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 世纪,尚未成为表情包萌主的海獭处境危急。由于暴利的海獭毛皮贸易,它们被人类疯狂猎杀,全球的海獭数量曾一度锐减至 1000~2000 只。直至海獭毛皮贸易被完全禁止,它们的数量才呈现出恢复的趋势。渐渐地,一些海獭回到了祖辈生活过的地方,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栖息地的生态恢复。无论是从生态环境还是物种保护的角度,海獭的归来看起来都是一件普天同庆的事情。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人都为此感到开心。
对于那些以捕捞、加工和贩卖海胆、蟹类和贝类等海产品为生的人来说,海獭数量的增长,意味着收获减少和经济损失。
在北太平洋的巨藻林生态系统里,海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巨藻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为成千上万的海洋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在巨藻林里,海獭以海胆、蟹类、贝类等无脊椎动物为食,而这些无脊椎动物则以巨藻为食,特别是“贪得无厌”的海胆。
巨藻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类藻类,高度可达30米,飘摇在近岸海域的海底。海胆尤其青睐巨藻基部那似根非根的固着器,锋利的牙齿能啃食、咀嚼海藻的固着器,将巨藻一株接一株地咬断。倘若没有了捕食海胆的海獭,海胆将大规模增殖,巨藻林也将很快毁于一旦,许多依附于巨藻生活的海洋生物也将无家可归。
近期,加拿大研究人员爱德华·格雷格(Edward Gregr)等人,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
他们构建了北太平洋东部的“海獭经济学”模型,通过运算得出了具有参考性的结果:从总体来说,野生海獭的回归对人类社会是利大于弊的。研究者考虑了海獭回归对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海胆、珍宝蟹、象拔蚌等经济物种的数量变化,巨藻的密度和生长状态,以及在海洋食物链中,各个层级主要物种的数量和重量变化等等。这些因素是相互牵绊的,并且会影响当地相关产业的经济收入。
研究发现,海獭回归之后,虽然常见的无脊椎经济物种数量减少了,但是某些鱼类,例如俗称为“蛇鳕”的长蛇齿单线鱼,其总产量却增加了两倍。据保守估计,以鱼类为主的高营养级物种,其产量的增加每年能给人类社会带来940万加元的收入,这也可以直接抵消海胆等物种减产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另外,海獭的回归还可以吸引生态观光。
该研究保守估计,未来的海獭-巨藻林生态旅游业,每年可以创造 4150 万加元的收入,是预估收益最大的部分。海獭不仅外观可人、行为有趣,又能维持“海底森林”的健康稳定,对于观光客应该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在复杂的生态系统中,一处细小的变动,就有可能引发类似蝴蝶效应的结果,想要量化具体的经济影响也并不容易。模型模拟出的结果并非绝对,在真实情况中,海獭的回归可能还会造成一些研究里尚未预料到的影响。
不过,从目前来看,海獭的回归对当地社会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人类总体是获益的。只是,当地政府还需要考虑,如何弥补总体之中每个个体所蒙受的经济损失;况且,保障捕捞业从业者的利益,也是在间接地保护海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