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中,小时候家里种了很多米仔兰。大人们管它叫“碎米兰”,把它奉为珍品,形容得芬芳馥郁,每逢米仔兰开花,都要摆出来夸赞一番。然而,这一切对于年幼的我来说是不能理解的。在那时的我看来,米仔兰和路边花坛的绿篱没啥区别,不就一绿油油的灌木吗?就算开了花——不,我甚至觉得这些黄色的小颗粒都不能算“花”——也一点都不起眼。更重要的是,当时的我一直以来都闻不到米仔兰的香味。
带着这个疑惑,我走上了植物学的道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米仔兰的了解越来越深入,而对它的刻板印象也悄然在改变。米仔兰有很多别名,通常可以简称为米兰,很显然这和意大利的AC米兰是没有关系的,和国际米兰也没有关系。米仔兰的花是一串一串开的,单朵小花是金黄色球形的,无论外形、大小还是颜色,都非常非常像小米,所以它的很多名字里都有“米”字。
植物学上的米仔兰属于楝(liàn)科。
说到楝科,这个科里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香椿了,物种日历曾介绍过,我个人也是十分喜爱,虽然春天已经过去了,椿芽炒蛋的香味依然在脑海里徘徊。楝科的“科长”楝也很是常见,因为果子吃起来很苦,一般也叫苦楝。它的分布范围极广,不挑纬度不挑海拔,从我国北方一路到澳洲,从沿海一直上到西南的高原,处处都有楝的身影。当楝树开起花时,仿佛一片片紫色的云彩飘荡在山间和路边,这景象也是一个春天的记忆。
米仔兰的身高做不了行道树,但它很耐修剪,做个绿篱是绰绰有余。它深绿色的叶子散发着一种油亮的光泽,而且终年常青。不过问题又来了,你在绿化带看到的米仔兰,并不一定真的是米仔兰。有另一种同样常见的灌木,不开花的时候,乍看上去和米仔兰非常像,开起花来比米仔兰还香——它就是物种日历前两周介绍过的九里香。
再回到今天最开始的问题,米仔兰到底有没有香味?前面我们分析过米仔兰为什么叫“米”,那为什么所有别名都叫它“兰”呢?兰花,尤其国兰,一直是传统文化中花香的代名词啊,这么叫不会无缘无故,肯定有很多人觉得它是香的。这些年来,我在很多地方见过了很多的米仔兰,当我尝试摒弃童年时的浮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之后,我似乎也可以闻到一点米仔兰的花香了,它确实和兰花很相似,香味若有若无,时隐时现,让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