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人工智能,作为科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正在迅猛发展,除了在工业应用中产生巨大变革以外,同时也正逐渐对传统学科产生颠覆性影响。任何一所高校,把握时机,便能逆流而上;反之则将被时代所遗弃。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为了“加强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到2020年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如今这一目标已基本完成。但成立是一,办好是二。如何办好人工智能专业,将人工智能打造成自己的一张王牌,是各个高校应当慎重思考的问题。
4月30日,清华大学张钹院士在由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主办的人工智能教育线上公开课上的《我们如何办人工智能专业》中提到,要想建设一流的人工智能专业,离不开五个维度:本科教育、研究生培养、一流的实验室、国际合作与交流,以及培养一流的师资队伍。在公开课中,张钹院士从五个维度详细探究了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发展道路上40多年的历程。细细去品究张钹院士的话中之话,或能体悟:清华办AI,除了洞见,更有沉淀。
一流的AI学科,永远都是靠数十年积累的。值得借鉴和学习。
本科教学方面,张钹院士指出,清华大学在本科教学的定位是,培养以“通识”为主,适当兼顾“专识”的高端人工智能人才。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在计算机学科体系下培养,确保本科生具有的坚实的数理与计算机科学的理论基础;2、设置高质量的人工智能专业主修课程和专业辅修课;3、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包括与神经科学、文学等的交叉学科课程》。
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方向的本科教育从零开始,经历了40多年的沿革。1978年,文革刚刚结束,改革开放还正在酝酿。清华大学便已经在计算机系内部成立了“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教研组,在“计算机应用技木”学科下,开展了人工智能方向的本科教学。这在当时的中国,走在了时代的最前列。随后,1979年清华大学便开始为本科生开设《人工智能导论》的选修课。
经过40多年的发展,现在清华大学计算机学科的培养方案中已经增添了不少智能相关的课程。
要培养好高质量的研究生,主要抓两个环节,第一是保证高质量的生源;第二是有杰出的指导教师。张钹院士以清华首届人工智能硕士研究生为例。在1978年,共招收了6名硕士生,分别为张国煊、张轴材、王家钦、郑学忠、唐建邦、严隽薇等;而指导教师包括许万雍、黄昌宁、许尧瑞、石纯一、刘植帧等。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上,清华大学的专业课程覆盖范围极其广泛,可以说几乎覆盖了人工智能的各个分领域。
要想建设一流的人工智能专业,必须要有一流的实验室。1985年,清华建立了“智能机器人”实验室。1990年,清华成立了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也是现在为止以智能研究工作为主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的特点是不仅仅要进行人工智能基础原理、基本方法的研究,也要研究应用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
合作,才能共赢;交流,才能开拓视野。打造一流人工智能专业,绝不能闭门造车。张钹院士特别强调:“要办好国际上一流的人工智能专业,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清华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首先是利用企业的赞助的资金,举办了三期的讲席教授组织,邀请世界著名的教授来参与清华的培养工作。
以上四点是目标和方法,而一流的师资队伍才是底蕴,是一切构想的基石。清华大学的人工智能建设上具有非常清晰的认识。首先从科研的角度看,1978年清华刚刚建立人工智能专业,便开始开展相应的研究,招收研究生。最初只是进行有限范围的研究工作,包括人工智能理论、专家系统、机器人;经过四十年发展,到现在已经覆盖了人工智能几乎所有的分领域。
人工智能专业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深远洞见、长期坚持和沉淀,才能厚积薄发。清华大学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在AI领域已经步入了国际前列。以计算机领域最为知名和权威的CS Ranking指标来看,在2010-2020这10年间,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方向排名已位列世界第二,仅次于CMU;而若以2015-2020年这5年间的评估来看,清华大学已经排名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