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对蛇菰高抬贵手,它不好吃也不壮阳

作者: 信浮沉

来源: 博物

发布日期: 2020-07-16

本文介绍了蛇菰这种植物,解释了其外形容易让人误认为是蘑菇的原因,并强调了其作为寄生植物的特性。文章还提到了蛇菰在中医中的应用及其被误解为具有壮阳功效的情况,最后呼吁保护这种植物,避免因误解而导致的采伐。

我们每周五更新的《博物历》内容,之前落下了几周。最近我们进行了一番努力的追赶,还是没追上。算了,就这样顺着往下说吧。七月《博物历》又进入了植物阶段,这个月介绍的几种植物,都是大家平时问到的相对“奇葩”的。尤其是今天要说的这类植物,算得上奇葩中的奇葩,而且全家都是奇葩。

奇在哪里呢?因为您很难看出来它们是植物。虽然我前面已经说了它是植物,我相信仍然有很多人会觉得——哈?这不就是一窝大红蘑菇吗?其实,这类植物叫作蛇菰,蛇菰科的,是地地道道的种子植物,开花结果。不过外形实在太像蘑菇了,别说一般人,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博物学家也搞不清楚它的身份。

拿明代最大的植物学家李时珍老师说吧,他的《本草纲目》中就已经有了对蛇菰的记载,只不过名字叫“葛菜花”。他说此物“秋霜浮空,如芝、菌涌生地,其色赤脆,盖蕈类也。”可见,李老师对这东西是不是蘑菇还是有点疑问的,如芝菌嘛,如就是像,不一定是。但最后还是给它蕈类的定位,斗争半天还是没蒙对,不过在那个时代,有这样的怀疑已经不容易了。

蛇菰的身份让人误会一点也不意外,因为这东西一点绿色成分都没有,没枝没叶,花也很容易被忽视,质感又肉肉脆脆的,确实三分不像植物,七分倒像蘑菇。没有叶子,是因为根本不需要。蛇菰是纯粹的寄生植物,或者叫异养植物,没有叶绿素,自己不事生产,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它们的种子一旦萌芽,就开始疯狂地找靠山,碰到合适的植物侧根就在人家身上生根发芽,碰不到就自认倒霉,一死了事。

蛇菰虽然名声不大,但是它的另一个名字可就响亮了,叫做“文王一支笔”。这是中医给筒鞘蛇菰、红冬蛇菰、蛇菰等几个物种的统称,到中药店抓药就得这么叫,找蛇菰是找不到的。中医认为它们能止血、生肌、镇痛,多用于外伤出血和妇科疾病。当然,在网上一搜,也不乏此物壮阳的说法,这源于“以形补形”理论,望文生义,根本没根据。

蛇菰大多生长在偏热带的林地,我国的广东广西云南、越南、缅甸等地,都是蛇菰的老家。

本来蛇菰并不是什么稀罕物,在海拔一两千米的山地还算容易见到。但这些年全球的森林破坏都比较严重,蛇菰又是不劳而获的生活方式,一旦东家倒霉了,自己也没法生长,更难以人工种植。再加上我国南方对壮阳的谜之需求,大批蛇菰被无辜的采去泡酒,使得它们的踪迹越来越难以寻觅了。如果您或者家人朋友在山上看到蛇菰科的植物,还请高抬贵手,拍个照片拿回家就好了。

这玩意既不好吃又不能壮阳,长大一回也怪不容易的,白白送命实在可惜。

UUID: 8524c45a-9ecc-468e-bd62-5e8aa806338a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博物公众号-pdf2txt/2020年/2020-07-16_请对蛇菰高抬贵手,它不好吃也不壮阳.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