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演化之谜:同性性吸引源自人类自我驯化?

作者: 孟圆

来源: 神经现实

发布日期: 2020-05-15

本文探讨了同性性吸引和性行为的演化之谜,提出了自我驯化理论作为可能的解释,并分析了多种过往理论的不足。文章指出,同性性吸引和性行为可能是人类自我驯化过程中增强群体成员间社交联结的产物,这一理论比以往的解释更具说服力。

当今人类社会虽然只有少数人性取向是纯粹的同性恋,但却有不少人在生命不同时期被同性吸引过或者与同性发生过性行为。显然,同性性吸引和性行为本身并不能产生后代,那么这些性状与相关的基因为什么没有随着自然选择逐渐消失在人群中呢?同性性吸引和性行为的演化过程是困扰无数演化生物学家的谜题。一个最简单的想法是,如果同性性吸引不能遗传,那它会不会是随机突变的产物呢?这种解释巧妙地避开了问题,细看却站不住脚。

首先,随机突变发生的概率相当小,难以解释同性性吸引和性行为为什么会在不同人类社会和历史时期都稳定存在。其次,同性性行为具备很强的遗传基础。家人或者双胞胎另一方有同性性行为的个体更可能表现出同性性行为。据最近一个样本量高达50万人的大规模研究估计,基因因素或能解释8%到25%的同性性行为变异。这么高的遗传性随机突变假说无法解释。

看来同性性吸引演化理论要有说服力,至少得回答两大问题:为什么同性性吸引和性行为在人类社会如此普遍?为什么相关基因可以遗传?过往理论有研究者猜想,与同性性吸引和性行为挂钩的基因体表现在一种生理性别上是喜欢同性,这是不利于繁殖后代的,但是同样的基因表现在另一种生理性别上却是某种优势性状,有利于繁衍后代并把这些基因传递下去。

要检验这个假说,关键证据是看有同性性吸引和性行为的个体另一种性别的亲属是否真的有更多后代。有研究发现西方社会男同性恋的女亲属的确有更多孩子,但研究者没有在非西方社会和女同性恋中发现类似结果。所以这种假说看似有道理,但却缺乏证据支持。

有一种类似理论猜想被同性吸引的男性偏女性化、被同性吸引的女性偏男性化,比起“典型”的男性和女性,这两类人拥有更多的性伴侣,其中不少是异性伴侣,有时甚至比纯粹受异性吸引的个体更具繁殖优势。这一猜想没有统计上显著的结果支持,而且还混淆了性别认同和性取向:被同性吸引的男性不一定更偏女性化,被同性吸引的女性也不一定偏男性化。

上述理论均从个体繁殖优势的角度解释同性性吸引,但与同性性吸引和性行为相关的基因会不会是有利于亲属繁衍和照料后代呢?换句话讲,同性性吸引和性行为或许是亲属选择的结果。亲属选择的典型例子是工蜂自己不繁殖却帮助蜂后照顾后代,虽然牺牲了直接传递自己的基因的机会,但却通过蜂后的后代把更多基因传递下去。

有研究者猜想,同性恋个体虽然自己不繁殖,但却可以帮助兄弟姐妹照料后代,大大提高他们后代的生存率,堪称“超级舅舅”和“超级姨妈”。这种猜想看似很有道理,但实际缺乏逻辑:提高亲属后代生存率的行为是放弃自己繁殖的机会,所以自然选择的结果是演化出无性恋个体,而不是同性之间的吸引和性行为。毕竟,工蜂放弃与雌蜂交配却没有与其他工蜂交配。亲属选择理论看来也不尽人意。

还有研究者猜想同性性吸引与性行为是人类攻击性下降的副产品:与攻击行为有关的激素比如睾丸酮在某些男性个体上水平过低,或许会导致这些个体被同性所吸引。首先,这种理论显然不能解释为什么女性也会有同性性吸引和性行为。其次,认为同性性吸引是激素系统出了错,有违当代临床心理学不再把同性恋看做不正常的共识。

在过往理论纷纷无法带来满意解释时,杜克大学的布莱恩·黑尔和同事最近提出了一种新假设:同性性行为和性吸引或许是人类“自我驯化”的产物。你可能会奇怪,什么叫自我驯化?人类怎么就被“驯化”了?在演化人类学领域,“驯化”一词比在日常生活中的用法有更广的含义。许多研究发现,对于人类这样一种依靠陌生人之间大规模合作的物种,往往是友好包容而不是强取豪夺的个体更受到群体成员和潜在伴侣青睐。

类似的物种还有不少,比如也是自我驯化的倭黑猩猩和被人类驯化的狗。被驯化的物种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和行为上的变化:脸型偏幼态,犬齿退化,认知发展过程漫长,睾丸酮水平下降,攻击性减弱,更合群并不怕陌生人,等等。这一系列变化被统称为“驯化综合征”。驯化和同性性吸引有什么关系呢?

黑尔等人假设,除了繁殖后代,性行为还能增强群体成员间的社交联结,所以人类作为被自我驯化的高度社会化的动物,性行为不仅在异性之间增加,而且也在同性之间出现。“要做爱,不要作战”或许是这一理论的完美总结。这种猜想弥补了许多过往理论的缺陷。首先,它可以解释为什么不同生理性别都存在同性性吸引和性行为,而不像大多数理论一样只能解释男同性恋的存在。

其次,自我驯化理论不需要假设受同性吸引的男性女性化或者受同性吸引的女性男性化,这一假设既不必要也不符合现实。并且这一理论有不少直接和间接的文献支持。比起未驯化的动物,同性性行为的确在被自我驯化的动物和家养动物中更为常见。还有实验研究发现,大学生被试在受到跟友谊相关的词语暗示后更为同性所吸引,效果比在被跟性有关的词语暗示后还明显,这个结果间接说明推动同性性吸引演化的动力或许正是增强社会联结。

用自我驯化来解释同性性吸引还是一种新做法,黑尔等人的猜想还需要更多证据支持,尤其是看同性性吸引是否与群体合作有直接关联。但就目前的证据看,这种猜想比以往的理论更有解释力。除了纯粹的科学价值,从社会角度看,这一理论探讨同性性吸引和性行为对人类演化的价值,打破了科学界把同性性吸引和性行为看做适应不良性状的长期传统。

UUID: d0e2ead9-b526-41a7-8c7a-f016e28fba52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20/2020-05-15_同性恋演化之谜:同性性吸引源自人类自我驯化?.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5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