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3岁了。不久前,他和他的两个朋友未未和飞飞约好去野生动物园玩一天。儿子很高兴,由于疫情,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到朋友们了。那天他出游回来,兴奋地说着和未未一起的好玩事情。我问,“飞飞呢?”“飞飞最后没来。”他说。后来我发现,飞飞之所以没能来,是因为他有门网课要上。
一个3岁小孩不能和他的朋友出去玩一天,因为他要上网课!我的第一反应是:飞飞真可怜!我相信他更喜欢和朋友们一起玩,而不是去上网课。我的第二个反应是: 为什么?为什么飞飞的父母认为对他而言,参加在线课程比和朋友一起玩更好?作为一个发展心理学家和母亲,我真的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感兴趣。
在和其他家长谈过后,我意识到,飞飞的事并不是孤例,而是代表了一种大趋势:我们这些家长,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努力为我们的孩子安排补习课程。我的下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这么做?花费这么多精力、金钱,去为孩子安排额外的课程?身为父母,在为孩子决定什么要优先做、什么不能做或者不必做时,我们其实是基于某些目标与信念。然而,这些目标和信念是否真正对孩子有帮助,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扪心自问,假如我现在要决定,是让孩子上一个预定好了的网课,还是让孩子和朋友出去玩一整天?选择前者的理由之一,很可能是金钱和成本——我已经为那门课付了钱,所以孩子最好去上课。这是个很充分的理由。但估计很多家长不会同意,他们会反驳说,坚持让孩子上课而不是去玩,不是因为心疼钱,而是为了孩子好。“为孩子好”是个常见理由。
我从家长那里得到的答案里,最多的就是“为了孩子好”,以及“为了孩子学到知识”——意思是孩子可以习得新知、新技能、并练习集中注意力。
但我想从科学和实践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这两个回答。到底什么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去上很多课程,真能带来最好的学习效果吗?“上很多课”这件事,会不会也有缺点或是代价?学习是好事。但上太多补习班,学太多门课程,也是有代价的。
当我们为孩子报名课程时,无论是英语课、音乐课、体育课还是计算机课,我们都是在希望孩子能获得某种特定的技能或知识——比如编写计算机软件或弹钢琴。但在考虑对孩子的培养时,千万不要忘了一些通用的“软技能”,比如自我时间管理,和他人合作等。事实上,教育学研究显示,各方面表现最好的小学生,是在学龄前就掌握了诸多通用软技能的小学生,而不是那些追求某些特定技能的小学生。
通用软技能带来的优势是长期存在的,不但延续到小学毕业,而且与长大后的成功也密切相关。统计学告诉我们,要培养学龄前儿童,相比具体科目的特定技能,培养通用技能是更好的选择。通用技能到底是什么?就是那些帮助我们在这个复杂世界里生存并茁壮成长的技能。
它们包括知道如何吐出樱桃核,以免吞下去噎住;调节自己的欲望和情绪,比如克制自己不去抢别人的冰淇淋;以及日常的社交技巧,比如与朋友分享玩具——如果你认为这只是小事,想想成年人在工作中与同事分享资源是容易还是困难。
举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例子。有一次,我在北京的一家大商场购物,那里有一块地方可以让孩子们自由地画画。突然,一个小男孩打了一个小女孩,因为女孩把他之前画的画擦掉了——男孩不明白,画板是公共资源,每个人都可以用。女孩哭了,她的妈妈非常生气,开始对男孩大喊大叫。男孩也哭了。男孩的妈妈虽然告诉男孩应该道歉,但也不能接受别人对她儿子大喊大叫。两个家长激烈争吵,两个孩子大声哭泣。
我不想评判那个男孩。在我看来,那个男孩很显然不是个“坏”孩子——出问题的不是他的性格。他只是不明白“游戏规则”——有些东西是要分享的。为什么他不能理解呢?很可能是因为他很少有机会一起分享和玩耍。与一起玩耍,日常互动,其实都是在学习。而且是在学习极其重要的知识——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父母很容易忘记,许多生活事件提供了重要且有用的学习机会,尤其对学龄前儿童而言。
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让孩子明白生肉需要煮熟才能吃,或者妈妈必须付钱才能买东西。从这些生活经验中,孩子们建立起一个关于世界的模型:世界上的人们是如何互动的?是什么导致了某些事情发生?我的行为如何影响我和我周围的人?为什么有时候我能得到我想要的,但有时候又得不到?每个孩子都必须学习这些世界运作的规律。但是,如果小孩子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课堂上,他们又怎么能够了解生活呢?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你中了一个大奖,去一个你从未去过的国家旅行。你什么都不必计划,一切都为你安排得井井有条:你住在哪里,你看到什么,你去哪里吃,吃些什么,司机开着车把你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当你旅游回来了,你对这个国家了解多少?你可能很了解你参观过的那些博物馆和纪念碑。但由于一切都是为你安排好的,你对那个国家的实际生活知之甚少,比如如何在当地找到一个好的牙医。
这种“学习”没有什么错——毕竟,你只是一个游客。你不打算在那个国家生活、经商。
但你的孩子并不是生命中的游客,她实际上需要在这个世界里茁壮成长,去征服世界,获得成功和快乐。要做到这一点,她需要对生活有很好的“本地知识”,而不仅仅是“旅游知识”。我所担心的是,如果你让孩子们上太多的课,他们会习惯于像游客一样思考,而不是像本地人一样思考。他们可能知道博物馆里有哪些画作,但不知道如何去博物馆。如果在参观博物馆时导游突然不见了,孩子们就会陷入困境,不知道该怎么办。
所以如果是真的为了孩子好,你希望孩子学习哪些知识呢?本地知识还是旅游知识?许多人认为上课比玩耍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孩子需要学会坚持和集中注意力。即使课堂不那么有趣,坚持上课也让孩子学会了持之以恒和集中注意力。能够集中注意力无疑很重要,对孩子当前和未来的学习都很有用。但问题是,强迫孩子做一些他不喜欢的事情,真的是让他学会集中注意力的有效方法吗?我对此深表怀疑。
按照常理,强迫孩子学习并不能提高他的注意力。从实证研究中我也没有找到任何证据。
到底如何让孩子学会集中精力呢?答案既不是什么集中注意力课程,也不是特殊的集中注意力技巧,而是动机和兴趣。如果我非常想减肥,我会专注于我的饮食——密切关注我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如果我对书法感兴趣,我会关注每一个小细节——如何握笔、墨汁浓淡、如何用力等等。父母面临的真正挑战,是如何激发孩子的动机和兴趣。一旦孩子拥有动机和兴趣,他们就自然会集中注意力。
唤起动机和兴趣是个复杂庞大的问题,我没法在这篇文章中讨论太多细节。但我想指出一点,让小孩参加过多的课程,可能会扼杀他的动力和兴趣。强行安排太多课程,可能会让孩子失去兴趣和动力,也难以从单纯的学习里获得快乐。
为什么呢?首先,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是父母决定孩子上什么课,所以孩子们知道他们的“兴趣”是由别人决定的。对他们来说,没有动力去探索自己是否喜欢电脑或英语,或者自己对这些课程喜欢哪些部分,又不喜欢哪些部分。无论如何,他们都得上这些课程。就是这样。
其次,因为在这些课程中,总是有老师告诉孩子们该做什么,孩子们开始习惯等着别人告诉他们该做什么。音乐老师要求他们每天练习钢琴。舞蹈老师告诉他们,这首歌或那首歌应该做什么动作。乐高老师告诉他们要搭建什么,甚至告诉他们具体怎么搭建。孩子们可能学会了积极地去取悦老师,去获得父母的表扬,但是他们可能缺乏“单纯为了学习而学习”的内在动力。
当然,每一门单独的课程,本来都可能唤起兴趣和动机。一个小女孩可能会在芭蕾舞课上爱上芭蕾舞,花大量的时间集中精力练习如何踮起脚尖旋转。但如果这个女孩在星期一学芭蕾,星期二学英语,星期三学计算机,星期四学戏剧,星期五学钢琴,星期六学小提琴……而不是集中精力学习芭蕾。她很可能只是学会了晕乎乎地旋转,不停地从一个班转到另一个班。
如果上课是为了孩子好,那么这些课程应该唤起孩子的内在动机和兴趣,而不是扼杀它们。在中国养育孩子,是件压力很大的事。中国人口这么多,我怎样才能保证我的孩子能在竞争里不落下风呢?邻居的4岁孩子上5个课外班,我儿子只上一个班,他会落后吗?又开了一门新课,人人都在上。我女儿也要上吗?我们无法停止比较和竞争,这是人类的天性。在比较和竞争中,我们可能会很快得出结论——学得越多越好。
正因如此,我们愿意为孩子的补习班花费大量的金钱。有些父母甚至可能为此加班并承受额外压力,以让孩子可以和朋友上同样的课程。
我理解那种渴望,还有那种内疚感,感觉如果我们做得不如其他父母,我们就是在剥夺自己孩子未来成功的机会。但是,让我们思考一下,这种“越多越好”的策略是否符合我们真正的目标——尽可能让孩子为未来做好准备。
假设你的最终目标是让你的孩子高考考得好,这样他就能进入清华北大。
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问问自己,你是否认为孩子四岁时上的数学课、钢琴课和计算机课,能帮助他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如果你的回答是“有可能”,那么为你的孩子报名吧。但是如果你的回答是“我不确定”,那么,不妨考虑一下其他的选择。花时间和你的孩子在一起,陪她一起亲子阅读,或者放他去和朋友一起玩,可能对你的孩子更有益。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发展了他们的“本地知识”。
科学研究告诉我们,掌握这些知识,预示着他们未来的成功和幸福。不要忘记: 这个选择不但更好,而且更便宜!
绝对不是。研究表明,学习之间有间隔,比连续不断的学习效果更好。研究还表明,那些先学习再睡觉的人,比那些学习后不睡觉的人学得更好。也就是说,“什么也不做”,实际上是良好学习所必需的。为什么?因为头脑需要休息,这样才能巩固知识。就像做面包一样,你必须让面团“饧”一下,这样它才能发酵。如果不停地揉面团,面团就会发硬而不好吃了。
如果你有无限的资源,那么“做得更多,还要更多”可能是一个成功的策略。
但对于我们这些资源有限的人来说,仅仅通过做更多的事和花更多的钱,是很难获胜的,而无限制地拼资源可能会让大人和孩子都不堪重负。让我们面对现实吧,总有其他家长能为她的孩子报更多的班。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孩子将永远输给这些孩子吗?并不是。首先,中国是一个大国,有大量机会和许多通往成功的道路。其次,成功并不是一场零和博弈。如果丽丽达到成功,不代表静静就必然失败。
虽然有时中间步骤看起来是这样——比如进入最好学校的名额。但好消息是,最终的结果——成功和成年后的幸福——绝对不是零和博弈。
赢得竞争的方法,不是做得更多,而是做得更聪明。“聪明”在能找到并管理资源,能调整并应对挑战。这些是我们希望孩子能拥有的技能。如果孩子必须上无数课程才能掌握这些基本技能,那么就花钱上课吧。
但如果廉价的方法,比如父母和孩子一起读书、孩子和朋友一起玩耍,让孩子安排自己的生活,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为什么还要选择昂贵的课程呢?总而言之,在育儿上,做得越多越好吗?上越多的课越好吗?不!上太多标准化课程,可能让孩子们学会了“旅游知识”,但却剥夺了他们的“本地知识”。上几门课程可以培养内在的动力和兴趣,但是上太多的课程只会扼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