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位朋友。印象里,他经常请假,没请假的时候,几乎都是由父母背来教室;还有一次,他被远处的篮球砸到头,脑出血不止,直接进了ICU,病危通知书都签了好几次,好不容易才抢救回来……长大后我才知道,原来他是血友病患者。
由于凝血机制异常,血友病的主要症状就是“容易出血”,但并非所有“容易出血”都是血友病。生活中,一部分血友病患者往往会被误以为白血病患者。血友病的早期症状是自发性出血(比如流鼻血),加上血友病和白血病都是血液疾病,而且血友病是罕见病,大家对血友病的了解不多,所以这两种病经常被人混淆。
白血病属于血液系统的癌症,是多种基因的突变导致血液细胞癌变,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和白血病不一样,血友病是涉及凝血机制异常的血液疾病。广义的血友病有甲型/乙型血友病、丙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等。而现在常说的血友病,多指甲型/乙型血友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血友病患者受伤后容易血流不止,是因为存在凝血障碍。
正常人凝血过程中,有多种关键凝血因子参与,而甲型和乙型血友病患者,X染色体上的基因(FVIII基因或FIX基因)产生突变,机体无法产生功能正常的某个凝血因子,进而导致凝血障碍。因为凝血系统缺陷,血友病患者机体无法很快止血,所以,一些轻微的碰撞也可能会造成患者不停出血,如果不加干预甚至会危及生命,所以,血友病患者也被称为“玻璃人”,意思是像玻璃那样脆弱。
导致血友病的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上,是隐性遗传。在女性中,如果其中一条X染色体含有这个突变基因,另一条X染色体也含突变基因,才会发病。而男性性染色体是XY,Y染色体没有FVIII基因和FIX基因,如果在X染色体上的唯一的基因突变了,就会发病,所以甲型/乙型血友病在男性中更高发。
血友病,已不再是不治之症。如果诊断及时,通过适当的治疗,大部分的血友病患者是可以避免致命性后果的出现的。血友病的经典、有效疗法,就是以“缺什么补什么”为主要思路的替代疗法——思路虽然简单,但这一疗法是科学家们一百多年辛苦钻研的智慧结晶。
虽然公元2世纪已经有关于血友病的相关记载,但直到1934年,医生们才发现输注全血可以缓解患者症状。但全血中凝血因子含量少之又少,根本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
直到1958年,血友病与第八/九因子之间的关系才第一次被揭示。又到了上世纪70年代,针对血友病的高纯度凝血因子制剂(血液冷沉淀第八/九因子制剂)被研制出来。到上世纪90年代,替代疗法已趋成熟,发达地区的重症血友病患者(除去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相关死亡)平均寿命终于已与普通人几乎没有差别。
替代疗法成了血友病患者的曙光。但是,曙光还没照耀多久,阴影又随这些血液制品悄然而至。
上世纪80和90年代,有60-70%的重症患者,在接受血液或相关制品的治疗后,发生了艾滋病或者病毒性肝炎的大规模感染,即使那些接受了冷沉淀制剂治疗的血友病患者也未能幸免。之后,制药公司和科学界快速反应,完善了血液检验检测以及血液微生物的灭活技术,加上90年代初期商业化重组第八/九因子的出现,现在的血友病患者已经可以安心接受凝血因子为主的替代疗法了。
现今,国内医保,也已经把血友病纳入特种病医保范畴,患者只需支付少部分费用,就可以接受相关治疗。
但是,有一部分的血友病患者接受替代疗法后,症状未见丝毫缓解。原来大约有25%的甲型血友病患者以及5%的乙型血友病患者,在接受第八/九因子治疗后,产生了抗体。目前,对于抗体的产生原因仍未有统一的定论,但医学家们已提出了暂时应对的“绕道疗法”:既然不能直接补充缺乏的因子,那我们给患者补充可以活化下游凝血反应的其他凝血因子,一样可以促进凝血,但促凝效果并没替代疗法理想。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除了替代疗法、绕道疗法,基因治疗用在血友病上的应用也备受关注。因为血友病致病基因单一、机制明确,是基因治疗应用的良好平台。虽然过去基因治疗仍然有疗效不佳、宿主对基因载体排斥等问题,曾经一度停滞,但随着基因编辑的技术的发展,基因治疗在血友病患者上的应用研究已经重新开展,而基因治疗有望成为根治血友病的强力疗法。
除了对症治疗,血友病患者还可以怎么做?除了对症治疗,对于血友病患者日常习惯的指导,也是血友病患者的医疗干预重点。既然血友病患者容易因为小碰撞而流血不止,那他们的日常生活是不是应该避免所有可能会造成损伤的活动呢?在过去,对血友病认识的不足以及相关疗法的缺乏,被视为“玻璃人”的血友病患者无法参加体育运动,甚至连普通的体力活动也不能做。
替代疗法出现后,虽然血友病患者的预期寿命已和普通人相差无几,但是,由于缺乏运动,血友病患者的肥胖率和糖尿病患病率也是一直在增加。
一项针对血友病患者内分泌失调的研究显示,42.5%的血友病成人患者有超重或糖尿病的问题;2009年德国一项关于老年血友病患者并发症的研究显示,52%的60-85岁患者有超重的问题,其中10%同时患有糖尿病;加拿大、美国等地于2008年前后也有关于血友病患者有更高肥胖和糖尿病率的报道。
针对这种情况,世界血友病联盟在2013年发布了《血友病治疗指南》,鼓励血友病患者适当参与非接触式运动,包括:游泳、散步、高尔夫、羽毛球、射箭、骑行、划船、帆船和乒乓球等,以增强肌肉强度、骨密度、维持体重、降低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率;同时,避免像橄榄球、足球等的接触式或碰撞激烈的运动。另外,多项国际研究也表明,适当的体育运动,有助于提高血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肌肉强度和减少关节出血。
每年的4月17日是“世界血友病日”,今年已经是第32个了,世界血友病联盟(WFH)提出了“援助+团结”主题。从成立伊始,这个组织就旨在呼吁每一个人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公众对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的认知,让世界各地的患者都能得到所需要的治疗和护理,无论他们生活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其实,每一种疾病患者都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