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入选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南海一号”,是水下考古的重要项目。崔勇,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目前是“南海一号”的项目领队。他表示,水下考古是陆地考古的延伸,但其复杂性在于需要依赖工程和科技的发展。
水下考古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43年,法国海军军官库斯托发明了自携式水下呼吸器,俗称“水肺”。这一发明使人类能够以全新的方式探索水下世界,尤其是古代沉船。水下考古的基本程序通常包括使用驳船进行作业,但在中国的水下考古中,浑浊的水质是常态,特别是“南海一号”的能见度仅有20厘米。
文物的保护效果与水质成反比,水质越清,木质沉船的保存状况越差。相反,水质较差的环境,文物往往保存得更好。因此,水下的淤泥为文物提供了双重保护。
“南海一号”的沉没地点在1987年被发现,崔勇参与了247件文物的接收工作。经过多次调查,最终在2003年决定进行打捞。由于能见度低,传统的考古方法无法实施,因此团队决定采用整体打捞的方法。
整体打捞方案经过四次论证,于2007年实施。设计了一个巨大的钢沉井,长33米、宽14米、高7米,经过多次步骤将“南海一号”成功打捞上来。捞起沉船后,必须考虑如何妥善安置,最终决定在博物馆内进行展示。
“南海一号”的总重量达到5500吨,而当时中国最大的起吊船的能力为4000吨,因此采用了潜驳的方式将其拖至博物馆。为了将沉船从海边拉进博物馆,团队采用了古代的滚木移重方法,最终成功将沉船牵引进了博物馆。
在博物馆内,团队进行了多次发掘,发现了超过18万件文物,包括陶瓷、铁器和铜钱等,数量超过了广东省博物馆60年的馆藏总量。通过这些文物,公众得以了解800年前的船舶装载情况。
在众多文物中,崔勇特别提到了一件海螺雕杯,作为“南海一号”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品。它不仅独特,还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
中国的水下考古起步虽晚,但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南海一号”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崇,涵盖了整体打捞、异地保护、精细发掘和公众展示等多个方面。当前,中国水下考古还有许多亮点项目,如“南澳一号”的原址保护和重庆涪陵的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水下考古的最高境界是进行最小的干预,保护文物的原貌。崔勇认为,未来中国的水下考古将继续探索更多的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