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云端峰会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上,来自产学研界的领导者发表了对AI发展的看法,包括从宏观为AI的发展问诊把脉,指出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趋势,并从微观为AI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可执行的研究路径。
李彦宏认为,AI发展会经历三大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叫技术的智能化,人工智能在60多年前被提出,近十年来算法有着快速的迭代和创新,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的赋能已经逐步发展成为新的技术平台,但是人工智能的科学家们都集中在概念的导入和技术探索,并没有演变成为一种产业或者经济现象。
第二阶段叫经济的智能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类产生的有效数据呈指数级上升,云计算的发展则提供了海量计算所需要的能力,加上经济和社会的普遍数字化和互联网化所创造的基础环境,人工智能终于可以开始在广泛的经济领域施展魔力。
第三阶段是社会的智能化,人工智能将从经济领域渗透到更加广泛的社会领域,全社会和全球范围内智能协作与制度的创新将是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最终的协作和变革又会对经济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人类终将进入智能社会。
马斯克对未来L5级别的自动驾驶非常有信心,认为很快就会实现。特斯拉已经非常接近L5级自动驾驶了,我们可以利用特斯拉现有的硬件,只需要改进软件,我有信心我们将在今年完成L5级别的基本功能。他认为实现自动驾驶5级目前不存在底层的根本挑战,但是要整合系统,持续解决很多细节问题。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比现实更复杂,任何模拟都是现实世界复杂性的子集。
马云分享了三点思考。
第一,人类离不开地球,但地球却可以离开人类。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有能力向外看,登上了月球,建设了太空站,试着在太空生存,很多杰出的人包括马斯克开始对地球以外的世界有了伟大探索。而数字革命让人类有能力向内探索,真正了解自身、真正了解地球。第二,经济增长可以放慢,但是人类必须要成长。疫情让我们明白,世界的生态系统是由微生物决定的,不是由最高等级动物决定的,人类千万不能把自己看得太高。
第三、如果过去数字技术是让生活变好,那么今后,数字技术是让人类能够更好地生存下去。疫情没有改变技术变革的趋势,但是疫情加速了数字技术的变革,因为灾难在逼迫我们创新。
姚期智认为,现在的AI应用来自过去的理论研究,现在做的理论研究在未来某一天会让我们获得巨大的进步。他在演讲中主要讲述了三点:第一,理论很重要。
AI现在面临的挑战,都可以通过理论来分析,这种分析能够让我们更清楚地知道面临的到底是什么,从而获得一些启迪和启示,找到寻求解决方案的方法。第二,AI绝对是一个跨学科的行业。有许多例证可以表明,在AI方面获得的一些巨大成果往往是因为一些看似完全不搭界学科之间的合作,这可能需要几十年的努力,因为没有其他学科科学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的话,AI方面不可能取得这么快的发展。第三,一些值得探索的新方向。
机器学习和拓扑学之间的联系,拓扑学方面的一些概念、技术和复杂度的理论可以让我们获得一种AI方面新的理论,只看AI是不可能的;人工智能和隐私之间联系,如让计算的结果不需要去揭秘数据属于谁,甚至不必要揭秘数据,他认为,其实可以通过密码学实现这个目标,这是AI的一个全新领域;可控的超级人工智能——Super AI,他引用了伯克利大学一位教授的看法,即尽管我们不知道超级人工智能会不会来,但是我们最好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