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青数据分析:跳槽,他们爱去哪儿?

作者: 高阵雨 陈钟 王长锐 刘益宏

来源: 中国科学基金杂志

发布日期: 2020-05-20

本文分析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资助者的流动情况,指出其流动呈现有序合理态势,并提出了避免人才项目头衔化、荣誉化的政策建议。

我国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情况探析: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资助者为例。杰青基金设立于1994年,是经时任总理李鹏同志批准设立、用于培养造就拔尖人才的专项基金。该项目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该项目要求申请人年龄不超过45周岁,资助期限5年,每年固定资助200项。

截至目前,该项目累计资助3995项,费用总计76.5亿元。杰青基金实施20多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资助成绩,一是遴选并培育了一批领军人才,促进我国基础研究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二是推动学科繁荣发展,促进我国学科整体水平大幅提升。

杰青基金获资助者流动情况。考虑到2018年杰青基金获资助者获批时间较短,更换工作单位数量极少,不具有统计意义,因此文章以2017年以前杰青基金获资助者为分析对象。

经统计,在2017年以前的3796名杰青基金获资助者中,截至2018年5月份有567人的工作单位发生了变化。整体上呈现出有序合理流动的态势。在3796名杰青基金获资助者中,更换单位人员占比14.94%,处于相对合理的水平。这表明杰青基金获资助者在更换单位中整体上呈现出健康、理性的态度,这有利于我国科技人才分布在整体平稳前提下的优化整合。

政策建议。避免杰青基金等人才项目的头衔化、荣誉化。

凭借科学精准的定位和公平公正的遴选,杰青基金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中发挥出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在科技界赢得了良好声誉。尽管它不是头衔,也不是荣誉称号,但许多单位在一些评比、考核中还是把它们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将能否获得杰青基金资助与薪酬待遇、资源分配直接挂钩,获得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单位的考核结果。这种使用中的异化导致许多单位“挖人”专挖杰青基金这样的人才项目获资助者,造成一定程度上人才的无序流动。

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避免人才项目异化使用的公开信》,呼吁正确看待杰青基金,使其回归项目本质。

UUID: 9986a4ad-cc4a-43ca-96bf-c64df231f5ac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学术头条公众号-pdf2txt/学术头条2020年-上/2020-05-20_3796名“杰青”数据分析:跳槽,他们爱去哪儿?.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