,虽然“真爱”依然是电影的主题,但她们同时还追求其他东西。不过这还远远不够。
有学者发现,在经典和复苏阶段,尤其是从1937至1995这些年,迪士尼电影中的女性角色(包括公主们)一共做了39种家务,而男性角色只做了6种。这两个数据非常生动地表现了迪士尼这段时期电影中的性别角色分工。
时间进入21世纪,迪士尼又先后上映了《青蛙王子(2009)》、《魔发奇缘(2010)》、《勇敢传说(2012)》、《冰雪奇缘(2013)》和《海洋奇缘(2016)》几部公主电影(艾莎和安娜不算在迪士尼公主系列产品线中,但依旧可以列入讨论范围)。我们迎来了真正想要的公主。乐佩乐观勇敢,用一个平底锅对抗恶人;安娜和艾莎性格迥异,却用姐妹之爱融化冰雪;莫欧娜坚持内心扬帆远航,用坚韧和智慧平息神明之怨。
公主们的故事保留了“真爱”这个核心,却在更精彩的故事线里各自展开。公主形象越来越独特和立体,也越来越真实,人们更容易在这些新公主身上找到认同感。到此时,公主不再去符合人们对公主的期待,而是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创造新的期待。这样立体又美好的存在,人们向她们自我认同,也在情理之中。
人们更乐意自称“公主”,还有一个原因是,不再觉得“承认自己身上的女性特征”是一件坏事。
我们身上的性格特质通常被社会文化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称作女性社会性别特征,一部分称为男性社会性别特征。女性社会性别特征就是指那些传统中认为女性该具备的特征,正面的比如温柔、宽容、有耐心,负面的例如敏感、脆弱、没主见。男性社会性别特征则是指传统中认为男性应该具备的特征。有研究表示,经常暴露在公主文化当中的孩子,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会对公主文化更加认同。
经过对公主文化的认同,他们身上都体现出更多女性社会性别特征,出现更多符合女性社会性别特征的行为。这种影响不仅是当时的,也是长远的。因此,认同“公主”这个头衔,就是在向女性社会性别特征认同。
有人会认为,把女孩称为“女汉子”是一种褒奖,说男孩“娘娘腔”是一种贬损,仿佛拥有女性特质就使人羞耻,而拥有男性特质就应该骄傲似的。但实际上,男孩女孩都可以是公主,所谓的男女社会性别特征是社会建构的结果。
“自称公主”,实际上是在表示,他们为他们身上的女性特质感到骄傲。同时,就像在逐渐“进步”的公主形象一样,认同公主的人所认同的女性社会特征,也在日新月异。从以前的顺从、依附,到如今的独立、自信,男女社会性别特征的界限也正在逐渐模糊。
在写作这篇文章时,我也就“为什么会有人自称公主”询问了很多朋友,获得了很多回答。有不少朋友将“自称公主”的重点放在了“自恋过度”、“只想被宠爱”上。
确实有研究者指出,有一部分自称公主的成年女性,她们面对有挑战性的工作时,更容易选择放弃;她们也更愿意做家庭主妇,而不是出去工作。这种情况是存在的,但我更认同的是,那些自称公主的人们,在用童话世界的乐观与美好,对抗生活中的困难。“当公主”是很多小女孩童年时的梦想,她们在小时候进行很多公主相关的扮演(pretend play)。这些扮演行为能够增强她们理解同伴情绪的能力,和更好的情绪整合能力。
心有“公主梦”的女孩情绪更积极,对周遭的人和事也有更正面的理解。杨百翰大学人类发展学的教授萨拉·科尼(Sarah M. Coyne)在她发表的文章《为什么我们还需要公主》中指出,向公主认同,更能让我们有价值感。除去公主优雅的外壳,公主文化不仅仅是关于美丽的外表和精致的生活方式,它实际上是一部部“大女主戏”,它的内核其实是女性,甚至自我的价值和力量。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无论他们遇到什么情况,都可以从这种自我价值感中获益。同时,哥伦比亚心理研究所的教授苏珊·谢菲特(Susan Scheftel)指出,“公主”实际上是掌权女性的一种表现。向这样的公主认同,很能激发个体的潜力,因为她们相信可以在自己的故事中做自己的主人公。
正如弗朗西丝·霍奇森·伯内特(Frances Hodgson Burnett)在她的小说《小公主》里说的那样:“我是一位公主,所有女孩都是。尽管她们不够漂亮、不够聪明或年轻,她们仍然是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