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既去过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又去过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一定会感觉到:这两座城市实在长得太像了。作为西欧文明的疯狂仰慕者,彼得大帝愣是把迷人的建筑和别致的城市布局从荷兰带了回来,在涅瓦河畔“复刻”了又一座阿姆斯特丹城。不过,随他一同回来的可远不止这些,一次筵席上的偶然尝试,让他无意中知晓了土豆的存在,他觉得这种原产于美洲的植物味道还不错,于是“顺手”把它们带了回来。
只是谁也不会想到,彼得大帝这个不经意间的举动,竟然大大丰富了市民的餐桌,在俄罗斯,光是土豆的做法,就有500多种。
就像韩国菜里多半少不了豆芽、胡萝卜和西葫芦一样,俄罗斯菜里也总少不了土豆、土豆和土豆。甭管是蒸的、煮的、汤的、炖的,还是煎的、炸的、焗的、拌的,土豆们上了烤架下油锅,一点都不含糊,仅凭一己之力,就打下了半本菜谱的江山。如果光是这样也就算了,它们还格外低调,风轻云淡间,深藏功与名。
马铃薯生长喜冷凉,不耐高温,俄罗斯的气候和土地天然就适合土豆的生长。这里出产的土豆淀粉含量很高,口感细腻绵软,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地下面包。坊间甚至还有一句话:“理论上,人可以依靠黄油与土豆好好活到老。”俄罗斯超市里购买土豆的人们于是,人们通常会把土豆当做主食来吃。在食堂里,俄罗斯人像中国人买米饭一样,向打饭师傅报出自己想要购买的土豆泥重量。
“二两”、三两”、“四两”……这边儿的话音刚抬起,那边儿师傅的大铲子已经落下了看土豆七十二变——一层正冒着热气的、淡黄起沙的土豆泥稳稳地扣在了盘子的正中央,看着都诱人。再撒上点黑胡椒面和盐,好像空口不加配菜,也确实能吃到地老天荒。
不仅仅是老百姓爱吃土豆,军队的士兵们也喜欢吃土豆,按照新颁布的俄军通用的1号定量标准,每人每天的食物多达25种:黑麦和小麦混合粉面包300克、一级小麦粉面包350克、一级小麦粉50克、各类谷物糁120克、通心粉食品30克、肉类250克、鱼类120克、植物油30克、黄油45克、奶酪10克、牛奶150克....而土豆的供应量则为600克...可见,战斗民族对土豆是有多钟爱。
没有薯片、薯条的春夏秋冬都是不完整的,一年四季并没有更迭,你只是虚度了它。随便在俄罗斯的超市里逛一逛,货架上总是挤满了各种各样的土豆零食。不过,俄罗斯人对土豆的热爱可绝不会止步于此,各种口味的速溶土豆泥、以土豆粉为原材料的脆性饼干,以及一种现场制作的“凉拌土豆”,才叫一个风格各异、浓墨重彩。
在俄罗斯,见证每一份凉拌土豆的制成,都像在见证一枚热量炸弹的诞生。
浑圆的大土豆洗净不去皮,囫囵个地放在烤箱里烘烤。待烤到里外都服帖松软了,趁热从中间纵向掰开,蒯一大块黄油,抹匀,再㧟一大勺芝士碎,撒满。怎么样?听着就很豪华吧!这才刚刚开始丨facebook / Крошка Картошка先别急,先含一含汹涌澎湃的口水,这才刚开始,还没做完呢。橄榄、肉松、蘑菇丁、玉米、黄瓜、甜菜根,加完这些,还有沙拉没聚头!
是的,加沙拉酱什么的,实在是太含蓄了,在作为小吃的凉拌烤土豆里,人们会直接往里加各种事先拌好了的沙拉。
沙拉里没有土豆,就像生活中少了芬芳,兼容性超强的土豆,总会出现在各式各样的冷盘前菜里。有一款颜值超高,又最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沙拉,叫做“披着毛皮大衣的鲱鱼 ”, 它以鲱鱼为主料,辅以洋葱、土豆、胡萝卜以及香芹。土豆的细腻、洋葱的脆爽、蛋黄酱的绵软,再配上芹菜的香、胡萝卜的甜,以及鲱鱼的鲜,色泽、滋味和口感层次全方位地丰富,别提有多惊艳了!
夏季的冷汤解暑,冬季的热汤暖胃,可是俄罗斯的冬季如此寒冷漫长,让肆无忌惮吃青菜的设想成为了一种奢望。好在这把土豆丢进锅里,咕嘟咕嘟,总能炖出一锅喷香的汤。加牛肉、加大头菜、加番茄、加奶油。咕嘟咕嘟,稠厚的汤汁在锅中尽情翻卷,氤氲的水汽在空气中腾跃弥漫,单喝解馋,沾面包喝解饥,幸福的面貌有千万种,有土豆的炖汤绝对是其中一种。
做主角出彩,做配角争光,土豆就是这么低调朴素又百搭,于是人们又把它包进了馅儿里。虽然从某种角度看,以土豆做馅,难免有种拿油饼卷面条的主食配主食之嫌。但从风味上来说,有了土豆的加入,饼、包、饺们,也的确又多了神气和骄傲的资本。最常见的是纯土豆馅,只以盐和黑胡椒面调味,没加其它,却尽得风流;也有加蘑菇制成土豆蘑菇馅的,绝对担得起一个“鲜”字;也有加茴香碎的,只是夏季专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