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外婆家附近,常有人种一些蚕豆。在蚕豆开花季节,年幼的我每次经过时,都会很害怕——因为蚕豆的每个花瓣上,都有明显的黑色斑点,蚕豆植株又挺高,看上去就像一个长满了眼睛的怪物,要把我内心的秘密都挖了去。其实除了白色的花瓣,蚕豆还有不同深浅的紫色花瓣品种,不过似乎在中国南方并不太常见——当然无论花瓣主体是什么颜色,上面黑黝黝的“眼珠”总是存在。
从菜场买回来的蚕豆荚圆胖光滑,讨人喜爱。外婆总会拉上我一起,把蚕豆板从豆荚中剥出来,然后用一把老式菜刀在每个豆皮上划一刀,再和小葱一起加盐加糖重油炒熟。外婆做的蚕豆总是很入味,但颜色依然保持碧绿。蚕豆瓣保留一点点脆的口感,同时又软糯嫩滑,记忆中总和初夏的气息联系在一起。
蚕豆原产于地中海沿岸,被人类种植食用的历史非常古老,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开始种植蚕豆了,连古埃及的坟墓中都有发现。蚕豆的英语俗名叫 fava bean 或者 broad bean,在欧美也偶尔能买到,但普遍比国内能买到的老一些且味道淡一些,做成清炒蚕豆总是差口气,多用于制作炸豆丸子之类的菜。
蚕豆被广泛种植在于它能够固氮(毕竟是豆科),生长迅速,营养又较为均衡。遇到灾荒年其他作物都种不了时,蚕豆可以种来救急。中国一度是世界上蚕豆产量最多的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曾经产量超过30亿公斤。
蚕豆携带的一些氧化类物质(比如蚕豆嘧啶)对红细胞来说是有毒的,可以击溃红细胞的骨架结构,使得红细胞在血管内大量溶解,从而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但人体内一种叫做还原性谷胱甘肽(GSH)的物质可以修复染了毒的红细胞。得益于它,我们才能和蚕豆相安无事。
不过,受蚕豆病困扰的人们却无法愉快吃蚕豆了。吃蚕豆患病在中国早有相关记载,东汉建安年间,南郡涅阳县(今河南省南阳县)一名叫张机的大夫发现,有的人进食蚕豆后会皮肤发黄,他把这一现象命名为“谷疸”,并将其记录在《金匮要略》一书中。
G6PD缺乏给蚕豆病人带来了很多痛苦。他们需要终身回避蚕豆以及氧化类药物,甚至会因为接触放有樟脑丸的衣柜而发生急性溶血。但与此同时,有一个引起人们关注的现象:蚕豆病发生率高的非裔居民对疟疾有明显优于其他种族的抵抗力。
如果你没有蚕豆病,即使生吃蚕豆也不会有生命危险——就是肚子可能会不太舒服。蚕豆中植物红细胞凝集素的含量蛮低,并 不需要像处理四季豆那样担心没有做熟透的问题。蚕豆病虽然可怕,但如果你缺乏不G6PD这种酶,就完全可以用各种方式享受蚕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