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死早超生”:让你不再拖延的招数来了

作者: 孙海龙 沈丝楚

来源: 科学大院

发布日期: 2020-07-03

研究通过五项实验发现,某些情况下人们更愿意立即经历一个消极事件,原因不是因为延迟经历这一事件的负面效用更小,而是因为立即经历该消极事件可以释放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更好地处理后续的牵挂事。由此也可证明,负折扣现象的“去牵挂”解释成立。

日常生活中,下面的场景是否让你似曾相识:当你即将要面对一个重要的考试,或是即将要面对一个难以回避的惩罚时,“暴风雨前的宁静”让你如坐针毡,“早死早超生”的想法一直回旋在你的脑海中,你恨不得担忧的事马上就发生,想要赶紧度过这场劫难,让自己早点松一口气。面对生活中无可避免的消极事件想要提早经历。这是怎么回事?我们明明都是“战拖小组”的成员,怎么这时候拖延症就好了呢?负折扣心理了解一下。

根据经典的时间折扣理论,当人们面临损失情境的跨期决策时,应更倾向推迟损失的发生,即“能拖一时是一时”,我们称之为正折扣现象;而上文提到的“早死早超生”的想法却表明,人们有时会存在偏好即时损失的现象,研究者将其称之为负折扣现象。负折扣现象能够有效地避免因延迟体验负性事件而造成的各类人力、社会资源的浪费,值得对其深入研究。

然而,尽管人们对在不同时间点做出决策的相关心理机制已有一定了解,但却对涉及未来损失的负折扣现象知之甚少。为了进一步了解负折扣现象,探索一种与未来损失中负折扣相符的干预方法,最近,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李纾研究组与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李爱梅教授团队针对负时间折扣现象提出一种“去牵挂”的新颖解释。

研究结果《Early departure, early revival: A “free from care” account of negative temporal discounting》于近期发表在杂志《Advances in Cognitive Psychology》上。“早死早超生”的科学解释:牵挂事是关键。

以往研究将负折扣现象看作是努力避免等待负性事件的过程,因为等待一个负性结果的过程本来就是令人厌恶的。也有研究者认为一个延迟的负性事件会使个体产生“恐惧”心态,这种恐惧心态会促使负折扣现象的发生。

李纾研究团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内容分析揭示出:等待负性事件中个体将产生预期情绪与预期反刍两种心理成分,预期情绪是等待未来负性事件所引发的负性情绪累积,预期反刍则为个体在等待过程中对负性事件不由自主的担心或者牵挂。研究人员对预期反刍影响负性事件即时体验的机制进行了推测:等待负性事件过程中的反刍会占用有限的认知资源,而在负性事件之后添加后续事件同样会引发额外的反刍,占用更多的认知资源。

因此,在有后续事件的前提下,只有尽快解决负性事件,才有可能解放被占用的认知资源,进而保证后续事件的完成质量。设想你是一个大四毕业生,正在准备五天后的毕业论文答辩,同时你还要在一个星期之后去一家不错的公司面试。此时毕业论文答辩就是负性事件,面试就是“牵挂事”。你在等待答辩的过程中,不仅要担心答辩的事情,还要匀出一部分时间精力准备面试。

于是,担心答辩使你产生了反刍,“牵挂事”同样也会引发了额外的反刍,占用了更多的认知资源。因此,为了保证自己能够顺利完成后面的面试,你或许会迫切地希望赶紧结束答辩,这样就可以全身心地准备面试了,即“早死早超生”。根据以上逻辑,研究提出研究假设:“牵挂事”及其引发的额外反刍增加,能够促使个体选择尽快体验负性事件。研究者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负时间折扣的“去牵挂”解释。给自己加码的时候,要注意时间的选择。

因为根据“去牵挂”解释:只有“牵挂”事的发生时间位于负性事件发生间隔之外,选择早去除负性事件,才有意义,因为可以留出足够时间精力应对“牵挂”事。如果“牵挂”事的发生时间位于负性事件发生间隔之内,情况就不同了。研究通过五项实验发现:某些情况下人们更愿意立即经历一个消极事件,原因不是因为延迟经历这一事件的负面效用更小,而是因为立即经历该消极事件可以释放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更好地处理后续的牵挂事。

由此也可证明,负折扣现象的“去牵挂”解释成立。将这一研究结果和理论解释类比于社会心理学经典的罗伯斯山洞实验,我们可能会更容易理解。山洞实验提炼了一个简单有效的促进合作的方法:当组内成员遇到外部威胁时,成员之间会从竞争转变为合作。与之类似,本研究也发现了一种能够促进提早体验负性事件的方法。当人们面对后续的牵挂事时,人们会从偏好推迟负性事件转为偏爱即时的负性事件。

两项研究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通过设置外部其他事件促成一个难但有益的事情。将研究结果联系至实际生活,我们可以发现一种简单且有效的行为助推方法:简单地设置牵挂事,助推人们改变偏好,更早地经历负性事件。生活中存在大量延迟负性事件的例子可以借助助推的方法加以改善。

诸如代表性较强的“审稿”过程:由于期刊审稿和口语考试一样也是一件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因而许多审稿专家提前接受了审稿邀请,却会一再拖延完成时间,而这种拖延对于急于靠发表文章来获得晋升的年轻投稿者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灾难。如果为审稿专家设定一件后续的牵挂事,审稿专家可能更愿意较早处理稿件,稿件发表的过程也会因此更加高效。

UUID: ec821c13-cec4-4d3f-bd54-3fba19c313f1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科学大院公众号-pdf2txt/2020年/2020-07-03_“早死早超生”:让你不再拖延的招数来了.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67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