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纬,爆炸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39年12月12日出生于上海市,祖籍江苏常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炸药爆轰、激光辐照效应、应用脉冲功率技术、材料动态响应和高能量密度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为核武器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获国家发明奖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40余项,发表专著2部、译著4部,文章400余篇。
2020年12月12日,刚刚跨入耄耋之年的孙承纬收到了来自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的贺信,信中对孙院士进行了高度评价——“您以崇高的爱国情怀,勇敢扛起我国爆轰物理事业自主创新的旗帜”。作为我国著名的爆炸力学专家,孙承纬承担重任,把全部智慧和精力都贡献给了我国的国防事业——发展了爆轰物理,倡导了我国的电磁发射、高电压爆磁发生器和电磁内爆研究,并且做出了开拓性工作,为我国核武器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1963年来到“九院”起,五十七载风雨路,孙承纬始终与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同频共振,自主创新精神始终贯穿于他的奋斗历程,成为他最亮丽的人生底色。孙承纬在事业上取得的卓越成就实现了其父对子女后辈寄予的厚望:“只有一代胜一代,社会才能发展,国家才能前进,民族才有希望。要看看别人,努力前进;想想自己,莫虚我生。”
承家风,少年立志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是孙承纬的父亲孙启粹对7个子女的希望,也是他最大的心愿。孙承纬的父母关系和睦,非常重视对子女的培养教育,同时,教育理念也很开明。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孙承纬自小博览群书。他偏爱历史、文学及科普类书籍,常常流连忘返于附近的几家书店,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1956年,党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国家也出版了很多从苏联翻译过来的科普读物,这对当时的知识分子以及大学生、中学生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也使得正在上中学的孙承纬对弹道、钟摆以及天体运行等物理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自此立下了科技报国的志向。1957年,孙承纬梦想成真,如愿考入北大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三年后分配到固体力学专门化,至1963年夏季毕业。
1963年,孙承纬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二机部九院(即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实验部工作,来到了位于青海湖畔空气稀薄的金银滩草原。当被问起初到草原、面对恶劣的生活环境是否失望时,孙承纬如是说:“我没有失望的感觉。刚从学校出来是没有科研能力的,就是懂一点基本的数理知识而已,但并不等于实验当中、实际工作当中就有能力。”
自踏上爆轰研究之路,孙承纬承担时代担当,开拓创新,取得了累累硕果。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了给出更好的散心爆轰波驱动规律,在元件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孙承纬钻研了柱、球面散心波波后爆轰产物的流动理论。这是平面爆轰波解析解(Taylor波)在几何上的扩展。当时许多作者给出了柱、球面波后产物流动一端展开的近似解,但精度不高,原因在于没有考虑到此时爆轰产物流动区两端都是奇点。
而孙承纬则分析了积分曲线两端的性态,用半幂级数修正得出了新颖的近似解析解,在波后全范围内与数值解偏差不超过3%,得到柱、球面爆轰波高精度近似解。
年轻时的孙承纬一直倾向于另外的学科,曾花费很多时间钻研,而时代的使命却使他站在了与爆炸、强光、高电压等极端条件打交道的特殊岗位。虽然这是始料未及的,但从17岁时立下科技报国的志愿——学以致用、报效祖国,始终是孙承纬一直坚守的人生责任,国家的需求更是他不懈探索、勇攀高峰的动力。
在八十自述中,孙承纬深情地写道:“保持健康和良好心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助力于青年一代顺利成长,为所热爱的科技事业略尽绵薄,就是我晚年的心愿。”薪火相传,弦歌永续,从少年立志到耄耋之年的老骥伏枥,孙承纬科技报国的初心未曾有过丝毫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