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有两个地方非常容易被人们搞混,一个是北欧国家芬兰,另一个是北美洲的一个岛,叫纽芬兰。纽芬兰位于北美洲东海岸外大西洋中,该岛屿为加拿大的一个省,也是加拿大最年轻的一个省,1949年才加入加拿大联邦。这里海岸曲折,多半岛、港湾,是海豹、鲸鱼、驯鹿等寒带动物生存的天堂,当地盛产的龙虾享誉全球。
纽芬兰的中文名称源自于英文Newfoundland,意为“新发现的陆地”。
岛上很早就有人居住,原为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的居住地。10世纪末期,维京人(泛指北欧海盗)自格陵兰航行至此,他们试图在岛上建立定居点,但是遭到了岛民的反抗,被迫撤退。15世纪末期,欧洲人开始了大规模的航海探险。1497年,纽芬兰岛被意大利航海家约翰·卡波特再次发现并命名。1583年,英国宣布纽芬兰为其殖民地,但一直未能对这里建立有效的统治。法国一度控制了该岛的南岸和西岸。
根据1763年的《巴黎条约》,确认纽芬兰为英国第一个海外殖民地,法国遂撤出纽芬兰,仅保留了在圣劳伦斯河口的圣皮埃尔和密克隆两个小岛,英国则确立了对该岛的统治。1917年,纽芬兰成为自治领。1927年,拉布拉多划归其管辖。1949年3月,纽芬兰与拉布拉多半岛东北部组成加拿大第十个省。
世界上多数城市的风景区都在城内,纽芬兰的风景却在渔村,到纽芬兰,如果不多看几个渔村,会后悔莫及。
当地渔村集渔港的优和乡村的美为一体,乡野味十足,资源富饶,人们过着自给自足、清幽自在的平静生活。纽芬兰岛的渔村不仅风景优美,而且附近沿海的海鲜十分丰富,纽芬兰岛因此获得了“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的美誉,曾经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与日本北海道渔场、欧洲北海渔场、秘鲁渔场齐名。据说纽芬兰渔场被发现之初,“这里的鳕鱼多得不需用渔网,只要在篮子里放块石头,沉到水中再提上来,篮子里就装满了鱼”。
纽芬兰的鱼多是有原因的:这里位于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海水扰动引起营养盐类物质上泛,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鱼类在此大量繁殖。随着纽芬兰渔场这一渔业宝库被发现,大批欧洲人来此捕鱼,并在纽芬兰岛沿岸建起了一座座渔村。当时,欧洲有许多人还过着忍饥挨饿的生活,纽芬兰数量惊人的鳕鱼资源不仅解决了欧洲人的温饱问题,还为欧洲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强悍的海员。
这是因为,捕鱼作业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路途遥远,加之气候变化无常,由此培养出的海员训练有素,他们后来成为英格兰和荷兰舰队的中坚力量,在击败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纽芬兰渔场在挽救了欧洲的同时,也挽救了当时被饮食禁忌所困的教会。天主教会规定,在斋戒日不许吃肉,不过并未禁止吃鱼。
当时,根据规定,每逢星期五、复活节前40天以及宗教日历上特别加注的日子,都是不许吃肉的,而这些日子加起来要超过大半年。由于没有足够的鱼,这大半年的时间,教徒们就只能依靠素食和精神力量过日子。长期吃素导致教士们身体状况急剧下降,严重危及宗教在欧洲的传播和持续发展。就在此时,鳕鱼出现了——用鳕鱼腌制的鳕鱼干是一种既耐保存又廉价的高蛋白食品。
纽芬兰渔场源源不断的鳕鱼干,使教徒们的生活由苦熬变成享受,那些守斋日也变成了吃鳕鱼干的好日子。鳕鱼因此成了16世纪欧洲贸易中最重要的商品之一。
纽芬兰渔场的鳕鱼是如此之多,人们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它会被捕捞殆尽。过去,纽芬兰的渔民采用传统方式捕鱼:较大的渔船运载数只小渔船到离岸较远的海域并卸下小船。每只小船上有两三名渔民。数只小船分头在附近撒网捕鱼。
当小船满载后,便驶回大船,卸下舱中的海产,然后继续撒网作业。一般情况下,每只小船每天往返作业两三次。晚饭后,渔民们还要在大船上将当日捕到的鲜鱼腌制起来保存。数日后,大船满载而归。以前,纽芬兰的渔民每年都要定期休息,他们休息的日子正好赶上了鱼类繁殖的季节。这种传统的捕鱼方式虽然捕捞量较大,但因为避开了鱼群的产卵繁殖季节,从而保证了鳕鱼能够不断地繁衍并保持了种群的平衡。
如果始终采用这种原始的方式捕鱼,毫无疑问,纽芬兰将一直保持世界级渔场的美誉;然而,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海洋捕捞技术日新月异,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来自欧洲和美国的大型机械化拖网渔船成群结队驶入了纽芬兰湾,渔场因此遭遇了灭顶之灾。拖网渔船庞大的捕鱼网兜掠过海底,所到之处,鱼鳖虾蟹都在劫难逃。
这一次,人们已经不再需要辛辛苦苦亲手劳作,因为在现代化的捕捞船上,通过一条龙式的作业方式和先进的冷冻技术,人们能把刚刚捕捞上来的鲜鱼速冻保鲜。这些捕捞船夜以继日地作业,不管晴天还是雨天,也不顾鱼类是否处于繁殖季节。据统计,这种大规模作业的捕捞船,一个小时便可捕捞200吨鱼,是16世纪一条传统渔船整个渔季捕捞量的两倍。
捕捞量如此惊人,却没有人考虑鱼类的自然存活量,也没有人考虑它们的繁殖率,有的只是人类无尽的贪婪。
1949年,正当鳕鱼面临灭顶之灾时,纽芬兰加入了加拿大联邦,成为加拿大的第十个省。加拿大政府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勘察纽芬兰渔场的鱼群状况,发现渔场的生产量开始急速下降。1970年,加拿大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和该国的具体情况,对《领海及渔区法》进行了修改,将领海改为12海里。
第三次海洋法会议结束后,加拿大于1976年12月宣布200海里专属渔区制度;1977年1月1日起,在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海域实行200海里专属渔区;从1977年3月1日起,对北冰洋海域实施200海里专属渔区。加拿大政府的这一系列举措,把来自欧洲和美国的渔船排除到了大部分纽芬兰渔场之外。
然而,鳕鱼所带来的财富实在太诱人了,加拿大政府也抵挡不了。
他们一方面把欧洲和美国的渔船排除在外;另一方面,不遗余力地支持本国的渔业公司发展。这些受到政府支持的渔业公司采用现代化的破冰船和高科技电子、声呐技术,让残存的鳕鱼无处可逃。一时间,纽芬兰海域的生态环境几乎被破坏殆尽。到20世纪90年代,纽芬兰渔场的鳕鱼数量下降到20年前的2%,达到了历史最低点。
加拿大政府不得不在1992年下达了纽芬兰渔场的禁渔令,导致经营了近500年的纽芬兰第一大产业——捕鱼业顷刻破产,近4万渔民失业。失去了谋生手段的纽芬兰人不得不远走他乡,岛上的人口在不到10年时间里流失了10%,许多村镇因此而荒废。加拿大政府不得不以每年4亿加元的补偿计划,来解决纽芬兰失业渔民的生活和再就业问题。
然而,直到2003年——禁渔令实施了11年后,纽芬兰海域还是一片死寂,昔日那些似乎取之不尽的鳕鱼,如今却是踪影难觅。更致命的是,由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鳕鱼基因开始变异,它们的生长和繁殖方式都发生了根本变化。这就意味着,无论花多少钱,都不可能再有“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以上岸”的日子了。无奈之下,加拿大渔业部只得宣布,彻底关闭纽芬兰及圣劳伦斯湾沿海渔场。
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的美誉是没有了,200海里专属渔业管理区也拒绝外国捕鱼船只进入,但当地渔民还要生存,还要靠世代相传的捕鱼技艺为生。为此,加拿大政府制定了许多规定,以便对渔业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首先,政府派专业人员查明每一种鱼类的总生物量,然后,按照一个很低的可捕比例(一般不超过总生物量的5%)来确定其年度捕捞配额;再将这些配额按照渔民和渔船的数量和长度,分配给每位渔民和每条渔船。
渔民们每年可以捕捞的配额不能超过政府规定的限额。这种配额制度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加拿大的渔业资源不会再次像鳕鱼那样遭受过度捕捞的厄运。这也是加拿大政府和渔民从鳕鱼过度捕捞中汲取的最大教训。
现在的纽芬兰,别说是捕鱼,就是钓鱼、钓蟹,也都有明确规定:小于多大的鱼或蟹要放生,母鱼、母蟹要放生,鱼蟹繁殖期不得垂钓,等等。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加拿大钓鱼要证件,钓鱼要带尺子”。
如今,可持续渔业的发展理念已经在纽芬兰渔民乃至所有加拿大消费者心中深深扎根。经过多年的保护,纽芬兰周边的鱼类数量虽然远远达不到曾经的辉煌时期,但鳕鱼已经“起死回生”,鲑鱼、鲣鱼、带鱼、鲱鱼、秋刀鱼、鲽鱼、鲛鱼、黄鱼、鱿鱼和金枪鱼等资源也正在恢复。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相较于其他海域,纽芬兰岛四周的鱼就是多。此外,随着鳕鱼资源的衰退,纽芬兰渔场逐渐成为北极虾和雪蟹的产地。
目前,纽芬兰是全球最大的北极虾产地,也是全球最大的雪蟹产地之一。纽芬兰的龙虾产量虽然不高,但品质很好。
渔民毕竟不是上班的白领和国家公务员,相比之下,他们的生活还是非常艰辛的。渔村的住宅别看差不多都是两层,不过那可不是用来享受的别墅,一般都是楼下为储藏室,用来存放渔具,楼外还要摆放捕鱼的小船,楼上才是人们的卧室。而有的建筑就是专门用来存放渔具的,楼上也不住人,渔民有另外的居所。
渔民们原始的捕鱼法是张网待鱼。以捕捞鳕鱼的渔网为例,这是一种很简单的近岸张网。每年秋季,鳕鱼会尾随着产卵的多春鱼游向岸边。此时,渔民们就会在岸边设置迷宫似的张网,等鱼群进入网内,他们就会驾驶小船来到网边,用准备好的大抄子一次次地从网中将鳕鱼捞入船中。可以想象当年渔民在风浪中捕鱼的场景,即使一个壮汉想要举起巨大的抄子,也很费劲,更何况是在一天当中要举起数次呢。至于捕捞北极虾,就要用新式的中型渔船了。
这种捕虾船有着高高的船舷和深深的船底。每年秋季捕捞季节结束后,渔民们都要把渔船吊到岸上来保养和停泊,一是为了延长渔船的使用寿命,二是避免渔船在冬季被北冰洋寒流冻住,进而被冰块挤碎。在纽芬兰,不论是捕鱼,还是捕蟹,都有分捡的过程,其目的很简单,那就是放生小鱼、小蟹。
放生规定内的小鳕鱼其实并不难,因为鳕鱼是一网一网抄上来的,见到尺寸过小的,随时就可以捡出放生,不会影响小鳕鱼的生长;若是放生雪蟹,就比较辛苦了。不过,如今的纽芬兰渔民已经习惯将小鱼、小蟹放生了,不管多么麻烦和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