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最大的数”的爸爸去世了

作者: 栗子

来源: 果壳

发布日期: 2020-07-08

数学家葛立恒去世,他留给世界的著名遗产是葛立恒数,这是一个在数学证明中出现过的最大的数。葛立恒数是通过复杂的数学问题和多维空间的概念得出的,其大小之大以至于大脑无法储存,后来被更大的数TREE(3)超越。

数学家葛立恒(Ronald Graham)去世了,享年84岁。他留给世界最著名的遗产,大概是葛立恒数了。那是一个神奇的数,作为“数学证明里出现过的最大的数”存在了很长时间。假如你还不认识它,就从现在开始吧。

既然,葛立恒数是数学证明里出现的数,那葛立恒老师当时在研究一道怎样的数学题?我们彼此相识,我们互不相识。讲到他的题目之前,必须先介绍拉姆齐定理。这条定理讲的是:有一群人,不论他们之间有怎样的相识关系,如果要保证当中必有k个人两两认识,或者l个人互不相识,要有多少人才行?一定存在一个最小值R(k,l)。

葛立恒老师,便是在拉姆齐定理这个方向颇有建树。不过令他发现葛立恒数的那道题目,又比上面这个例子复杂不少。刚刚我们沉浸在二维世界里,只考虑了图上的三个顶点能不能保证构成纯色三角形。而葛老想的是,在三维四维或者更高维度的世界里,能不能保证有一个平面上的四边形是纯色。

1971年,葛老和小伙伴一起证明了,的确存在最小的维度,可以保证一面纯色。虽然没有证明究竟是多少维,但他们给出了一个非常巨大的上界:这就是葛立恒数,代表那个最小的维度一定比这个数要小。

葛立恒数,大就大在那些箭头(↑)上。这个运算符号,是计算机科学家、图灵奖得主高德纳老爷爷发明的。单箭头没有什么特别,就是“次方”的意思。双箭头可以分解成单箭头,肉眼可见地迅速变大。三箭头可以分解成双箭头,到这里已经是大到难以想象的大数了。

葛立恒数在1980年获得了“数学证明中出现过的最大的数”这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假如讲到这里,你依然没感觉到它究竟有多大,还有一种著名的说法可以参考:大脑如果要储存这个数,便会因为信息熵过大而坍缩成一个黑洞。

不过,这个传奇般的大数,还是在后来的日子里被更大的数击败了。比如TREE(3),自它诞生之后,葛立恒数也显得微不足道。而它除了大之外,还有一个更迷人的特质,就是可玩性。可以说,这是个从一个画树游戏里画出来的大数,而树叶的颜色有3种。

UUID: 992819d5-8359-4c57-aab0-e8024e4005bf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20/2020-07-08_那个“最大的数”的爸爸去世了.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