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防蚊、防晒喷雾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不过,很多人使用喷雾只是朝着手臂或是小腿随意一喷,并没有想过能不能达到防蚊防晒的效果。喷雾在皮肤上分布不均匀、身体部位没有被雾滴完全覆盖、雾滴还没到达皮肤就消散在空气中……这些都是使用喷雾时可能遇到的问题。使用喷雾时,很多雾滴并没有喷到皮肤上,非常浪费。想要减少喷雾的浪费、提高喷雾的工作效率,掌握正确的操作方式很重要。
不同距离下喷雾效果对比。喷雾离得太近(左图),喷到的面积很小,雾滴也不够细密。为此,我们买来了红墨水和坐标纸等实验道具,想找到更高效的喷雾操作方法。实验仪器一览。如何衡量喷雾的效果?首先,理论指导实践:我们怎么知道喷雾效果好不好?我们可以通过流量、雾滴大小、覆盖面积、雾滴分布均匀度、喷雾锥角等多种特性来描述喷雾的工作效果。
鉴于我们用的是同一个喷雾瓶,所以流量、喷雾角是不会变的。因此,我们选择了3个指标,分别是喷雾雾滴在皮肤上的分布均匀程度、雾滴能够覆盖的面积,以及喷雾的利用率(落到皮肤的雾滴在喷出雾滴中的占比),作为评判喷雾效果的主要依据。
要想喷雾喷得更均匀,一种方法是“横着喷”,也就是让喷雾瓶平行于地面竖直往下喷。横着喷更均匀的原理很简单。飞出喷头的雾滴会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如果横着喷,飞行方向基本就是竖直向下的,最终落在皮肤上的分布便会更加均匀。如果雾滴的飞行方向与竖直方向有一个夹角(也就是竖着或斜着拿瓶子),它的飞行轨迹就会发生偏移。
喷头离皮肤太近,最后只能喷到很小块的皮肤;离得太远,又会有很多雾滴还没抵达皮肤就在空气中飘散而去。喷雾瓶和皮肤距离多远能喷出最大的覆盖面积呢?我们在距离坐标纸10厘米、15厘米、20厘米和25厘米这3种高度进行喷洒。可以看到,如果忽略边缘过于细密的红点,喷射距离越远,喷雾能覆盖的面积越大。考虑到雾滴在喷射过程中的耗散,保持喷雾距离在15cm-20cm之间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虽然我们找到了增大喷雾面积的方法,但有些身体部位却不一定能接收到所有喷出的雾滴,进而导致喷雾的利用率很低。比如说,普通人的小臂宽度大约为5厘米,而喷雾覆盖区域的直径最大能达到十几厘米,面积再大手臂也接收不到。飘散在空中浪费的是雾滴吗?那是钱。既然喷雾的作用范围超过了手臂,那不妨让手臂来回移动来扩大接收雾滴的面积,同时旋转手臂让喷雾覆盖手臂的正面背面。
到此,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改善喷雾工作效果的操作方法:横着喷更均匀;控制喷射距离、快速移动喷雾瓶,增大喷雾面积;喷胳膊腿儿的时候,一边喷一边移动旋转。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这次的喷雾实验,实验人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不仅被红墨水染红了双手,还留下了如同凶案现场一般的乒乓球桌,以及一位望实验桌兴叹的保洁阿姨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