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人在网上贴出一组植物图求鉴定。有人转发回答,用的是填空题的形式: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 ▁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我开心地回答道:富……富江?(手动狗头)可能不只是愁怨了。正确答案当然是“丁香”。
如今一说起丁香,人们的脑海里总会回想起诗人戴望舒的《雨巷》,就算回想不全,也会想起几句:“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有人回复我说,富江就不是愁怨了,是仇怨。行吧,丁香就是愁怨。但丁香这种原本挺香挺美好的植物,怎么就成了愁怨呢?反正我是愁不起来。图为北京法源寺的紫丁香。图片:天冬
心有千千结,一个都不能少。很久以前,有位年轻的姑娘,随着出嫁日期临近,她却越来越忧伤,越来越沉默。忧伤的理由不得而知,只是对于婚姻,大概在内心深处充满了排斥感吧。姑娘的名字叫瑶姬,她的父亲是彼时的部族首领,后世尊称他为“炎帝”。然而炎帝也搞不清楚女儿的心思。出嫁之日即将来临时,忽而传来噩耗,瑶姬竟因为心中苦闷,死在了房间里。炎帝没有起死回生的能力,只得忍痛将爱女葬于巫山之南。
相传战国时楚怀王游历到此,梦中遇到了瑶姬的魂魄,此处省略若干字,于是楚怀王就将瑶姬奉为了“巫山神女”,修筑祠堂为她祭祀。此后,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权贵君王,想来这里梦遇瑶姬的人大有人在。
到了唐代,诗人李贺拜访这里。直到亲眼见了瑶姬的祠堂,李贺才知道,什么楚怀王啊巫山云雨啊,都是坑人的。眼中所见,并非什么神女栖居的仙境,而是怪树森森,幽草离离,充斥着愁云惨雾。
祠堂周遭生长着丁香花,未绽的花蕾一如瑶姬不为人知的愁肠;相伴而生的筇竹,将凄风结于枝叶间,簌簌作响;远处传来令人哀伤的猿啼声。这一切,都在为李贺诉说着流传许久的悲剧,仿佛瑶姬的哀怨始终未能化解。于是,李贺依此作了一首《巫山高》。
大约从唐代开始,直到明清,丁香花就一直被文人指代愁肠。五代李珣在《河传》词中写道:“愁肠岂异丁香结?因离别,故国音书绝。”明代学者彭大翼编写的《山堂肆考》中记载:“江南人谓丁香为百结花也。”实际上这种说法早就在民间流传,世人以丁香花蕾似结,又称之为“百结”。宋代许及之《百结》诗曰:“丁香从百结,恨只满东风。未必愁能解,虚传酒有功。”
这里还不得不提一句五代南唐中主李璟的词作《摊破浣溪沙》,其中写道:“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再回看戴望舒的雨巷里的丁香,那意境,值得细品。
如果说丁香一直就是愁肠千结的样子,也不至于有人喜欢栽种它了吧?但是从五代到两宋这段时间,也渐渐有人开始喜爱丁香花,比如宋代姚宽在《西溪丛语》中就说:“丁香为情客。”这是根据当时文士们对花的好恶总结而出的。丁香是否因为纠结的愁绪化身成了指代情思的植物,这个转变不太可考。
北宋无名氏《眼儿媚》词中说:“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这首词有人认为是王安石家大公子王雱写的。后人解读说,用丁香指代相思,用豆蔻指代处女,是当时的流行风格。
其实再往前看看,南唐后主李煜写的艳词《一斛珠》中说:“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以丁香为舌,樱桃喻唇,这就不只是寄托情思,更是直接描写情欲了。
不过,李煜所写的“丁香”,很可能和前面一直说的丁香花并不相同。因为古时所谓的“丁香”同时指代两种植物:看花时,它是丁香花;作为香料,它是丁子香。作为香料的丁子香又被古人当作香口胶,别名鸡舌香,有个“舌”字,所以“丁香”也被用来指舌头,特别是美人舌。李煜太会玩,玩得亡了国。
其实丁香花的名字,没准还是从丁子香那边来的,它的花蕾形似钉子(钉子可写作丁子),花有馨香,所以起名为丁香。为了方便,我们将观花的这一类,统称为丁香花,它们和作为香料的丁子香,名字一直混在一起,直到清代还经常引起混乱。康熙年间编写的《古今图书集成》,是古书集大成者,这里头依然把丁香花和丁子香混在一起,一会儿说看花,一会儿说调味。
其实丁香花和丁子香,只不过是花蕾相似、都像钉子,花真正张开后的样子,根本就不一样。丁香花的花蕾,顶部是个小圆球,下部是细长的花冠管;花冠顶端张开后有四枚花冠裂片;花蕊要么在花冠管内藏着,如果伸出,就能看出每朵花有两枚雄蕊,一枚花柱。按如今的植物分类学,丁香花归属于木犀科丁香属。
至于丁子香,又叫“丁香蒲桃”,属于桃金娘科蒲桃属,盛开时花冠虽然也会四裂,但会有很多雄蕊从中间冒出来,像一个小绒球。作为香料用时,通常是采集它的花蕾,干燥后用于炖肉炒菜。如今市场上用于烹饪的“丁香”,就是这么来的,南方更常见些,北方人不怎么喜欢它,这和饮食习惯、菜系传承有关。
有一年北京春季,我见到一位主妇拿着个塑料袋,去撸丁香花。撸花当然是不对的,但我也多少心生好奇,想问问她是不是有酿制丁香蜜露的配方。“您弄这个干嘛用啊?”我一问,她瞟了我一眼,没说话,但眼神我看懂了,那是在说“土鳖”。我再问,她说,你们北方人不懂啦!我还真就不懂了,她又说,能吃的,你们吃不来。行吧,这位大姐估计是没见过丁子香本尊,听人说丁香丁香的,就把丁香花撸了准备炖肉了。
虽然直到明清两代,对于到底什么是“丁香”,古代人还处在糊里糊涂的状态,但其实在中国园艺植物品种快速发展的明朝,人们就已经懂得观赏、繁育紫丁香了。明代高濂在《草花谱》中记载:“紫丁香,花如细小丁,香而瓣柔,色紫,蓓蕾而生。”
实际上,紫丁香为人关注的年代要比这个更早。唐朝时,段成式就有笔记说:“卫公平泉庄有黄辛夷、紫丁香。”只不过,唐宋年间所谓的紫丁香是不是如今的紫丁香,还不大确定。比如瑞香花也被称为“紫丁香”,苏东坡还为这个事跟人辩解过,苏大胡子确实觉得瑞香花是好花,百结愁肠花的名头,怎么能乱安在瑞香花上呢?
总之明清时的北方,常见观赏的丁香就两大类,开紫花的是紫丁香,开白花的是它的变种白丁香。清人吴其濬在《植物名实图考》中详细记载道:“按丁香北地极多,树高丈余,叶如茉莉而色深绿,二月开小喇叭花,有紫白两种,百十朵攒簇,白者清香,花罢结实如连翘。”这基本上和如今人们对紫丁香、白丁香的认知相符了。
清朝人对花卉的审美,多少还是有自己的独创思路,紫丁香也终于得以扬眉吐气。由于花有清香,又不艳俗,往往在文人的书斋院落乃至寺庙古刹中,都有栽种紫丁香的习俗。
晚清文人金朝觐作有《紫丁香》《白丁香》诗,所写的都是北京城里的丁香花,其中《紫丁香》其一言道:“谁家墙畔数枝斜,疑是新晴落绛霞。今日早朝趋紫陌,花光何处不繁华。”另一首《紫丁香》诗有:“春色鲜于二月中,分明姹紫胜嫣红。翻疑误泼胭脂水,化出花身迥不同。”
虽然在观赏的丁香花中,紫丁香出现的概率比较高,不过并非所有的紫色丁香花都是紫丁香。大体来说,紫丁香的叶片为卵圆形至肾形,宽常大于长,圆锥花序直立;而其他一些紫色的丁香花,叶片的形状或花序的形态,或许与此稍有差异。
羽叶丁香,虽然远远看去花也是淡紫色,但它的叶是羽状复叶,有7到13枚小叶,叶轴有时具有狭翅,靠近细看就能区分开。叶片分裂的还有华丁香,它靠近枝条上部的叶子往往不裂,但靠近下部的会有羽状分裂。
比较坑人的是欧丁香,它的叶片通常为长卵形,往往长大于宽,由于它有很多园艺品种,所以难免一不留神就被认错。
这还不够,如今紫丁香和欧丁香还能够杂交,后代被称为早花丁香。早花丁香也有不少园艺品种,过去在欧洲常见栽种,如今中国也有引进。如果在街头,看到叶片半长不短、半厚不薄,但花序非常密集,看起来像是沉重的一大坨的,没准就是杂交而来的早花丁香。
关于早花丁香,我和好友还有过这样的吐槽:“我那天看见一个花特别密的丁香!”“应该是园艺品种吧,不过我觉得丁香花太密了显得挤。”“密了才好看!”“那不是。差不多得了,丁香还是得有点幽怨的感觉才有意境。”“特别密也有意境啊!”“噢,依着你: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四喜丸子的姑娘……”