獭祭:可可爱爱,让鱼儿都没了脑袋

作者: 嘉楠

来源: 博物

发布日期: 2020-07-08

文章详细介绍了海獭和水獭的区别,以及《动物森友会》中NPC“阿獭”的原型可能为水獭。文章通过历史记载和现代观察,探讨了海獭在中国的分布可能性,并最终得出结论,认为“阿獭”更可能是水獭。

转眼下半年就开始了,《集合啦!动物森友会》也更新了。现在大家可以自由地在海里游泳、潜水,捕捉新的物种啦!在最新的动森中,出现了一只名叫“阿獭”的NPC,长得挺可爱,就是说话语气有点像打劫的。除了打劫扇贝外(误),阿獭还兼职做人生导师,给玩家送很多毒鸡汤。于是大家的关注点就都集中在毒鸡汤上了。

但是据我观察,很多网友都没有认清阿獭的原型究竟是什么——有人喊它水獭,有人喊它海獭。分不清海獭水獭?放心,从古至今你都不是一个人。趁此机会,今天带大家好好认一认海獭和水獭。看完文章,你再看看阿獭究竟是个啥。

温州曾经有海獭?公元1688年农历三月,温州平阳的守军在巡逻中发现,海边沙滩上有类似狗的脚印。于是他们设下网子。到了晚上,果然有只野兽从海里钻出来,撞进了网里。兵士围过去一看,是獭。因为是在海边抓到的,所以聂璜叫它“海獭”,并作画一张,看上去是一头似狗非狗的动物。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海獭,是那种躺在海上、肚子上放块石头,把贝类在石头上砸碎了吃的动物。而这种动物明明在今天的中国没有分布啊——它喜欢冰凉的水,因此只生活在加拿大、美国,以及日本北海道以北。那会不会是康熙年间的中国曾有过海獭呢?那时正是气象史上的“明清小冰期”,比今天冷好多,南方多次出现大雪、封冻的记录,喜冷的海獭向南游进中国海,好像很合理的样子。

但是,当时再冷,能冷到温州都有海獭吗?查过各种记载后,感觉事实可能并非如此。首先,中国古籍中关于“海獭”的记载极少,顶多是“海獭生海中,似獭而大,其肉腥臊,脚下有皮如胼拇(连在一起的脚趾),海人剥其皮为帽、为领”。这些叙述,可能说的是海獭,但一些大型的、能下海捕食的水獭也符合这些特征。

其次,仅有的几处记载,都在着重叙述其皮毛,而海獭最标志性的“躺在海面上砸贝壳”的习性,却半个字都没提。这意味着,中国人很可能没见过活的海獭。所以,有三种可能:1. 中国曾有少量海獭,但十分罕见。2. 中国压根就没有海獭,其皮毛是外国进口的。有关它的知识,都是从观察皮毛以及外国商人口中得知。3. 古籍中所谓的“海獭”,可能根本不是海獭,而是在海边生活的水獭。

康熙年间在温州抓的这只野兽,会是哪种情况呢?我们接着看聂璜的文字。他写道,士兵抓到獭后,送给了当地一位官员。此人爱养动物,见到獭十分喜欢,“日饲以鱼,养至二年,颇驯”。这下就明朗了!海獭不好养,它基本算完全的水生动物,很少上岸,一生都泡在冰冷的海水中,吃海胆、螃蟹和贝类。这种饲养条件人类很难满足——至今中国没有动物园成功饲养海獭,青岛和大连引进过,但都养死了。

一个清朝人能在温州养两年,天天喂它不爱吃的鱼,还养到“颇驯”,根本就不可能嘛。

相比起来,水獭不但好养、爱吃鱼,还能很快被驯化,符合《海错图》的记述。翻回头来再看其他疑点:海獭是白天觅食,夜里躺在水上睡觉,不会在夜里上岸落入网中,但水獭在夜间是活动的;海獭即使上岸,也不会留下狗一样的足迹,因为它的后足已经变成鳍状,前足脚趾也几乎连在了一起。但水獭的脚印很像狗。种种迹象表明,聂璜笔下那只温州的野兽,并不是海獭,而是一只在海中觅食的水獭。

中国有三种水獭:亚洲小爪水獭、江獭和欧亚水獭。混得最好的,要数欧亚水獭,中国每一个省区都记录过它的存在,甚至在海拔4120米的高原都发现过。水獭生活在淡水里,但沿海的水獭也能入海。比如亚洲小爪水獭和江獭,就有在海边红树林活动的记录。上世纪80年代,广东的科学家在台山县调查,证实沿海咸淡水交界处盛产欧亚水獭和江獭。

苏格兰的欧亚水獭更是被拍到成群结队地在海藻丛中抓比目鱼、海螃蟹吃,所以“温州士兵在海中抓到水獭”,也就不稀奇了。

相传,水獭会在春天和秋天,把鱼叼上岸,一条条摆在地上,像摆祭品一样。古人认为,这是水獭感恩上天的祭祀行为。水獭真的会祭鱼吗?1988年的《野生动物学报》上有篇文章《“水獭祭天”目睹记》。作者是两位边防武警,他们在怒江边巡逻时,发现路上摆着一条活鱼。

二人隐蔽起来观察,不一会儿,一只水獭叼着第二条鱼从江里爬上来,摆在第一条鱼旁边,扭头钻进水里。当水獭摆好第三条鱼时,武警战士冲出来吓跑了它,把三条鱼带走跟百姓们分而食之了。

根据这些线索,我倾向于相信“獭祭鱼”是真实的。水獭属于鼬科,这个科的成员以凶残著名,经常进行不必要的捕猎。水獭也是如此。抓鱼是它的最大爱好,吃在其次。尤其是抓到大鱼后,常常是咬几口就丢下,又抓鱼去了。春天和秋天,正是渔汛的季节,大量出现的鱼成了水獭最好的杀戮玩具,岸边摆满了水獭的战利品,就是所谓“獭祭”了吧。

今天的知识点都讲完了。读到这里,让我们回到文章开头给出的问题吧——《动物森友会》中的“阿獭”,会仰泳,还会敲碎扇贝再吃进肚里去。So,它的原型很可能是:

UUID: f20bce72-f883-40bc-b0f5-382f74c1a7e2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博物公众号-pdf2txt/2020年/2020-07-08_“獭祭”可可爱爱,让鱼儿都没了脑袋.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67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