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郊游难免会碰到各种各样的虫子,尽管作为昆虫学工作者的我,非常鼓励大家去了解、认识甚至尝试欣赏形形色色的昆虫和它们的亲戚,但不可否认,的确有一些“虫子”可能主动或被动地给人们带来不大不小的伤害。这篇短文便来逐一帮助大家认清,这些郊游中可能遇到的潜在“风险”。
主动伤人的“虫子”当然应该着重防范。我之所以说“虫子”而不是昆虫,是因为最值得注意的吸血虫,并非昆虫,而是属于蛛形纲的蜱。
硬蜱 Ixodidae当之无愧是郊游时最应该注意的刁虫。这些状如扁平小蜘蛛的节肢动物会攀附在草尖上,伺机流窜到路过的温血动物身上。成年的蜱能靠刺吸式的口器从宿主身上吸取大量血液,直到把自身撑成一个球状,这在宠物狗和刺猬身上尤其常见,一些地区形象的称之为“狗豆子”。虽然在市区遇见蜱的几率通常不大,但在郊区则需要注意。当你离开草丛后,应该首先检查有没有蜱爬上来。
在蜱比较密集的地区,还应该检查衣服内有没有已经开始吸血的蜱。如果已经被蜱叮咬,也一定不要试图徒手拔下蜱虫,要用尖镊子夹住蜱的头部,缓缓往外拔出,以免它们的口器断在皮肤下造成感染。假如对自己没有信心,那么还是到医院处理比较稳妥。
我们熟悉的各种双翅目吸血蚊虫也同样值得注意。泛称为蚊子的蚊科Culicidae昆虫我们再熟悉不过,尽管通常情况下蚊子的叮咬不一定真的会带来疾病,但毕竟也的确让人很不舒服。
而蚊子的表亲们:蚋、蠓、白蛉,这些常常被泛称为“小咬”的吸血小虫同样恼人,其中也不乏可能传播疾病的类群。在郊游时,对付蚊虫小咬这些小吸血鬼并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防蚊液是个不错的选择,但也需要持续补充以免失效。最有效的防御手段是尽量避免暴露皮肤,或者换个地方游玩。
相比各色小咬,另一类吸血的双翅目昆虫——虻(虻科Tabanidae)则算得上是大杀器了。
在体型上,虻已经胜过各类“小咬”一大筹,甚至常常比你家中见到的苍蝇还大。虻科昆虫广布各地,这些状如硕大苍蝇的昆虫常常有着一对色彩绚丽的复眼,一些种还有带斑纹的翅膀,看起来并不丑陋。自然环境下,虻通常叮咬牛马这样的大型哺乳动物,因而当它们决定用叮透牛皮的口器在人的细皮嫩肉上尝试时,造成的痛感可想而知。如同其他吸血虫,虻的叮咬也可能会传播一些人畜共患病及病原虫,在郊游时不可不防。
驱蚊药对它们的效果一般,而且虻可以隔着衣服直接叮咬。所以要想避免虻的暗算,大约只能及时轰赶靠近身边嗡嗡飞的大苍蝇了。
细如芝麻的跳蚤在多数时候很容易被我们忽视,但它们也的确可能出没于城市绿地中,尤其流浪猫狗较多的地方。和虱子不同,蚤有着更强的运动能力,穿过草丛或者接触流浪动物都可能让跳蚤有机可乘。蚤以刺吸式口器穿刺皮肤吸血,叮咬后会有明显的痒痛感,并有红斑及丘疹。
虽然除过敏体质的人外,一般人症状不会持续很久,但依旧有造成严重皮肤伤害的案例。日常郊游通常很少遇到跳蚤的叮咬。及时清理衣物,每天洗澡,避免亲密接触流浪动物,都可以有效的避免它们的骚扰。
在我们郊游中日常能遇到的,会主动对人造成伤害的“虫子”基本也就只有以上这些,都是一些嗜血的小坏蛋。不过还有一些昆虫,可能并非主动要害你,形形色色的蜂便是其中之一。
社会性的胡蜂会寻找高蛋白食物带回巢穴喂养后代,所以人们野餐时的食物很容易吸引各类胡蜂和马蜂:无论是高糖的食物或者肉类,都可能吸引它们过来窃取。不慎惊扰到这些蜂,很可能遭到它们的自卫反抗。胡蜂类的蛰刺带来的疼痛要比蜜蜂更剧烈一些,如果遭遇到一窝胡蜂的攻击,那就只能抱头逃窜了。除非过于靠近它们的蜂巢,胡蜂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遇到飞来的胡蜂也一定不要扑打,保持静止让它们自行飞走就好了。
当然,假如身边见到蜂巢也应主动远离,惹不起还得躲得起。
因为和我们一样对鲜花有着痴狂般的热衷,使得蜜蜂也成为很容易与人们有亲密接触的昆虫。蜜蜂的蛰刺带来的影响通常不及胡蜂类剧烈,但是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或者惊扰到整个蜂巢的人,也依旧可能造成噩梦般的后果。好在,这些为我们带来甜蜜的小昆虫通常都很温和,即使近距离接触它们也不易发怒——把它们捏在手中除外。
除去形形色色的蜂,地面上几乎随处可见的蚂蚁也可能带来叮咬,尤其猛蚁亚科Ponerinae的种类。猛蚁类有着类似胡蜂的蛰针——毕竟它们本身也就是一类特化的蜂,可以带来剧烈的疼痛感。在华南地区,入侵物种红火蚁应该尤其注意,这些蚂蚁每年都会造成多例过敏。如果不小心打扰到这些蚂蚁,或者踩到了一个蚁巢,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刻远离,不然蚂蚁们会很快的群起而攻。
植物上还可能遇到形形色色的毛毛虫。尽管接触多数毛虫并不会带来什么后果,但刺蛾和毒蛾的幼虫常常可能引发剧烈的疼痛或者过敏,要格外小心。所幸任何一种毛虫都不会主动的攻击人。而且,我想对于绝大多数朋友,看到一身毛刺的幼虫也应该本能的就不会用手去碰触。所以只要不盲目地去攀折植物或者摇晃树木,在手扶树干之前检查下有无趴在上面的毛虫,那么一般都不会受到来自它们。
最后,我再来说下经常“荣登”媒体热门的隐翅虫。
隐翅虫Staphylinidae是鞘翅目昆虫中的一类,它们通常小而细长。和多数甲虫不同,它们的鞘翅短小,宽大的后翅折叠隐藏其下,腹部的很长一大部分都暴露在翅膀外面。尽管在各类媒体上隐翅虫造成的伤害触目惊心,但实际上遭受隐翅虫危害的几率并不高。隐翅虫科几乎是鞘翅目中物种数量最多的一个科,只有极少数种有可能对人体造成影响,其中最可能造成伤害的就是毒隐翅虫。
而且除非不慎碾揉它们的身体,一般也不会在皮肤上造成伤害。从身体上爬过就会皮肤溃烂的说法,实在言过其实了。
很多看起来人畜无害的昆虫,在被抓住后也都有一定的防御手段。猎蝽和一些水生蝽在被抓到后,可能会用它们针管一样的刺吸式口器叮咬你的手指;大型蝗虫的后足也能带来创伤;天牛之类的甲虫有力的上颚也能轻易切开皮肤等。
总之,除去那些会主动叮咬我们吸取血液的虫子,绝大多数昆虫都可以和人平安共处,但还是建议大家对虫子们相敬如宾,在了解的情况下不要随意抓它们。其实不止是对“虫子”,对其他野生动物也是如此。大多数昆虫对我们都没有危害,在生态系统健康的环境中,它们也不会成灾成害。我们不必对它们过度恐慌,不喜欢这些小虫子可以选择远离,不是非要踩死。
如果有精力对它们稍加了解,带着敬畏之心去俯察品类之盛,也一定会是很有意思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