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到了,这一天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都会有很多好玩的活动。今年受疫情影响,很多博物馆把5.18活动同步或转到了线上。果仁妈今天的文章,一来分享下博物馆有哪些好玩的活动,二来教你如何避免走马观花,用“策展思维”带孩子看展览,最后再教你跟孩子一起策划一个属于自己的展览。
今年博物馆日,都有哪些好玩的?每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会有不同的主题,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基本都会在这一天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在这一天,博物馆除了开放全天免费参观、开幕新展览等这些基本操作,还会特地设计很多有趣的体验活动。这几年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2018年的5.18,当时我去了上海的“博物致知”首届长三角博物馆教育博览会,江浙沪皖地区30多家博物馆都来参展了。
每家博物馆的展位都设计了超好玩的互动体验项目,从头到尾玩下来,一次就能体验到拓印、缫丝、扎染、编篮、画扇、造纸等十几个项目,非常过瘾。今年受疫情影响,很多博物馆把5.18活动同步或转到了线上。线上互动的一大好处在于,平时很难在博物馆展厅碰见的馆长、考古领队、策展人等专家学者,会被博物馆请来助阵活动,跟我们观众“面对面”地交流。
作为中国主会场——南京博物院,开放了5.18当晚的夜场参观,从晚上6点一直到快9点,都有活动。舞蹈、演奏、朗诵、昆曲还有服饰秀等表演,都会在南京博物院上演。我个人非常期待压轴的《霓裳中国》古代服饰秀。这些节目,即使不能去到现场,通过南京博物院公众号发布的网上直播平台都能看到。
另外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是,5.18当天早晨9点半,“国云展”平台就要上线啦!这个是国家文物局与新华社联合启动的项目,我从公布消息那天就开始搓手期待了,据说是会把全国线下博物馆的优秀展览逐步“搬到”线上供大家参观。如果孩子对这方面感兴趣,我觉得家长可以带孩子关注一下。
博物馆直播的看点不仅仅是有馆长级别的大佬对文物的介绍,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孩子了解博物馆是怎样运作的。
一个展览的成功举办,背后工作量是相当大的,需要多个部门甚至多家博物馆的配合。拿最近山东博物馆的“六合同风——秦文化大展”来举例,这个展览里不容错过的展品之一,是从陕西“邀请”来的秦始皇兵马俑。它的顺利展出,其中很关键的一个环节是运输。
兵马俑本身的材质是相对比较脆弱的陶,出发前需要用数层防震泡沫包裹,交由专业的运输公司从陕西全程陆运到山东,连车速也要尽量匀速,减少一切可能的碰撞,保证文物完整、安全地抵达。
如何用策展思维,带孩子看展览?在逛博物馆的时候,我碰见过很多家长带着小朋友来参观。据我的观察,小朋友们问得最多的两个问题,一个是“这是什么”,另一个是“它是干什么的”。这两个问题,其实都很容易回答,博物馆一般都会标注在展出文物的说明牌上。家长只要对应着上面的解释,念给孩子听就行。
但是,孩子通过这种形式得来的博物馆体验,是很零碎的、不成体系的。这样博物馆逛下来,几天后孩子对某个展览的记忆可能就只剩下一两个片段了。参观博物馆跟读书、百科搜索、看纪录片等从纸面与影像上得来的体验,最大区别在于,展览是场景化的。孩子是真的置身其中,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去体验,用脑去思考的。
很多家长容易走进一个误区,认为逛博物馆就等于必须知道每件文物的来龙去脉,每一件都得能讲出背后的故事,把自己和孩子都搞得很累。其实,这是研究它的学者的任务。咱们做观众的,只要放松心态,享受参观展览的过程就行。
经常有家长问我,带孩子去博物馆看展览,是否需要提前做功课呢?我的观点是,可以但没必要。这里就要讲一下策划展览的思路了。策展人在最初策划展览的时候,会考虑到这个展览最终是要给普通观众参观的,不可能要求每位观众都像文物专家一样有相应的知识储备。
我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策展就像写语文的命题作文,在主题的限定下,各种各样的展品就是展览所需要的语言,观众通过阅读展品来了解策展人所想要表达的东西。不同的是,作文的打分人是阅卷老师,而展览,给它打分的是每一位参观过它的观众。一个好的展览就是讲好了一个故事,每一位观众都能从故事中有所收获。
我觉得家长在孩子参观展览的过程中,需要做的除了简单的讲解“是什么”“干什么的”,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理解整个展览的主题,读懂展览所想要表达的,把零碎化的记忆点整合起来。博物馆展览基本上都有一个套路,经常逛博物馆的应该注意到了,进入展厅,一般紧跟着的就是展览的前言墙。把题目和前言一结合,就能快速地抓出这个展览的关键词。
继续拿前面提到过的山东博物馆“六合同风——秦文化大展”来举例,题目已经说得很透彻了,这个展览的主题就是“秦文化”。有了这个主题的概念以后,家长就可以先引导孩子思考“什么是秦文化”,带着这个问题去看策展人是如何用展览来诠释的。
前言过后,便是展览的主体部分啦,一般会用第一单元、第二单元这样的形式来展示文物,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小主题。
家长在这里,可以继续引导孩子把展览主题拆解成一个个的小问题,在展出的文物里寻找答案。还是拿山东博物馆的“六合同风——秦文化大展”来举例,这个展览一共安排了三个单元,第一个单元“无问西东”讲的是秦的崛起与强盛,第二个单元“百代秦政”讲的是秦所建立的制度,第三个单元“风月同天”讲的是秦国与齐国的联系与对比。
既然要回答“什么是秦文化”,那自然就要首先回答“秦从哪里来”,就对应到展览的第一个单元;“秦做了哪些事”,这就是展览第二个单元在回答的内容了;第三个单元可以看作是“秦文化的影响”。所有问题,最后都回归到了“秦文化”这个主题,零碎的知识就这样串了起来。
再深入一点讲,比如前面提到的这个展览所展出的秦始皇兵马俑。这件文物出现在展览的第二单元,也就是“秦做了那些事”这一部分。
如果不用策展的思维来看待它,那可能孩子对兵马俑的印象也就止步于“秦始皇兵马俑”这个词了。而如果家长用策展的思维来引导孩子,首先就要思考为什么展览要把兵马俑放在第二单元“百代秦政”呢?孩子观察展厅,就会发现第二单元的展厅里不止有一尊兵马俑,而是有好几个,而且“他们”的样子和穿的衣服都不太一样,有站着的,有跪着的,有穿铠甲的,有穿布袍的。
再找到展厅里的展品说明牌来一看,原来这些兵马俑也有等级与职能的区分,有的代表军队里的高级军吏,有的负责射箭的,有的是普通官兵,有的是负责驾车的。这些区别意味着什么?可能年纪偏小的孩子一下子还答不上来,因为回答这个问题还是需要一定的历史常识的,这就需要家长来帮忙解读一下了——秦之所以强大到足以统一六国,不在于它制作了兵马俑,而在于它建立了一种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军事制度。
而兵马俑不仅是秦国工艺高超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向两千年后的我们展现了当时的秦国施行着怎样的军事制度。家长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像讲故事一样把这个展览场景复述给孩子听。
展览当中一起展出的剑、矛、虎符等展品,都像故事的道具一样,可以串到兵马俑所代表的的军事制度这条线上来。孩子以后再看到“秦始皇兵马俑”的时候,就会想起在博物馆这个场景中所看到的、听到的,自然而然就能对“秦文化”产生自己的理解,展览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可能有的家长看到这里,会担心自己做不出这样的引导。按我的经验,其实无需担忧,家长只需要提炼出展览的大主题,把握住这条主要线索就行。有的时候,把看文物讲故事的机会交给孩子,也会收获惊喜!
跟孩子一起,策划一个小展览吧!平时在家,家长也可以试着和孩子一起,用这种思路来策划一个小展览。举个例子,就拿“博物馆”作为主题。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先思考,如果用“博物馆”做小展览的主题,可能会涉及到哪些问题,首先最容易想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博物馆”。要强调的一点是,家长在陪孩子策划小展览的时候,一定要打破“大而全”的思维惯式,一个小展览能够回答清楚一个小问题就够了。同时,一定要兼顾到孩子的兴趣点。
上海博物馆曾经办过一场名为“典雅与狂欢”的展览,展品只有两件文物,但一件是“典雅”的代表希腊古风时期的科拉雕像,另一件是象征着“狂欢”的酒神瓶画,完美地切中并诠释了展览的主题。所以展品的数量不是重点,不需要“大而全”,只要能讲明白展览的主题就行。
而“什么是博物馆”这个问题要是展开讲,能说上好几天,但并不是孩子会感兴趣的主题。
不如引导孩子去思考,自己与博物馆发生过哪些联系,把自己的亲身体验用展览的形式展现出来。定下主题后,就可以进入搜集展览资料的环节,让孩子回忆自己与博物馆发生过哪些值得展出的事情,找出或自己动手制作可以充当展品的东西。如果之前逛博物馆拍了很多照片,家长就可以帮孩子把照片找出来,让孩子选一些中意的,办一场“我与博物馆”的照片展。
如果没有照片,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动手画一画,办成一场画展。
小展览制作完成后,最重要的一步来了,一个展览怎么能没有观众参观呢?请孩子做小讲解员,家长当观众来参观展览吧!这是整个小展览策划当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可以帮孩子潜移默化地理解“主题”的概念,还可以锻炼孩子边动脑思考边语言表达的能力,也算是为孩子日后到博物馆参观正式展览所做的预演。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喜好与看待问题的方式。这篇文章主要是跟大家分享其中一种方法,帮助家长引导孩子如何看展览。
历史本身就是琐碎而多面的,不必强求千人一面。对待去博物馆参观这件事,有的家长很容易就不自觉地庄重起来。其实放轻松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